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永胜县境内先后发生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多起恶性治安案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险情,永胜县人武部认真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指示,组织民兵排灾害、除险情、安民心,维护了防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灾害类说     
《政工学刊》2004,(10):31-31
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按其成因,有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活动、地表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陷落等;灾害性天气,如热带风暴、台风、飓风、飑风、龙卷风、雷击、冰雹、旱灾等;水文灾害,如洪涝等;生物灾害,如病虫草鼠害等。按其表现方式可分为骤发性灾害和长期性灾害两类。骤发性灾害的特点是:猛烈地突然发生、持续时间很短、灾害影响和危害巨大、灾区地理位置容易确认。如台风等长期性灾害的特点是:缓慢发生、持续时间长、潜在危害大等。如干旱、沙漠化等。对骤发性灾害主要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来减灾;而对长期性灾害则主要强调采…  相似文献   

3.
我国幅员辽阔,美丽富饶。但是,灾害频繁,不虞而至。抗击自然灾害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为此,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5年7月1日,颁布实施了《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规范军民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法典。这部《条例》,总结了50多年来,我国军民抢险救灾的成功经验,解决了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中遇到的诸多实际困难,既有利于军队今后更出色地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救灾任务,也有利于保障军队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学习贯彻这部法典,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威胁和危害,履行国家赋予军队应对非传统安…  相似文献   

4.
韩秋岐 《华北民兵》2010,(10):51-51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更呈现出高发态势,破坏性超过历史同期水平。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建设,各级要关注因灾害引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灾害救援行动是一个老内容,又是一个新课题,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呈现突发多发趋势,应急救援日益成为一种常态化行动。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既要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特别是要着眼形势任务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切实拿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一、灾害形势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各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灾难事故发生的机率不断增加;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社会联系日渐紧密,  相似文献   

6.
闻舞  张人龙 《环球军事》2008,(11):52-54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多次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大的灾害。为了减少损失,日本各地都设有专门的抗灾机构,但如果灾害规模较大,超过了当地的救助能力,日本自卫队就会出动。因为,“应对国内外的大规模灾害等各种事态”已经成为与“国家防卫”和“构筑更为稳定的安全保障环境”相并列的自卫队三大任务之一。日本《自卫队法》第83条也明确规定,自卫队要参加国内的灾害救援行动。  相似文献   

7.
张黎鸿 《国防》2011,(7):34-36
日本发生的世界有历史记录的第四大地震,以及接踵而至的超强海啸并引发的波及北半球大部分国家的福岛核泄漏危机,酿成世所罕见、史无前例的复合型灾难。剖析日本大地震灾害救援,既有初始响应迅速、专业程度较高、组织实施有序、民众自救能力较强等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也存在救援力量不足、后续行动滞后、未能有效控局等需要吸取的教训。人类无法抗拒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通过未雨绸缪的积极准备,有效削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鉴此,就后备力量应急能力建设问题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宁夏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灾害种类较多,分布较广,活动较为频繁,区域性、季节较强,不同灾种的发生都会给国家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依靠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另眼看地震     
和平建设时期,地震、洪水、台风等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破坏力往往会超过一场局部战争,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无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拯救机制,进而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级组织调控能力的最有效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钟磊  白建升 《国防》2010,(6):28-29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安全威胁的多元化,尤其是近年来世界各地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非战争因素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至超过战争的危害,世界各国对突发事件的预期逐渐超过了对战争的预期。温家宝总理在国家国动委六次全会上指出,“提高应对各种危机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武警基层部队高度分散,担负任务多样,防范灾害对武警部队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基层部队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就应该把握预知险情的基本途径,掌握应对险情的主要方法,采取排除险情的根本措施,有效防止灾害对部队建设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入夏以来,各地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在这场抢险救灾、保卫家园的战斗中,由军分区、人武部组织的民兵预备彼人员当先 锋、打头阵,为降低灾害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训练有素、能征善战的英勇本色。这里记录的是他们忘我奋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董智勇 《国防》2008,(10):32-33
当今时代,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危害和影响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形态。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国就连续发生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区打砸抢烧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在这一场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预备役部队和民兵闻令而动,积极投入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凸显,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职能任务也随之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倪德斌 《国防》2003,(10):23-2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积极推进我国人防向民防转变,对于应付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防向民防转变受国家利益所驱,应强化与时俱进的紧迫意识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责是保护国家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因战争空袭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安全稳定。目前,我国的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15.
许援朝 《国防》2008,(12):37-40
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恐怖主义、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广泛扩散和蔓延,给和平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危害。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多次强调,军队  相似文献   

16.
这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就今年而言,百年不遇的雪灾和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当前,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任务十分繁重,尤其需要军警民体化联合行动,必须加强军警民体化联合针对性训练,适应突发自然灾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民防动员,是国家为了防备和应付各种灾害困难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民防面对的灾害困难包括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世界上最早的民防是英国为防空袭于1917年建立的防空机构。二战后,随着武器的发展,战争破坏力空前增大,民防动员越来越为许多同家所重视。由于防备以空袭为主的战争灾害与防备自然灾害和灾害性事故具有相似的行动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大多数国家注重将民防由单一的战时功能拓展为平战结合的双重功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民防。  相似文献   

18.
6月中旬以来,我国福建、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遇到了严重的洪水灾害。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已经出现五次洪峰。松花江流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在这次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的显著成绩,有力地保障了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探索构建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动员保障办法,以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民兵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是当前一项紧迫的课题。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省军区系统各级要深入调查研究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灾害问题,对历史上和近期发生过的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及其原因、危害,进行认真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物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地震、干旱、洪水等这些无法预测的灾害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武装力量无疑是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力量。然而在这些绿色的身影中,民兵预备役人员又以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期针对近来多发的几大类自然灾害,着重探讨一下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各种救灾抢险中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