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起近代著名将领蔡锷,人们会马上联想到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和护国讨袁战争。在关系国家命运的历史时刻,蔡锷举兵奋战,勇猛搏击,指挥云南爱国健儿,演出了两幕气壮山河、英勇悲壮的革命战争的活剧,至今为人们讴歌赞颂。其实,蔡锷的历史功绩并不仅限于此。他在短短的一生中,于兵书著述也有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2.
蔡锷(1882—1916)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他成功地领导了辛亥云南武装起义和讨袁护国战争,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他撰写了《曾胡治兵语录》(下简称《语录》)、《军事计划》等军事著作,对治军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见解。一、慎重选将蔡锷认为,只有选好各级带兵的人,使他  相似文献   

3.
蔡愕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有重九起义、讨袁护国等震惊时代的战争实践,还拥有涉及国防建设、战略战术等内容的近代军事思想。本文重点对他的军事思想进行探讨研究,由于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因此,文中不免要分析考察与蔡银军事思想连结的军事实践。一方面更有助深刻地认清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又一个侧面获得对蔡愕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公正评价他的历史作用和地位①。一、蔡锷军事思想形成的基础蔡愕成为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有其先天条件③,但主要还是后天造就的因素。其中,他在清末民初外受…  相似文献   

4.
反袁护国之役,陕西是主要战场之一。其在陕主要经过是,袁世凯逼在河南起兵反袁的白朗起义军入陕,然后又以追击白明起义军为名派亲信陆建章等先后率兵来陕,控制陕局,窃取陕西督军职务;白朗起义军夺关斩将,转战商洛、关中,在陕西播下了反袁的种籽;受孙中山指派回陕。湖景翼等革命党人,发动富平兵变,围攻西安,终于将陆建章驱逐出欧。其具体情况如下:一、袁世凯逼白朗起义军入陕袁世凯妄图称帝,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各地党人积极响应。李白朗(河南滑县人),时在河南军阀张振芳部,对袁世凯杀其老上级、著名革命党人吴禄贞①不满…  相似文献   

5.
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战争中军事上的突出表现是在山东开展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武装斗争。它在山东建立的东北军与山东护国军一起在山东战场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武装斗争 ,成为全国反袁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中华革命党领导的山东战场成为护国战争后期的主要战场  相似文献   

6.
护国军与北洋军在川南的主力决战是护国战争胜败的关键。北洋军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内心反对帝制,但畏惧袁世凯势力,不得不受命率部进攻叙府(今宜宾),但在白沙场血战中败退。叙府护国军大部调往泸州之后,冯玉祥第二次进攻叙府成功,受到袁世凯通令嘉奖。此后冯玉祥与蔡锷暗中合作,使北洋军错失了击败护国军的最佳机会。随着护国战争形势高涨,冯玉祥逐步背叛了北洋派,积极推动四川独立,并最终加入了护国军。北洋集团的组织形式就是袁世凯的私人关系网,既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也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段祺瑞、冯国璋、冯玉祥等的政治思想都与袁世凯不同,在交通信息不畅的条件下,中国巨大的空间尺度又增加了中央控制地方的难度,北洋集团因此一步步走向崩解,统一中国的历史使命最终是由拥有强大意识形态和组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冯杰 《军事历史》2006,(3):54-59
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云南省绥公署主任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通电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 为云南继护国讨袁、出滇抗战后又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增添了一页光辉史篇。然而国民党军嫡系第8、第26 军拒绝起义,企图重占昆明,最终被执行迂回追击任务的人民解放军大部歼灭  相似文献   

8.
罗炳辉的军事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军事家罗炳辉,运用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结合自己长期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对人民军队的作战方法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许多理性认识。它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式和发展过程中,特别对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条件下战术、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罗炳辉的一生奋战在战场。他1915年入滇军当兵,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任连长、副官、营长;1926年参加国共合作的北代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营长,在攻克南昌牛行车站等战斗中率部冲锋,战功卓著.但因他…  相似文献   

