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可以相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会改变或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将会更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的根本源泉,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其一:“发展市场经济,会不会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次中央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在过去的长时间里,我国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统天下,那种状况是不正常的,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从1978年到1992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由99.2%下降到86.1%,  相似文献   

3.
随着军事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接轨,如何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军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问题。一、社会主义军事经济工作中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作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基础的市场经济,在强调市场调节功能和作用的同时,仍不可忽视计划调  相似文献   

4.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马仁典,赵俊兰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社会三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这是包含着根深的含义,涉及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理论...  相似文献   

5.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把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结合起来,有明显的经济绩放,为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集体经济提供了改革产权制度和寻求新的实现形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宏大目标,在所有制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改革中要能坚持这个方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样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发展市场经济可以相容?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第三,如何实现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份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本文仅就这些问题作一点粗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市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特征。然而对于两者能否有机结合,有些人还存有疑虑和困惑。下面,就两者相结合的基础,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有共同的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所以能结合,首先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是与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形式,找到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企业组织制度.这种企业制度就是要把企业变成  相似文献   

9.
市场主体的生成、确立,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正在探索和努力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一新的判断和结论,无疑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为社会主义市场主体的最终确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公有制经济遵循市场法则 ,实现对剩余价值索取的最大化———经济效益与效益最大化的本质的反映 ,也是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允许资本参与分配、产权关系的多样化 ,企业组织制度的多元化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是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决定因素。以“三个有利于”为准则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 ,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 ,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强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以高于公有制经济的速度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党的政策继续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更快地发展。这就使有的同志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途产生了担忧,有的甚至说“继续…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它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就是它的价值之所在.本文所讲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时代课题过去,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对立,要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实行私有化.现在看来,把实行私有化作为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与对策荆延贵党的十四届三中会议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股份经济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方面又一重大举措。现代企...  相似文献   

14.
私营企业在我国现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条件下,存在雇佣劳动经济关系的经济成分。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调,这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14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也是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伟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重要论断,突破了将  相似文献   

17.
深刻认识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突破●任忠伦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个根本原则问题,社会主义不以公有制为基础,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因此,在这一点上丝毫不能动摇。报告在如何坚持公有制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即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要求,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科技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共同富强为目标,以市场作为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取向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但就军队的军事经济工作而言,将要出现一些新矛盾。国家以价值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各个领域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军队财务作为军事经济的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影响,加快财务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军队财务所处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公有制基础上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由于它的重利性、竞争性、等价交换性和本位性的特点,使企业和个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维护由公有制主体地位决定的人民群众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两极分化,以及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