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预备役部队现代化,是指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而不是要改变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性质。就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现代化的标准不仅是应该达到的,而且是能够达到的。 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水平,是以战争需求为参照系的。而战争这一参照系提供给我们的,不是静止的水平比较,而是动态的变化对比。与昨天的战争相比,我军从没有预备役部队到有了预备役部队,说明我们在后备军建设上已经向前迈出了相当大的一步。但与明  相似文献   

2.
基层是部队建设的基础。预备役部队基层与现役部队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特点规律,以更大的气力、更科学的手段抓基层,部队建设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从朔州陆军预备役坦克团和全师部队近两年的实践看,抓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建立武装力量后,对苏联时期的预备役制度进行了调整。目前,俄罗斯联邦的预备役部队没有固定的员额, 军队中也没有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平时不执行现役任务,仅在动员时补充部队。俄罗斯预备役人员约为550- 600万人,是现役人数的3-4倍。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军区张海阳政委在云南陆军预备役师视察工作时指出,毛泽东同志曾要求民兵工作要"三落实",第一是组织落实,这个精神始终有指导性。预备役部队有那么多预务役官兵,如果没有组织落实,政治、军事落实就是空话,如果全区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都能像李汉柏同志那样,预备役部队的组织落实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联系部队9年多来,担任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7年多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对预备役部队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期重点推出云南陆军预备役师第一政委李汉柏同志情系国防、履职尽责的事迹,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前,预备役师的师长、政委基本上都是由军分区(警备区)的司令员、政委兼任。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感到这种兼职的办法弊多利少。一是兼职主官顾不上预备役部队建设,而专职领导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军分区(警备区)司令员、政委本职工作就很忙,管辖现役部队的尤其如此。让他们再兼任预备役师的主官,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来考虑预备役部队的建设。他  相似文献   

6.
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以来,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军事训练工作尚未完全走上正轨,训练形式、训练方法、训练手段都还很不适应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需要。因而,从预备役部队的长远建设出发,尽快确立适合预备役部队实际情况的训练形式,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许杰真 《国防》2004,(11):52-5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人才。人才是军队建设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是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8.
潘水兴  陈明 《国防》2000,(4):8-9
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后备力量的骨干,也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一旦战争需要,就将成建制迅速转为现役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与其可能担负的任务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我认为,关键是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选好配强预备役部队官兵 选好配强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也  相似文献   

9.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的骨干力量和战斗力基础,其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和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部队建设的发展。要始终把现役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了这支队伍,就抓住了部队建设的关键。要以教为先,在激发干部内在动力上下功夫。预备役部队的现役干部,大多从作战部队交流而来。因此,要教育干部充分认清预备役部队和作  相似文献   

11.
"如果没有这个培训,眼下的整组工作,我真的就要抓瞎了!"陕西某预备役师新交流干部任高峰在该师新交流干部岗前培训结束后兴奋地说,"这些天,自己正为预备役工作咋干而发愁,师里就搞了这个岗前培训,以前很多不懂不会的现在都明白了,这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呀!"年初以来,该预备役师从作战部队陆续交流进了一批干部,为部队建设注  相似文献   

12.
总参谋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入现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在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活动期间,统一佩戴我军现行的帽徽、军种符号和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臂章。通知中还规定,预编预备役人员的服装将改为37式作训服,换发时间与现役部队相同,在没有换装前,仍着原式服装。图为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习主席强调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既为我们走特色强军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组织带领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先锋骨干,抓住了这支队伍,也就抓住了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关键。一、针对预备役部队"军地兼容多、应对事务杂"的环境特点,进一步强化军魂意识预备役部队工作处在军地工作的结合部,既有部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英国预备役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预备役部队之一,英国陆军早在中世纪时就为自己组织了后备队。发展至今,英国预备役部队已经从一支规模很大却很少使用的部队,转变为一支时刻准备战斗的部队。这支部队既能独立作战,又可增援正规部队,执行日益频繁的远征作战。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转发了解放军总参谋部《关于我军预备役部队10年建设的情况和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总参谋部的报告就今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是统一认识,切实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二是明确方向,努力实现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目标.具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18.
预备役部队党委是由军地联合组成的预建党委,因而派生出了预备役部队对重大问题处理的必然方式,即“合成党委民主集中制”。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淡化合成党委民主集中决策,工作就被动,就难落实,坚持合成党委民主集中制,工作就主动,部队建设就能得到不断发展。为此,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预备役部队在实际工作中应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国辉  王睦伟 《国防》2005,(5):41-41
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就是把预备役部队与就近的野战部队、军队院校等非隶属单位挂靠协作,按照资源同用、成果共享的原则,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互动式训练。这种训练模式,既是解决目前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陈旧缺乏、训练设施不配套、教学力量不足、训练层次较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通盘考虑、同步建设、协调发展、提升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下面仅就如何搞好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营造氛围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的“一体化”训练是…  相似文献   

20.
鲍海军  何英  张新富 《国防》2002,(7):48-48
西丰县人武部改革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点验方式,变会议式点验为演练式点验,提高了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 今年整组工作伊始,人武部领导就带领工作组就如何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质量问题到各编兵单位调查研究。许多编兵单位反映,民兵、预备役部队整组活动难开展,虽然有市场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整组活动内容单一,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拿民兵整组点验来讲,每年都是采取会议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