9.
论徐向前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前元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结合作战实际,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并用其指导战争实践,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本文仅就他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谈几点初步的认识。一、提出了“人山”理论,丰富了特殊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的思想深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战争,利用人民群众特有的优势来组织开展人民战争,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出发点及归宿点。徐向前针对山地游击战的关键是有山地作依托的本质特征,富有创造地提出了在平原地…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文着重探讨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要旨,认识这一思想的伟大和深邃,掌握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真谛。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就是一切战略战术的原理原则。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积极防御、游击战争、创造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抗日战争时期阐明了坚持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几个重要思想 :关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建立发展抗日人民武装 ,巩固人民武装的思想 ;坚持长期抗战必须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思想 ;民族战争和反摩擦战争需要两种不同的战略战术原则等。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也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酒界泰斗赖高淮,193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一个大家族里。在明清时代遗留的36家手工酒坊中,他家的"同发生"招牌,宛如那酒旗风,呼啦啦地全城飘动。靠着酒业打下的基础,赖家逐渐发展了榨油厂、纺织厂、盐号等,而他的父亲,因赞助社会,被推选为泸州商会会长,家族被称作"泸半天"。民国的泸州,尽管也有护国战争的枪声,然而,其酒业的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停息。相反,白酒依然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赖家的酒,在那个时代,就曾通过赖高淮的祖辈赠送给蔡锷麾下  相似文献   

14.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反清武装起义;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起、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他的一生都与军事活动分不开。年仅18岁时,即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事著作《军国民篇》,宣传“军国民主义”。这是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改革呼声。有人认为,“吾国‘军国民主义’之输入,以此为嚆矢”。蔡锷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计画》一书中。这是辛亥革命前蔡锷在广西军界任职时起草,而在1914年于北京修订完毕,作为国防计划的纲要,呈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的。这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还  相似文献   

15.
黄明 《环球军事》2014,(20):62-6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奋起响应,最早是滇西“腾冲”起义,接着是昆明“重九”起义,敲响了清王朝在云南统治的丧钟。辛亥革命研究权威章开源、林增平评价说:“云南省城起义,是除武昌首义之外,独立各省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中,战斗最激烈,代价最巨大的一次。”革命志士牺牲150余人,负伤300余人。作为起义核心骨干力量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起义军总司令蔡锷一直在前线指挥全军,直到战斗结束。李根源指挥部下攻城时,跳战壕扭伤了脚踝不能行走,由两个士兵搀扶着继续指挥战斗。  相似文献   

16.
1913年7月12日爆发的江西湖口反袁起义,打响了二次革命战争。革命党人李烈钧充当了反袁急先锋。但当李烈钧由上海回到湖口准备起兵之际,因江西要塞司令陈廷训叛变投敌,北洋精锐第6师李纯部已在九江至沙河一线布防。这样,李烈钧所率领的讨袁军只能仓卒地投入战斗。旅长、左翼司令林虎首先发起攻击,于战斗失利后,旅长、右翼司令方声涛才率部进攻金鸡炮台。因此,李纯得以从容调集兵力,先后击败了讨袁军的左右两翼部队。其时,江西护军使、江西第1师师长欧阳武并不赞同起兵反袁,且加消极抵制,江西第2师师长刘世均更是动摇不定,脚踏双船,加以北洋军又策反一部分江西军队倒戈,这一切严重削弱了讨袁军的战斗力。不久,敌方援军第2师王占元部开抵江西,袁世凯任命的第1军军长段芝贵全权指挥陆军,在海军次长汤芗铭所率海军的配合下攻占了湖口。此后,讨袁军在李烈钧的指挥下,作有序的撤退。瑞昌、德安、南康等地相继陷敌。最后,李烈钧不得不于8月16日撤离,由省城南昌往长沙,辗转赴沪,再赴日本流亡于海外。湖口反袁起义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的主要武器,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广泛投入使用,海军在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军事思想、作战样式等方面实现了革命性发展。战争初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海军充当急先锋,打通了走向侵略扩张巅峰的道路;战争中期同盟国海军奋力夺取各大洋制海权,扭转了被动局面,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战争反攻期同盟国海军全线出击,大举歼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海军,为向其沿海和本土发起进攻、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扫清了障碍。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演进过程中发挥了战略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姚锡光是晚清时期颇有建树的军事思想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先后辅佐过李鸿章、李秉衡、张之洞等人,考察、研究和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活动。其中,他的陆海协同、持久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在朝廷中许多人的认识水平之上,有些甚至足以影响甲午战争的进程。然而,由于他的军事思想大多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或淡忘。本文认为,研究姚锡光的军事思想,对正确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西成 《国防》2007,(12):56-56
有人指出,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军所进行的历次战争,其作战理论和战略战术,包括伊拉克战争中运用的"震慑"理论或"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以及"斩首"、"攻心"、"精确闪击"等一系列战法,都汲取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护国运动中,在云南首义、广西起而响应宣布独立的影响和推动下,广东东部的潮(州)汕(头)在莫擎宇的领导下也相继宣布反袁独立。这对护国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莫擎宇一时成为护国英雄。但在其权益受到挑战,并在外力的拉拢下,护法运动中,莫擎宇置晚节于不顾,背弃南方革命政权而改投皖系军阀段祺瑞,成为人们所不齿的可悲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