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坦克和装甲战车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陆战之王”。它曾经披靡于战场,被认为是主宰胜负的王牌兵器。 一战时期,是“陆战之王”的产生时期。此前,阵地战是敌我双方最常用的作战样式。这种作战方式对防御一方优势极为明显,被形象的称为“绞肉机”,使得进攻一方难越雷池半步,甚至会在战场上出现两军对峙、寸步难进的僵持状态。物极必反,“陆战之王”应运而生。在英军第一次使用坦克进行作战时,就顺利的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占领了敌方的阵地。此时的坦克其主要目的是依靠自身防护力为冲击步兵实施引导和掩护。  相似文献   

2.
陆锋 《国防科技》2005,(2):76-7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渗透,大密度、大流量的信息将充斥于未来战场。敌对双方激烈的“信息角逐”,将越演越烈。“信息角逐”和现代战争情况的多变性,以及双方获取、汰选和利用信息的时间、地点、目的、方法及技术水平等各不一样,便不可避免导致所获信息与战场真实情况不一样的“信息差”。这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差”,对作战的影响极大。进攻的一方为了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往往以各种手段欺骗敌人,制造和扩大“信息差”;防御的一方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企图,则总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辩识能力,力图消除和缩小“信息差”。因…  相似文献   

3.
严新民  高晓勇 《国防》2006,(1):84-85
古往今来,弱守强攻是战争的基本规律。防御战斗的产生,一直被多数人视为是被迫或暂时的战斗行动,常常置于被动或辅助地位。但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面对战场界限的日益模糊,传统的阵地防御已不能适应现代作战需要,必须实施高速机动、灵活作战的机动防御,形象地说,就是要为防御作战“安上轮子”。现代机动防御作战,将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攻势防御作战行动,强调高速机动下的作战实施,突出灵活性,因敌而动,以主动的进攻行动迅速改变战场态势,实现作战企图。一、巧妙伪装,谋求主动在未来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中,信息与火力高度融合的远距离精确打击,是…  相似文献   

4.
“宙斯盾”编队通过舰船之间的灵活配置,实现对不同进攻方向目标的拦截防御。基于舰体坐标系和目标坐标系,构建了“宙斯盾”舰船编队探测区和拦截区模型;综合利用制导雷达和“标准-3”拦截弹的功能仿真模型,提出了舰船编队反导防御的动态仿真建模方法,定义了探测方向性系数和杀伤方向性系数,量化评估编队反导防御的方向特性。以双舰“宙斯盾”编队为典型案例进行仿真试验,得到有益结论。该成果可为战场攻防态势评估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释了“法律战”的概念,认为在21世纪冲突中,法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决定性要素,敌我双方都可以将法律作为进攻或者防御的武器。作者认为应该将法律“实战化”,指挥官要做好“战场法律准备”,包括教育训练部队、听取专家法律建议、提前与媒体建立联系,并争取敌对方民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海军部队作为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和未来海战场上敌心战进攻的主要对象 ,其心理防御问题成为保障部队战斗力生成、确保“打赢”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海军官兵现实心理状况分析入手 ,阐述了开展心理防御的意义 ,并围绕怎样消除敌心战进攻的不良影响、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防御训练、怎样保持官兵在战场环境中的心理稳定等问题 ,对建立海军基地的心理防御体系模型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进攻与防御总是一对矛盾体,互为条件,共同促进发展。近期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表明,进攻作战通常实施并行全纵深立体攻击、形成信息遮断优势、打乱和破坏对方“指控链”及认知系统,防御作战必须相应地构建网络化动态防御体系,夺取制信息权,创造和转换战机,提高战场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防御体系在防御战斗中占据核心位置,直接影响着防御战斗的成败。透过历史的烟云,防御体系历经基点式防御体系(日俄战争期间至1914年秋)、道带式防御体系(1914年秋至20世纪70年代末)、区域式防御体系(80年代以来)1,但这些基于阵地争夺占的静态式防御体系,在未来流动的信息化战场上面对敌非接触、非对称、非线式作战将无以应对。为此,本文提出了“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试图为打破这一僵局作些初步的探讨。一、“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的基本内涵所谓动态性模块式一体化防御体系,是指在未来不断流动的信息化战场上,以…  相似文献   

9.
林奎  褚刚 《环球军事》2010,(6):20-21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空降兵的建设与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尤其是随着现代战场突变性、流动性的加大,以往“步兵+跳伞”的作战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空降作战中快速机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军用战斗车辆悄然兴起.它就是有‘战场轻骑兵”之称的伞兵(空降)突击车。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人类千百年来的武装暴力斗争中,由于进攻之敌多是以“夺疆占地”为目的,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受限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遵循一失一得的“零和效应”,通过最大化地“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防御战斗也只能是以“耗敌守地”为基本着眼点,来进行排兵布阵最大化地杀伤消耗敌人,以实现“守疆守地”的根本目的。随着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型,进攻之敌“夺疆占地”的目的呈弱化之势,争夺能源、抢占市场等有限政治目的趋增强之势,作战力量经由信息的“融合”,形成一个“无缝隙”的一体化作战体系,在使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当代海军》1999,(6):23-25
21世纪初,世界各国海军中将有十余种水面战舰采用多项隐身技术,使得本来就激烈复杂、变化莫测的海战场,攻方突防、进攻能力更为增强,守方防御难度更为加大。为此,许多国家海军根据未来海(空)隐身兵器的发展情况,加大了对策研究的力度。一、提高对隐身兵器的认识,加大对反隐身手段的研究。如前所述,从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世界各国海军已有或将有越来越多的隐身舰艇加入现役。法国的“拉  相似文献   

