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锦秀 《国防科技》2003,(10):86-91
在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护航驱逐舰“英格兰”号在11天内击沉了6艘日本潜艇,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护航驱逐舰和名符其实的“潜艇杀手”。是“英格兰”号改变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进  相似文献   

2.
在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护航驱逐舰“英格兰”号在11天内击沉了6艘日本潜艇,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护航驱逐舰和名副其实的“潜艇杀手”。是“英格兰”号改变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进程。它的名字及其辉煌的战绩将永载史册。 “英格兰”号(England,DE-635)是伯克级护航驱逐舰,是为了纪念在珍珠港战役中牺牲在“俄克拉何马”(Oklahoma)号战列舰上的一名海军预备役人员英斯·约翰·英  相似文献   

3.
雷鸣 《当代海军》2002,(2):42-42
1944年11月28日晚9时许,美军潜艇“射水鱼”号正在日本本州岛南方160公里海域巡航。忽然,潜艇雷达发现一艘大型船只正沿着日本海岸快速航行。通过潜望镜观察,判定是日本大型航母“信浓”号,周围还有4艘驱逐舰护航。  相似文献   

4.
法国海军防空作战分为攻势防空、防御性防空、护航、反导和电子战。担任攻势防空、护航和防御性防空的主力是航空母舰舰载机;护卫航空母舰的水面舰艇只实施防御性防空、反导和电子战。目前法国海军能用于防空作战的有12架“阵风”M舰载机、12艘驱逐舰(另有2艘“地平线”级驱逐舰正在建造,将于2008前服役)和20艘护卫舰,海上防空实现了舰载机,点、面防御舰空导弹和舰炮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2008年 12月26日,中国海军3艘舰艇从海南省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担任此次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海军特战队员。  相似文献   

6.
1941年7月1日从冰岛出友的英国PC—17护航运输船队,在扬马延岛以东被德国潜艇发现,德国作战指挥中心立即调动海空军兵力向其靠拢攻击。在德国由战列舰“梯尔比茨”号,战列巡洋舰“谢尔海军上将”号和“吕佐夫”号以及数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海军主力舰编队攻击下,英国的护航巡洋舰以最大的速度仓促离去,德军对运输船实施了毁灭性打击,在离开冰岛的34艘货船中,有23艘被击沉,30万吨物资仅有7万吨被运到目的地。丘吉尔称“这是整个战争中最凄惨的海军插曲之一”。 1840年7月2日英国侵华舰队主力进抵厦门,遭守军炮击后北上。次日英军侵入  相似文献   

7.
德海军为使猎潜部队能进行富有成效的反潜训练,最近研制了一种供猎潜部队训练使用的潜艇模拟靶标。它可将潜艇的声、磁等特征真实展示出来,供猎潜舰艇或反潜直升机部队训练使用。而在此之前,猎潜训练采用由本舰队或友邻舰队中的某艘潜艇作为目标靶船,训练舰员在近似于战斗状态下对目标靶船实施探测定位,而后选择适当的武备实施攻击。战后德国海军研制的潜艇排水量均较小,而且大都是单壳艇,因而在受到操雷攻击时,是  相似文献   

8.
舰艇编队航渡过程中面临敌潜艇威胁严重,潜艇伴随护航是最常用的反潜警戒方式。通过建立敌潜艇威胁方位、配置潜艇警戒方位以及警戒效能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发现潜艇伴随护航存在最佳配置距离,且最佳配置距离可用于确定直接伴随护航配置距离、跳跃式伴随护航活动范围,以及不同性能潜艇之间的错位配置距离等,具有较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42型导弹驱逐舰是二战结束后英国批量建造的数量最多的一级,也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唯一在役的一级驱逐舰。60年代初,英国海军开始研制“无敌”级航空母舰,相应地要考虑有足够的驱逐舰进行护航,而当时英国仅有1艘82型和3艘“郡”级驱逐舰。于是,新一级驱逐舰——42型便于1967年起开始研制。该级舰共分三批建造,共建有14艘,除首舰“谢菲尔德”号和另一艘舰“考文垂”号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被击沉、击毁外,其余12艘建造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金易 《当代海军》2002,(12):16-17,39
1918年10月4日,德国潜艇UB-8号巡弋在西西里岛附近。当夜幕降临时,一支英国护航船队进入UB-8号潜艇的设伏阵地。潜艇瞬间浮到水面,在夜幕的掩护下,突破驱逐舰的警戒,直攻船队,顷刻间,一艘英国商船沉入大海。但潜艇已被英舰发现,被英舰炮弹击中,艇长和艇员虽死里逃生,但成了“阶下囚”。这位受囚的艇长就是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称“水下魔王”的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  相似文献   

