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际公约。《公约》全面、切实地履行,对在全球范围禁止化学武器使用,防止化学武器扩散,减少化学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公约》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与融合,对《公约》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结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科学咨询委员会向第三次《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审议大会提交的报告,重点就与《公约》有关的化学与生物融合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美俄核战略作了重大调整,核大战的危险已降至最低点,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危险在增加,国际社会缔结《禁止化学武器化约》后,15年内现实2的化学武器依然存在,化学武器扩散及违约发展和使用难以完全避免,化学威胁依然存在。由此预测餐军核武器的使用方式有:敬告性打击,有限使用核武器,恐怖使用等。  相似文献   

3.
日本战败投降撤退时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境内,并未向中国做任何交代,这些化学武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中陆续被发现,严重的危害和影响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为弄清事实真相,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认真开展了对日本化学武器的鉴别研究,着重阐述了对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主要是对日本化学弹药、毒烟筒和毒剂的鉴别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简要回顾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10年来化学武器的宣布、销毁、核查等履约进展情况。分析了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公约的普遍性、化学武器威胁的长时间存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赵钦 《防化研究》2002,(4):68-71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安全彻底地加以销毁,销毁遗弃化学武器的技术指标是选择遗弃化学武器销毁处理技术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如何确定销毁遗弃化学武器的技术指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阴谋发动内战,极力强化军事力量。其中,把对付日军化学战的力量转化为对付人民解放军,并且加以扩大。在化学兵总队4个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5团,装备美式化学武器装备。据不完全统计,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先后对人民解放军使用化学武器达百余次之多。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已经开始生效,但化学战的威胁依然存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的重点之一就是核查和销毁其化学武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即使不发生化学战,大中型化工企业生产和贮存的大量有害化学物品,一旦遭敌袭击,造成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因此,加强民兵防化应急分队建设仍然不可忽视。当前,我民兵防化应急分队建设十分薄弱。有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陈海平 《防化学报》1997,8(3):57-60
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外军,特别是美、俄(原苏)军建有庞大的化学武库,外军在战场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例已是无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后的战场环境、毒剂去团的时空变化规律,人员杀伤率等,是部队进行化学防护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进行了《外军化学武器使用原理》和《化学估算》两课程的建设,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不论是科研还教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10.
在战争逐渐由机械化形态向信息化形态转变的时代条件下,核威慑依然存在,并在新的条件下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3年多来,正确认识国际化武公约履约的长期性和艰难性,关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化学武器威胁形势,适应未来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提出了21世纪初防化科研建设应重点加强新概念武器的防护研究;及时跟踪世界防化装备发展前沿;不断拓展防护装备技术研究领域,加速培养新型高素质防化装备科研人才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新概念化学武器,是区别于传统化学毒剂弹药而言的一种武器。这种新化学武器由于其弹药并不对作战人员构成伤害,更不会致人死亡,也不污染环境,因此短期内还不会受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限制。说它不受《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限制,是指它既不违背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内容和精神,也不受1993年1月公开签署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禁止、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军控条约《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约束。它是一种新型概念武器。这种新概念化学弹内装的不是普通炸药,也不是常说的沙林、芥子气等种种  相似文献   

13.
纪学仁  于义风 《防化学报》1999,9(1):64-70,78
1998年化学裁军,以执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中心,取得重大进展。公约组织全面开展覆约活动。169个签约国中已有121国批准公约,87国作出宣布。公约组织进行了349次核查。美国销毁化学武器近3000t,俄罗斯销毁化学武器尚处于计划准备阶段。但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重复,美、英动武,非缔约国中化学武器扩散不断发生,化学裁军仍潜存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4.
目前,黎以武装冲突进行了3周时间,双方仍是相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黎巴嫩方面释放了一枚“重磅炸弹”:一位负责救援工作的黎巴嫩医生称,以军疯狂地进攻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死伤者的尸体惨状前所未见,极不寻常,种种迹象表明,以军在进攻进程中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色列是否真的拥有并使用化学武器?“使用化武”尚无确凿证据在得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报告后,黎巴嫩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此事展开调查。黎巴嫩卫生部长穆罕默德·哈利夫听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说法后,震惊的程度可想而…  相似文献   

15.
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仍然是在敌人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威胁下进行的战争,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防护素质,是遏制敌人对我国使用核化生武器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对核化生武器的性能、潜在威胁以及现代条件下防护措施等问题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化学武器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武器是利用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困扰、迟滞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它包括毒剂、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等。由于化学武器强大的杀伤和威慑作用、使人们每当谈到它时就不寒而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武器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化学武器带给人类的灾难从公元前4世纪,斯巴达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用沥青和硫磺的混合物挫败用烟熏法进攻的敌人开始,化学武器的对抗就与人类相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共使用了45种毒剂,总重量达12.5万吨,造成130多万军民伤亡。其中仅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伊普雷地区就施放180吨氯气,使英法联军15000人中毒、5000人死亡和500人被俘。这  相似文献   

17.
化学侦察装备的功能包括:判定是否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确定沾染战剂的种类、慨略判定染毒浓度和染毒密度、检测毒剂云团的传播与滞留、向部队发出警告或向指挥控制中心报告相关数  相似文献   

18.
联合化学战剂检测器(JCAD)将向地面车辆操作员提供化学战剂检测能力的技术发展水平。据可靠情报估计大约有20多个国家拥有积极的化学武器计划。化学武器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和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美国有可能在操作和支援能力上介入这些地区都提高了联合军种在世界任何地方遭遇化学战剂和有毒工业材料的可能性。目前,野战化学战剂检测器体积大,劳动强度大。而且经常误读,没有一种传统检测器灵敏到能够检测与瞳孔缩小沾染有关的低剂量危害并报警。JCAD将为车辆乘员,飞机,个人,舰上和固定基地提供一种小型(40in^3)的,轻型的(2lb)化学战剂检测器。该系统通过多军种平台提供一种联合检测组件,该联合检测系统将允许联合军种为更有效地利用设备而使用同样的操作和支持概念。JCAD将在瞳孔缩小之前检测,识别,定量现存的化学战剂并进行报警。在化学战剂检测方面,检测器将向操作人员提供本地及远程听觉和视觉报警。预警将给车辆乘员必要的时间来保护自己免受化学战剂的致命影响。还能够将JCAD升级以预防未来化学战剂的威胁。JCAD将为车辆乘员提供必要报警使这能在化学战剂威胁环境中存活并战斗。  相似文献   

19.
4月4日伊拉克高等法院宣布,将对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及其6名高级幕僚提出新的犯罪指控,即指控他们使用化学武器于上世纪80年代制造了针对伊北部哈莱卜杰镇库尔德人的大屠杀。化学武器是以毒气杀伤人员的武器,它的物质基础是毒剂。由于化学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的存在和使用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它一开始使用即遭到全人类谴责,被认为是非传统的、不文明的、可恶的。国际社会早就意识到这种威胁,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公约。萨达姆因使用化学武器屠杀村民而被法庭指控后,哈莱卜杰…  相似文献   

20.
化学武器的广泛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使用表明,它能影响战斗的胜负并可取得战术效果。早年的国际公众舆论把化学武器看成是所有武器中最令人恐怖的一种,交战各方也都一致认为应在未来禁止使用这种武器。国际社会于1925年6月签署了《日内瓦议定书》,禁止化学及细菌武器的使用。然而,该公约并未能禁止住化学及细菌武器的生产和使用,也没有规定对违约者的制裁措施。有些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