12.
攻和防,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时而防占上风,时而攻处主动,总是此一时,彼一时,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着。但从上世纪末以来,人类战争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后,这种战争态势产生了倾斜。四次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均以攻胜而守败结局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使得防御作战又一次陷入守而不固的困境。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现代战争防御作战“多失败”呢?认清这一问题,是对症下药,使防御作战走出困境的关键环节。一、达成防御目的的途径单一,作战目的难实现传统防御作战是通过大量杀伤、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扼守阵地,争取时间,来达成为转入进攻创造条件或者保障其他方…  相似文献   

13.
从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看,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进攻一方的空袭兵器数量多、质量高,射程远、速度快,打击范围广,频率快,威力大,时间长,同时伴有强大的电子、信息攻击。防御一方任何单一的对空作战力量一旦游离于防空体系之外,都难以有大的作为,甚至可能成为“聋子”、“瞎子”,丧失“招架之功”和“还手之力”。针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空袭与反空袭斗争的特点,我们在反空袭斗  相似文献   

14.
像其他作战样式一样,心理战包括“进攻”和“防御”两个主要方面。进攻的目的是打破敌人的心理防线,使之不战自溃;防御的目的则是巩固己方的心理防线,抵制敌方的攻击。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作为心理战前提和基础的心理防御,却往往被心理战进攻的光环掩盖,不为人所重视。我们在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应未雨绸缪,着力做好心理防御工作,积极应对敌心理战进攻,构筑起牢固的心理防御体系。一、优化部队的心理防御氛围。牢固的心理防线建立在良好的心态之上,而良好的心态则需要一个奋发向上、生气勃勃,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5.
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战争。拥有高技术兵器的北约军队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实施了高精度、远毁伤、非接触的空袭,而处于弱方的南联盟军民,寻找对方弱点,采取灵活战术进行反空袭作战,使北约集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这场战争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一场典型的进攻与防御对抗作战,它反映了以落后技术装备遏制拥有高技术之敌进攻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人类在战场上的活动一直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把这些不确定性比喻为“战场迷雾”。而上世纪末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传感、数字通信、计算机、信息融合、系统总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驱散“战场迷雾”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几场具有高技术战争特点的局部战争或低强度冲突,进攻的一方已完全放弃了大规模“地毯式轰炸”的传统战法,而以“点穴式”瘫痪性打击为主来实现战略、战役企图。“点穴战”标志着现代战争的重要走向,展现了高技术战争的一种全新的作战画面。“点穴战”是指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点对点的攻击。其主要特点:一是打击的目标有限。“点穴式”攻击所选择的目标,往往是对方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害处,如战场体系中的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后勤补给系统以及重要经济目标等“关键性链条”。选择的目标虽然不多,但都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一旦成功即可迅速达到战略或战役目的,从而改变敌对双方的政治与军事态势。以色列袭击伊拉克核反应堆、巴解总部和叙利亚导弹基地,美英实施的“沙漠之狐”作战行动,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等,即是典型的“点穴战”模  相似文献   

18.
地雷是爆炸性障碍物,在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国是最早出现地雷并将之用于战场的国家。南宋时(公元13世纪)便出现了爆炸性火器“震天雷”。它的外壳用生铁铸成罐子状,内装黑火药,上安引信,既可用于攻城,也可用于守城。1232年蒙古军进攻金朝南京(今开封)时,守军用绳索将“震天雷”吊下城墙,炸毁蒙古军的攻城器材“牛皮洞子”,杀伤了攻  相似文献   

19.
第六篇“防御”:中心说明防御是比进攻强的作战形式,防御不应是消极的单纯抵御,而应该是积极的,要有进攻和反攻第一章“进攻和防御”防御的概念是抵御进攻。防御的特征是等待进攻。但在战争中防守只是相对的。防御的这个特征只是在总的方面对防御说的,而不是对其各个部分说的。  相似文献   

20.
1943年初,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的胜利,遏止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使之由全面进攻转入全面防御。此时日军在整个太平洋地区仍占有直径五千英里的圆形区域。其中有数以千计的重要岛屿,有的岛屿还在盟军的凸出地带,如北部的阿留申群岛,西南部的所罗门群岛等,对盟军威胁较大。因此,日本大本营决定采取“以全力牵制美军于无足轻重的小岛”的战略方针,企图在太平洋上同盟军逐岛争夺,以阻止盟军的进攻,挽救其在太平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