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杰出的统帅和军事战略家应当是一个革新者和开拓者,应当超前思维,走在时代的前面。普鲁士著名军事战略家赫尔穆特·冯·毛奇(1800~1891年)便是如此。毛奇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它引起了交通事业的革命,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新型火器射程和杀伤力的提高势必会引起战术和作战方法的变革。毛奇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革,将这些变革纳入了他的战争计划之中,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喻立 《国防科技》2002,(1):96-96
毛奇,又称老毛奇,即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伯爵,普鲁士陆军元帅,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家,善于权谋,屡建奇功,勇于探索,改革军队,功绩卓著。 毛奇公元1800年出生于德国梅克伦堡的帕尔希姆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18年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武备学校。1819年起在丹麦军队中服役。1822年回普鲁士军中任职。1826年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1828年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武装斗争的过程中,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同时还兼收并蓄了以往的军事家,包括资产阶级军事家,尤其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列宁就研究过克吕泽烈、拿破仑、菲特烈大帝、毛奇、伯恩哈迪等人的军事著作。1915年,列宁在研究哲学和战争问题时,又不仅仔细阅读过《战争论》,而且还专门写了长达五万余字的《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摘录和批注》的读书笔记,批判继承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用辩证方法考…  相似文献   

4.
当他歌唱时,他是快乐的,他的执着,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随同他微微扬起的眉梢,都在快乐跳动。当他不歌唱时,他也是快乐的,他的恬淡、他能舍能放的生活态度随同他暖暖的笑颜,都在快乐舒展。这个有着"德艺双馨"称号的歌唱家,不论是在舞台侧面拉大幕,还是在舞台中心高歌,不论是在家里光着膀子练声,还是在基层部队慰问演出,他都是快乐的。他这70多年,无论什么选择,都与快乐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波 《兵团建设》2013,(9):34-35
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多情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他把职工群众捧在心里,职工群众就把他举过头顶!站起来,他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他是一座丰碑。他是英雄。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就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对立体,在他身上有许多相悖的因素。他只有37岁,却已是两鬓斑白;他生活中随和爱笑,一到机场却冷峻寡言;他被誉为"空中猎手",而他的心却单纯明净;他是"蓝天狙击手",但他从不会孤独战斗;他是"刀尖上的舞者",同时他的编"舞"技术却是一流。在他看来,胜利来自于90%的战前准备,他始终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因为他是——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他在距都城长安不远的终南山住了几十年。他雅号为白云,以示高洁、脱俗。唐玄宗知道后请他为官,被他拒绝了,于是命人给他盖了一个院落,请他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这本书。完成这项任务后,  相似文献   

8.
他是黑人,1963年2月17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父亲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维持家用。他从小就在贫穷与歧视中度过。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没事的时候,他便蹲在低矮的屋檐下,默默地看着远山上的夕阳,沉默而沮丧。在13岁那年,父亲有一天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相识6年,结婚5年。因为他老不顾家,我埋怨甚至怨恨他和他吵过、闹过。如今,他病了,领导、战友来看他,从他们嘴里我才知道,原来他在部队做了那么多的事,大家是那么需要他。6年前,王中昌告诉我,单位迎国庆歌咏比赛他要送我一首《真永远》,我故意骗他说来不了。当我手捧为他准备的99朵玫瑰上台时,他激动得语无伦次。99,代表久久,爱的种子那时就种在了我的心里。去年,他病了,我的天仿佛塌了。听说他单位要办教师节晚会,我瞒着他第一次找了基地领导。站在台上,我为他唱了一首《悬崖》,告诉他我的心声:"我只求陪你直到末路。"泪流满面的他,一路小跑,为我献上了战友准备的鲜花,那可是我平生收到的第一束花。我曾埋怨他——兢住在家属院,你咋老不回家,你的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家王中昌是我们家的"保密局长",结婚这么长时间了,我对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草原大青山脚下,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钢城包头,有他创业的足迹;煤都东胜,有他奋斗的印记;首府呼市,有他事业的辉煌。大凡提起他的人,无不被他那军人的气质所感染,被他那执著的精神所折服,被他那创业的经历所钦佩。他,就是内蒙古包头市君悦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优秀复转军人尹军。  相似文献   