11.
潜艇与阳光绝缘,在遥远的深海,潜艇支队官兵涉暗礁过海峡,一次次抗击太平洋台风大浪的冲击,一次次破解装备故障的难题,一次次与舰船、飞机斗智斗勇,化险为夷。一次重大军事演习,不知道是无意识的安排,还是有意考验,在不到20天内,支队官兵先后7次转移阵地,在10多个架次飞机的对潜攻击和3种型号的水面舰艇10多个航次拉网式搜潜中保持了全程隐蔽,硬是没有让飞机和水面舰艇“闻”到半点“腥味”。而潜艇11次对水面舰艇攻击,共“击沉、击伤”驱逐舰、护卫舰8艘、猎潜艇2艘。  相似文献   

12.
1943年4月,大西洋之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德国海军总司令邓尼兹将空前数量的潜艇,即德国海军全部240艘作战潜艇中的112艘,集结到了北大西洋海域,准备对盟国护航运输船队发动一次规模巨大的进攻战役。美英盟军针锋相对,联合发起了一场强大的反潜攻势。北大西洋上双方最后较量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战幕拉开 4月22日,代号为ONS-5的护航运输船队离开英国的克莱德河口,编成横宽纵短(11路纵队)的队形,以8~10节的航速驶向美国和加拿大的港口。该运输船队共有运输船43艘,由驱逐舰2艘、护卫舰5艘、炮舰  相似文献   

13.
1999年,俄罗斯一艘新的驱逐舰“恰巴年科”号建成下水,消息一出,西方各国为之一惊,原来,快成穷光蛋了的俄罗斯今天还能下水一艘非同一般的驱逐舰。“恰巴年科”号驱逐舰属“勇敢”Ⅱ级,是一艘能执行多种任务的战舰,如防空、反潜、反舰、护航等。可以说“恰巴年科”号驱逐舰的出现,使美国最先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失去了不少光泽。说起“恰巴年科”号驱逐舰,可谓苦生苦长,漫漫长长,也算是孕不逢时吧。苏联解体前的70年代就开始孕育,当时主人的设想也很现代,就是出于财政紧张,几度弃之、几度拾起,总算在1989年1月1日,“恰巴年科”号驱逐舰在加里宁格勒的扬塔船厂铺设  相似文献   

14.
一艘军舰,在它40年的生涯中,历经三个时代,留下了一段从没落走向新生的历史。它初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宇治”号护航驱逐舰,后来是中国国民党海军的“长治”号护航驱逐舰,最后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南昌”号护卫舰。这样的沧桑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我们通过回顾这一艘军舰的历史,可以从中了解现代史中这一段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在’97年新加坡举办的第一届亚洲区国际海上防务展(IMDEX’97)上,展览主办者估计,到2015年亚太地区各国海军将采购17艘驱逐舰,70艘护卫舰,至少40艘潜艇,80艘猎雷艇,90余艘巡逻艇,直接购置金额超过1200亿美元。无怪乎今天的亚太地区军火商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6.
“台风”级潜艇最强大目前世界上最有威慑力的水下战舰是俄罗斯“台风”级潜艇。1980年9月23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布,“台风”级第一艘潜艇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下水。1983年底,又有2艘该级潜艇竣工。共建造了6艘“台风”级潜艇。  相似文献   

17.
事件     
《环球军事》2011,(14):4-4
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起航 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玉林”号导弹护卫舰和“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9批护航编队7月2日从湛江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18.
陆军: M-IA2型主战坦克 48辆 AH-64D型攻击直升机 24架 M-109A6型自行榴弹炮 不详 海军: P-3C型反潜巡逻机 4架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4艘 “基德”级导弹驱逐舰 8艘 常规动力潜艇 8艘  相似文献   

19.
尽管日本近年饱受经济不景气之苦,但并不影响其海上自卫队装备的更新进度,新造的舰艇和武器仍以稳定的速度装备部队。仅2000年,就有包括2艘“村雨”级驱逐舰、1艘“亲潮”级潜艇等一批先进舰艇建成服役,同时又有“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村雨”级驱逐舰等10多艘各型舰艇开工建造。一直充当日本“走出去”急先锋的海上自卫队目前又在酝酿一系列新的装备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20.
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海军于1944年10月在菲律宾莱特湾附近海域进行的规模空前的大海战。1944年10月20日,美军由D.麦克阿瑟上将指挥在菲律宾中部莱特岛登陆,开始实施菲律宾战役。此次战役由第7舰队(司令为T.C.金凯德海军中将)担任护航,第3舰队(司令为W.F.哈尔西海军上将)担任支援和掩护。美军出支航母舰35艘、战列舰1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144艘、潜艇29艘、舰载机1280余架。日军根据“捷1号”作战计划,由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率第3舰队、志摩第3舰队、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5舰队分别从赖户内海和奄美诸岛,栗田健男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从新加坡向菲律宾附近海域集结,准备进行反击。日军共投入航空舰4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35艘、潜艇17艘、飞机716架(其中艇载机116架)。此役,日军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潜艇7艘被击沉.损失飞机500架,伤亡约1万人;美军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沉,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美军从此掌握了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制海制空权为占领整个菲律宾奠定了基础日本海军则遭到毁灭性打击,不再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