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关键是牢同树立全面建设思想,紧密结合单位建设实际,把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这个“三位一体”的核心要求落到实处。一、铸牢强军之魂,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部队坚决听党指挥习主席强调,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提出要坚持把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摆在突出位置。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2.
习主席强调:“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围绕强军目标,为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人才支撑。”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强大海军的漫长征途中,装备建设始终是关键性工作、战略性工程。政治工作服务中心、保证打赢,必须将装备建设领域作为重要方向,努力凝聚、激发强装兴装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强调指出:“搞好军队党的建设,是军队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军队全部工作的关键”,要求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面对新使命的召唤,军队各级党组织必须把自己的角色更加准确地定位在实现强军目标的要求上来,在实现强军目标进程中充分发挥好三个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这个时代大背景,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强军目标的内涵要求,使之成为抓工作、搞建设、谋发展的主导和引领,确保部队建设始终围绕强军目标、聚力强军目标。 强化“举旗铸魂是根本”意识,坚持思想政治建设首位不动摇 面对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活跃的市场经济、多元的思想文化、快捷的信息传播,给官兵政治信仰、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冲击影响,必须紧紧扭住举旗铸魂这一根本,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  相似文献   

5.
实现强军目标,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顺应强军大势,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时代脉搏,在解答现实问题中统一思想,凝聚圆梦力量;服务强军伟业,紧跟强军进程,积极改进创新,在建设强大军队中举旗引路,树立鲜明导向;聚力强军实践,凝聚军心意志,激发內在动力,在强军兴军进程中聚力铸魂,确保打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学习纲要》强调,思想政治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到科技练兵的第一线,贯彻到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爱军习武的积极性。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打赢”目标,积极为军事训练提供精神动力,努力激发广大官兵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努力营造上下关系顺畅、内部关系融洽的军营环境,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要构建和谐军营,就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脉搏,做到谋求发展促和谐,以人为本树和谐,公正民主讲和谐,诚信友爱创和谐,从严治军保和谐,加强学习求和谐。  相似文献   

8.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多次指出: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始终扭住思想政治建设不放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要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胜利法宝。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人员成份和目标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更加有力、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强化创新发展意识,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高度,着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对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为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1.
徐亮 《国防科技》2017,38(2):055-059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打造一流新兴媒体,掌握网络时代话语权"。军队网络政治工作话语权关系到军队的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文章研究,积极适应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不断掌握网络政治工作话语权,注重熟识军队网络政治工作的特点、分析网络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网络政治工作的发展路径。文章指出,当前,提升军队网络政治工作话语权必须增强网络话语设置自觉,促进网络话语广泛传播,主动参与网络话语交锋和提高网络政治工作教育话语能力。  相似文献   

12.
袁国平是我党我军最早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杰出代表,在长期的军队政治生活实践中,袁国平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从事政治工作的思想与方法,其内容广泛,特点鲜明,为搞好我党早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精华部分是我军思想工作建设的宝贵财富,对于当前的政治工作建设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贯彻落实新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部队基层必须着力解决重视不够、摆位不正的问题,转变与时代不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主席关于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我军人才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转型期学院建设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主题主线加强学院建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鼓实劲,始终咬定建设全军重点院校这一目标谋发展,始终抓住提高工作落实标准这一关键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官兵进行情商培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新观念,确立大智力观的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重视官兵情感教育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渗透;以人为本,构建具有情感特性的军事训练模式;与时俱进,建立“二元化”的军事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黄埔军校为载体的治军模式在意识形态、领导管理体制和纪律约束方面实现了中国军队建设史上的重大变革。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黄埔治军模式的制度变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军队建设中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原则,为今后我军政治工作领域的制度创新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式整军运动,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为了提高官兵的阶级觉悟和战斗积极性,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要方法,利用作战间隙广泛开展的一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次整军运动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伟大创举,其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求真务实、围绕中心开展、严密组织实施和继承光荣传统等基本精神和经验,对当前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唯一源泉,军队的战斗力大小是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提高战斗力是军队一切工作的核心。但是,经济力量并不等于就是军事力量和战斗力,要把经济力量变为军队的战斗力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其整个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即经济力量向保障力量要素的转化;保障力量要素向保障能力的转化;保障能力向战斗力的转化。认真研究这些转化过程和转化环节,掌握其转化途径、方法和转化机制,对于促进和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效率和军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加强质量建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In post-colonial Africa, the military has been central to sustaining freedom. However, the current political trends in Zimbabwe represent a different phenomenon, with the army perpetrating violence against its own citizens. For many years, the concept of ‘militarisation’ has been used to defin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s outside the military. Scholars have deployed the concept of militarisation as a category of analysis and practice. In doing so, scholarly writing portrays the military as an instrument of militarisation. So, who militarises the military? While scholars use the concept of militarisation to analyse other state institutions, the central argume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concept of militarisation has been deployed inappropriately and narrowly by scholars to refer to the appointment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state institutions. I argue that in the Zimbabwean post-2000 political crisis, what has in fact been militarised is the military itself as an institution – through the command and control of soldiers against their moral will – and this phenomenon is exemplified by the growing involvement of the military in the perpetration of political viol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 population in Zimbabwe.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experiences of 44 Zimbabwe army deserters.  相似文献   

20.
Why do countries have air forces? Organizational alternatives, such as maintaining separate air arms for the army and navy, have become quite rare. The conventional narrative advanced by advocates of independent air forces stress that the primacy of airpower in modern warfare mandates centralized control of most military aviation. In this view, political–military uncertainty has driven mimetic isomorphism – pressure on national governments to organize as others organize so as to fight or deter war just as effectively. However, working from a set of 56 countries that were politically independent within a few year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ever independent air force (the Royal Air Force) in 1918, and continuing through nearly the present, there is no clear pattern of external military pressure prompting this particular reorganization. Rather, from anecdotal evidence, the cause has more likely been normative isomorphism – a professional craving to look as others look to foster political or personal legitimacy. For whatever reason, though, choices of structures tend to lead to specific choices of policies. Thus,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defense ministries looking for more effective or less costly organizational schemas may reasonably consider alternatives to the tripartite army–navy–air forc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