11.
那一年,在隐约可闻的枪炮声中,他选择留在大陆,投入新中国的怀抱;那一年,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里,他随医疗队奔赴朝鲜战场;那一年,在病患孩子绝望的眼神里,他将事业锁定在冷僻的"一根肠子"上;那一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今天,89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问诊、查房,指导学生为患者做手术……他是黎介寿,一位从军50载的共和国院士、一生都在为人民的生命健康而战的战士。  相似文献   

12.
药材之乡     
《政工学刊》2004,(4):64-64
有一个雕刻家,自从爱上这一行后,从来没有好好睡过一次觉。他常常和衣而睡,他没有时间脱衣,也没有时间半夜起床,在抓起雕刀或铅笔记下他的构思时再披上衣服。每到有作品需要创作的时候,他的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店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他爬在高高的梯子上整日工作,饿了便啃面包充饥。  相似文献   

13.
他是功臣,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是一名残疾人,却有着坚强如钢的意志。在他的履历上记载着这样一串闪光的足迹:1979年,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他浴血疆场,荣立一等战功;两年后,在组织民兵实弹投掷训练时,为保护参训民兵的生命安全,他失去了右臂;他在人武战线默默奉献了17个春秋,在前年的抗洪抢险战斗中,他率领民兵冲锋在前,荣立集体三等功。他就是洪湖市戴家场镇人武部副部长余礼标。 1976年,18岁的余礼标高中毕业后,穿上了他渴慕已久的绿军装,当上了一名炮手。他勤学苦练,很快成为闻名团队的优秀炮手。1979年,他随部队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他机智果  相似文献   

14.
敬卿 《国防科技》2001,(1):96-96
乔治·C·马歇尔(1880-1959),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少年时代颇为顽劣,他的父亲强迫他进军校读书,以此作为对他顽劣品性的惩罚,从而使他不情愿地迈出了他辉煌军事生涯的第一步。作为职业军人,马歇尔早年军衔晋升极为缓慢,原因是他的顶头上司对他怀有旧怨,使得他的晋升一次又一次落空。马歇尔军事生涯的重大转折发生在1938年夏。新任陆军参谋长克雷格  相似文献   

15.
他把为自己"充电"当成一种习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超越是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状态。郭光超,名气不小。2014年7月份,95140部队好几百人外出驻训,他这个9年兵成了临时党支部唯一的士官委员。8月份,师里组织先进人物评选,他又被站领导钦点。他的出名和他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不无关系。2005年入伍后,他就在四站连充电班工作。由于工作间里装了两台大空调、宿舍里配了电视机,战友觉得他的日子太舒服,好像每天都在"享福"。郭光超一肚子委屈,"空调是给蓄  相似文献   

16.
方永刚在与时代同行、与真理同行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境界在不断的升华,他的价值观念在不断地构建与完善。在他的身上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军人的价值取向。分析思考他成长的历程和轨迹,对我们培育当代军人的价值观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的聂荣臻他给我总的印象是他考虑大问题,长远的问题。他特别注重战略性的思考;他是一个诚实厚道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政治上非常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总是站在正确路线一边;他的军队建设思想很具特色,尤其是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国防科研建设思想;他的全局思想非常突出,在战争年代和领导新中国国防科研中都胸怀大局;……原在聂荣臻元帅身边工作的军事秘书们谈起聂帅,满怀深情。现在,他们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最初认识聂荣臻,多数都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那时他们正年轻。他们在聂荣臻身边工作,时间都在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战略导弹绝密档案中,签署他名字的作战运用方案数以千计,日夜枕戈待旦,守望国家安全;在第二炮兵演习发射的中军帐里,由他拟定的作战辅助决策报告在信息化指挥平台上无声运转,调动千军万马,掌控巨车长剑;在灯火阑珊的科研一线和硝烟升腾的导弹阵地上,他言传身教的导弹精英挥戈砺剑,追踪他的足迹,延续他的事业……请记住这个名字:邱成龙。  相似文献   

19.
陈学斌 《政工学刊》2014,(12):95-95
女儿是2011年3月4日破腹产出生的,由于孩子脐带绕颈三周半,因此手术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从手术室被推出来时看见门口焦急张望的丈夫,我知道他是从部队赶过来的。直到我进手术室麻醉都没看到他的身影,在我人生最需要他鼓励和帮助的时候他没有及时出现,我怀恨在心,躺在手术台上我想过骂他、打他、不理他甚至和他离婚等各种宣泄不满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