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界对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正规化建设的研究,大多从编制体制方面着眼,而对如何提高部队正规作战意识和素养涉及不多。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正规化建设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障碍:游击习气、本位主义、军阀主义等不良倾向在部队中不同程度存在;许多官兵,难以领会和掌握正规作战的新技术、新特点。针对以上问题,中央和各战略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实现了各级指战员正规作战意识、正规作战素养的增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初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作战任务需要,中共中央军委及时作出大力发展高射炮兵的决定,创建高射炮兵部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兵部队的前身。短短4年我军利用收集和缴获敌军的装备,组建了高射炮兵部队,为解放战争期间的大兵团作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以及一些大城市、工业基地等对空防护,提供了安全保障,为防空兵部队的后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技术兵器不足等原因,解放军在面对国民党军坚固城防时往往无能为力。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解放军逐渐开始在攻坚作战中大展身手。整个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克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部队坚固设防大城市的作战共有5次,他们分别是济南攻坚战、锦州攻坚战、天津攻坚战、太原攻坚战和淞沪攻坚战(辽沈战役后期我军进攻沈阳时,  相似文献   

4.
经过3次大裁军后,我军陆军部队占三军总员额的比例已降至历史最低,其专业化、技术化、合成化水平则创下历史新高,整体作战能力大幅提高. 陆军是我军现有三大军种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也是功勋最为卓著的一个军种.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的历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它都一马当先,担负起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成为一支蜚声海内外的威武之师.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大战略区都曾先后编成过许多以纵队为单位的作战部队,我军的许多著名将领在战争年代都曾经担任过这些纵队的领导人,像陈赓、许光达、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许世友、陈锡联、宋时轮、邓华、王近山、梁兴初、聂凤智、叶飞、陶勇、王必成、吴克华、秦基伟等等.他们和他们所在的英雄纵队一起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无疑,解放战争中的各个纵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本文全面系统地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个纵队主要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包括了各纵队所有的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等.  相似文献   

6.
炮兵、防空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主要和相对独立的兵种,分别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军最早组建的陆军兵种部队。而陆军航空兵则是中国陆军目前最年轻的兵种部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尤其是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等战斗以及国土防空、应急救援、国防现代化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我军历史使命的拓展,上述各兵种机关、部队和科研机构,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和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信息化水平有了新的跃升,部队实战能力明显提高,成为陆军防卫作战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力量。  相似文献   

7.
徐刚  高磊 《军事史林》2008,(8):39-41
杨至成上将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创办了我军第一所后勤院校——红军供给学校,为红军反“围剿”培养了大批后勤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中,杨至成将军仍然坚持边保障部队作战、边办学,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军后勤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杨至成将军创办后勤院校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趣闻”、“趣事”。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我军正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样,作为我军重要后备力量的预备役部队也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因为:一方面,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其必要性:预备役部队未来的作战对象是高度信息化的敌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所配合的对象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将担负信息作战的  相似文献   

9.
对穿插作战的认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精华的内容之一,是我军历来取胜的最基本的作战原则。我军在每一个具体战役中优势兵力的局面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主观努力利用各种条件加以创造的。敢于插入敌人心脏,大胆进行穿插、分割作战,则是创造这种有利局面的最有效的作战样式之一。我们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多次采用了大  相似文献   

10.
海军某潜艇部队宣传科干事赵胜龙,收藏“兵器王国”图片始于中学时代。小赵的家乡山东长岛,是我国的海疆要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我军在这里首创渡海作战的成功战例,尤其是解放军用“帆船夜袭”这段历史,在小赵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他便对收集中外舰船等兵器图片产生了浓  相似文献   

11.
军需物资是指我军作战、训练、生活所需的被服装具、给养物资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等。它是军队所需物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平时,它是保证部队生存,保待部队的正常训练,稳定部队和增强部队凝聚力的基本物资;在战时,它则是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甚至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物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军的军需物资的取给方式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主要取之于土豪、富商;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以根据地为依托,就地取给;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支援,就地取给;新中国成立后,取给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国家拨款,自行采购。不管是什么样的取给方式,也无论这种方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都是取决于政府的经  相似文献   

12.
初华好  展恩胜 《国防》2010,(8):56-57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是提高我军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几年来我军军事训练实践的一个重要形式。然而,由于省军区系统与作战部队没有领导体制上的隶属关系等诸多原因,当前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联训联演存在着制度不规范、协调不得力、考评难落实,以及强度难统一、难度难一致、内容难匹配等诸多问题。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部队侦察对作战的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特殊的作战背景和广泛的抗敌斗争,使部队侦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鲜明特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硕战果,对抗战的胜利功不可没。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部队侦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复现历史原貌、总结实践经验,并对今天乃至未来的部队侦察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形势战备教育改革,是适应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军的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在多极、多事、多变的国际态势中建立的,是军委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就其“应急”的使命而言,这支部队是应付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突击力量,是直接显示军威、国威,...  相似文献   

15.
联合作战作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模式,各级党委对作战实施正确的领导和指挥是我军赢得作战胜利的基本条件。近几年,我军加大了海陆空合成演练的力度,在锻炼部队、提升作战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何进一步加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党委建设,通过集体领导、统一指挥,  相似文献   

16.
在解放战争中,领导和指挥我军作战的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是毛泽东同志,副主席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同志。解放战争中期,由于工作的需要,刘、朱、彭三位同志都到其他战线去了。周恩来同志留在中央军委襄助毛泽东同志指挥全国战场的作战,同时兼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亲自领导总参谋部的工作。他与毛  相似文献   

17.
在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立以团(包括相当于团)为单位的军需保障队,可以把连队从繁琐的“一日三餐”中解脱出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备训练中去,提高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作战能力。鉴于我军目前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实际,军需保障队可按目前部队的军需科(股)级别设编,下编给养保障分队、被装保障分队、农副业生产分队。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部队作战指挥通信网络组网效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数字化部队作战指挥通信网络的业务分析,根据语音、数据传输性能不同的评价方法,建立数字化部队作战指挥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美军数字化部队分队指挥通信各种组网性能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估,得出了不同作战条件最佳的组网方案。其评估方法与模型对我军数字化部队作战指挥通信网络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军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已形成军委—战区—部队的新的指挥体制。基于新体制的合成 旅岛屿进攻战斗背景,积极创新高效的作战指挥方式,正确选择作战指挥方式,准确理解和把握作战指挥方式运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是确保发挥部队最佳作战效能、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向康 《国防》2005,(2):56-57
预备役部队作为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成建制快速动员遂行作战任务的重要力量,对赢得战争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的今天,预备役部队也应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的需要。一是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科学调整预备役部队组织结构。要坚持编组出战斗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