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军校思政课建设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军校学员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理论学习能力强,但社会经历阅历不足,思辨能力有待提升,有的学员易受错误思潮影响而走偏走斜,甚至走向极端。这给当前军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校思政课必须发挥应有作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筑牢学员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2.
2019年,习主席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性一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树起了根本遵循,是高质量推进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证。军队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员的重任,对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强基固本的作用。为此,必须深入贯彻习主席指示精神,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通过思政课这个龙头实现。要上好思政课,必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精神是民族之脊梁,因此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科学的理论,更要提振大学生的精神。2023年是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第70周年,缅怀志愿军烈士、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有着重要价值,对大学生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人民应该不断传承的精神财富。在思政课中讲好历史故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对于在新时代培养有担当的青年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哲 《政工学刊》2023,(11):78-79
<正>习主席指出:“思政教学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军队院校办好政治理论课、提高教学实效性,特别是在军政融合训练中搞好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所谓军政融合训练,有别于传统的军政阶段分训、各自组训,是贯彻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军校学员军政素质复合发展、以“军政一体、实战实训、科技融合”为内核的基地化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政治上的党性修养、道德品质上的奉献精神、广博学识上的学术精神、思维理念上的创新精神。这些独树一帜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其独到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思政课内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成效,还能够回归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提升政治修养、锻造道德品质、丰富理论储备、开发创新思维来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保障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军队基层管理》课程是我院后方勤务专业、基层后勤指挥专业各层次学员的毕业考试课。学员通过此门课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平时后勤分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着力提高学员组织和管理好后勤分队的能力。目前,该课的实施主要分理论讲授和讨论作业两部分。其中讨论作业课主要是帮助学员消化理解教员讲授的基本理论(包括分队管理的特点、规律、原则、方式和方法等),通过讨论作业,引导学员将管理课的基本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7.
2021年以来,“大思政课”理念甫一提出便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专家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较全面较深入地阐释和探究其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发展逻辑、建设路径等,取得了较丰硕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深入把握“大思政课”内涵、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学界要推进“大思政课”研究进一步深化,需要加强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是一项极其重要、极其紧迫的政治任务。理论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培养造就跨世纪警官的根本保证。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做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工作,切实使邓小平理论在学员头脑里深深扎根,筑牢学员政治合格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情感,是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支柱,发扬爱国精神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思政课中,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深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在汹涌肆虐的洪水面前,兵进水退;在千里冰封的雪灾之中,兵到路通;在地动山摇的危急时刻,群众往外走官兵往里走……关键时刻,兵是脊梁,有兵就有希望!所以,平时费些心思抓武装是应该  相似文献   

11.
<正>习主席对思政课、对思政课教师队伍高度重视、亲抓实抓,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嘱托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军校政治教员肩负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坚决贯彻习主席指示要求,在奋斗强军的征程上立好样子、育好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习主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标准高质量地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对学习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树好学风确保学习质量。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身体力行,大力倡导好学风。如今,习主席反复告诫全党,学习上要严起来实起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如果没有一个好学风,学习中浅尝辄止、知行不一,党史学习教育就很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难以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之目的。因此,  相似文献   

13.
王中柱 《政工学刊》2023,(11):33-35
<正>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青年学员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是院校教育工作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关键一步。调研感到,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青年学员理论认知、思想基础、情感表达呈现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新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教施教提出更大挑战考验,尤其是在增强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个影响学员抬头率和点头率的关键因素上,需要持续关注、积极推进解决。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在全面理解“大思政课”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促进多主体合作育人,以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为目标基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桥梁,促进“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应征统招学员,是指由地方青年学生经过参加国家统一招生高考,被军队院校录取并应征入伍的军校学员。他们在军校大学的四年里,要实现由高中生到大学生和由老百姓到军人的两个重要转变。他们的加入给军营注入了新的血液,促进了部队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作为青年百姓,他们在生活经历上与战士学员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作为高考的胜利者,他们在知识结构上又有较大的优势。应征统招学员自身所客观存在的这些  相似文献   

16.
在伦敦奥运顺利开"打"的大环境下,你让车队官兵们不遥想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似乎是有点困难,特别是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当下,大家都在回想自己在奥运会的"北京时间"里,自己在哪里……来自蒋小江的回忆:那天早上4点45分车队出发,我载着执勤战友们来到车场。从地图上看,我大概知道停留的地方距离鸟巢有两到三公里远。不知道百年难遇的盛况,我能感受到多少。战友们下车走了,他们去往分配的  相似文献   

17.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应尽之责和特殊使命。从价值逻辑看,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学生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激发学生使命担当;强化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提升育人价值。从问题逻辑看,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党史教育形式和载体单一化制约学习积极性;教师学科背景的不同致使党史教学水平参差;网络平台多样化冲击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等现实困境。从实践逻辑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抓住关键问题,瞄准学生党史学习需求;把握育人主体,提升教师党史育人本领;优化教育渠道,创新课堂党史融入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发挥育人实效,是新时代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必要渠道,也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诉求。思政课教师要紧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学理性,深挖斗争精神内涵,突出育人旨归;要围绕斗争精神价值,强调落地落实;要服务斗争精神实践,强调守正创新,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相似文献   

19.
“舰用柴油机结构”是柴油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历届学员学后都反映顶用。不仅后续课程如原理、装修、强度、工况等需要结构知识,而且毕业后上舰工作也时时用到结构知识。但是历来学员学习结构时也反映抓不住中心,抓不住规律,记的东西太多,内容比较杂乱。新教员讲授结构课时也感到难以讲好。问题在哪里?结构课就是一门杂乱无章的课程吗?结构课有没有主要的本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年学员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讲清四个问题:讲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清只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提高学员的政治素质;讲清人的思想的层次性,促进学员对崇高思想道德的不懈追求;讲清青年官兵理想信念确立的特殊性,激发学员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