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  相似文献   

2.
长征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史册之中。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开创了一次又一次新的长征。对伟大的中华民族来说,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当红色经典影片一次次在家乡打谷场上放映,我知道片中爬雪山、过草地就是长征,每看完一次我都会流下泪水,这时候我又缠爷爷讲听了很多遍的长征故事……  相似文献   

4.
刘金 《政工学刊》2006,(8):53-5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英雄们靠什么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最最重要就是拥有一往无前、不怕牺牲,严守纪律、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可以这样说,没有战斗精神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战斗精神已经和长征精神一起融入我们的党魂、国魂、军魂,成为我党、我军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长征,就要继承和弘扬长征中的战斗精神,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的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7.
它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有明确的0.97可靠性和0.997安全性指标要求的运载火箭,它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它被誉为——"神箭"。6月16日18时37分,长征二F遥九火箭托举着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拔地而起。随着火箭的上升,一道壮美的弧线划过蓝色天际。不到10分钟,船箭分离。长征二F遥九火箭将神舟九号飞船准确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220公里的初始轨道。这是长征二F火箭第10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5次飞行。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中的遵义大捷王成志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被毛泽东视为是“得意之笔”,而遵义大捷正是四渡赤水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在遵义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大胜利。此役,中央红军在5...  相似文献   

9.
有关长征的一些数字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是在夜行军。在长征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相似文献   

10.
长征中的士气激励郭新瑞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壮举。它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也是整个人类史上所罕见的。那么,红军靠什么战胜困难并最终赢得任征的胜利呢?其中,激励高昂的战斗士气是一项重要保证。红军的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这...  相似文献   

11.
桐遵之战是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期间的一次大仗 ,其作战目的是为了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根据地 ,以便早日站稳脚跟 ,停止战略撤退。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的相关著述都认为是毛泽东指挥了这一仗 ,主要理由也基本相同 ,即四渡赤水是毛泽东指挥的 ,发生在四渡赤水期间 ,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仗的指挥权自然也非毛泽东莫属。但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2.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曾评价说,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在这样一场纵横万里的军事征途中,单单关注红军官兵的日常生活情况,就能让人感受到雄魂伟魄,感受到气壮河山——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衣这是一个被写入教科书的故事:长征中,一支红军队伍的指挥员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兵冻死在路上。他愤怒地吼道:“把军需处长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只听有人悄声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没有棉军衣穿而被活活冻死,这足以反映出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其实,在长征开始前,红军的服装供给还是能得到保障的。我军…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定格了一种精神的永恒,每一件繁琐的小事,构成了一座追求的青春丰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内心再一次受到感染。红军长征精神犹如一面镜子,让我对比找出了自己的差距,让我学会做人、做事;无数先辈用生命为我诠释了生命的真谛。通过对红军长征历史、红军前辈的事迹、红军长征精神的学习,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更加坚定了我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热血、立足军营报国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6,(11):2-2
我们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进行的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在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相似文献   

15.
长征在70年前就胜利地结束了,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束即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们是新生代的军人,肩负着传播长征精神的义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至今都还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老师那声情并茂地诵读和他那激情四射的讲解。从诗中,我第一次知道了长征,在懵懵懂懂中听着那些澎湃的涛声,感受着那些磅礴的气势。长大后,就当兵到了部队,军营特有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时,长征于我就像是一组经典的老歌,她在我心中慢慢发酵并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感情沉淀:每逢部队文艺表演,当《长征组歌》唱响时,我欢呼雀跃如孩童一般,深深地为之陶醉。尽管已看过、听过数遍,但是当那些经典唱响时我仍然喜不自禁。在音乐的旋律中,我感受着长征的拍击:诗一样的长征,歌一样的长征,真正的千古绝唱啊!  相似文献   

16.
正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  相似文献   

17.
红军长征胜利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胜利,长征获胜是克服多种艰难险阻的结果,也是调动多种克敌制胜因素的结果,其中就有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利用国民党派系矛盾方面的因素,本文列举长征中的史实,阐述学习党史的一点体会。(一)突围时利用陈蒋矛盾长征之前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坚持党内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以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眼光,注意到国民党内派别斗争所形成的某些局部对革命有利的条件,重视利用国民党内的矛盾斗争,创造有利于革命的形势。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18.
题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请看下面这一串统计数据:长征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华里,攻占过62个县,从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在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有235个白天和18个夜晚是在行军中度过的,不行军时几乎都在打仗;全天作战的大规模战斗有15次,每天都有一次小的接触战斗,共作战380余次;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共八万六千余人,到达陕甘苏区后仅余七千人......几十年后的今天,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70周年纪…  相似文献   

19.
从1934年10月10日到1935年10月1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精心运筹下,中央红军在清除内部错误路线的同时,成功粉碎外部围追堵截,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把中国革命重新引向胜利的道路.在总结长征历程时,毛泽东曾自豪地说过: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相似文献   

20.
褚银 《国防》2006,(10):1-5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英雄们以不怕任何困难、不惧任何牺牲的英雄气概,在革命理想的鼓舞下,以其坚定、忠勇创造了彪炳千秋的光辉业绩,其所铸就的长征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党魂、军魂、国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象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克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我们回首那一次壮怀激烈的伟大历史进军,缅怀红军创建的宏伟业绩,追思和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气壮山河的伟大历史壮举,是中国革命史上生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