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是非文学作品的3倍。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特有的形象感染力来组织文学作品的教学,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不少教师,对此仍缺乏应有的认识,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支离破碎的知识讲解和空洞抽象的思想归纳,脱离作品的故事情节、环境及个性化语言,对人物性格进行架空分析,脱离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对艺术特色进行公式化、概念化的抽象。总结……于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只能是望梅止渴,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欣赏和引导。语文教学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展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语言美,以求达到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相似文献   

3.
一、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的因素 (一)教材的提示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编写者为读者(学生)提供了该文学作品欣赏方面的许多提示,每个单元前有总体阅读提示,每篇课文前有重点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有课文重要内容的提示,部分课文还附有别人鉴赏体会、专家评析,以及有关网址提示,如高中语文第四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附录了摘自<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的专家评点和网址(华人教育网WWW.0-100.com.cn),每单元后有某一类文学鉴赏分析方法提示.这些教材的提示为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总体特征起到了奠定基调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提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把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感悟限制在一个事先设定的大框框里.  相似文献   

4.
作家的历史修养,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家对时代的概括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他们创作的份量和价值.一些优秀、坚实的文学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出它的价值和光彩,写作家对历史进程准确深邃的艺术把握是分不开的.这部小说写的是我国西北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带在1975年至1985年间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动和在这一变动背景中挣扎、奋进、憧憬着的农村青年的典型性格和历史命运.作家对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把握,是和他对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和灵魂的把握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看来,对战争的文学体验终始是对历史的体验。这不仅在于,过去和现在的任何战争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在战后对业经成为历史的~定战争的追述和回顾;而且在于,对战争作照相式的现场文学描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当文学把自己的视角投向战争史这一富有就力又深不可测的题材领域,它也就陷入了痛苦的二难境地。~方面,文学是形象化的语言艺术,它需要对具体战争内容作出逼真的细节描摹,另一方面,战争现实又已经过去,而过去的一切又难以再现。但战争文学的困窘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作家在战争史研究方向的缺乏耐心或顾些失彼。诚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概况入手,通过对军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线索、基本阶段、研究成果,以及军事历史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对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人生     
人生离不开历史。人生与历史的关系 ,这是一个大的研究课题 ,寓意深刻 ,内涵丰富。每一个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同志 ,特别是年轻人 ,只有认真学习历史、深刻总结历史经验 ,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做好本职工作。那么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历史、应从历史中获得哪些教益呢 ?下面 ,简要谈三个问题。正确认识历史目前 ,有些人认为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 ,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这种思想的存在 ,主要是由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历史科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功能缺乏认识引起的。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广义的历史 ,包…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已五年多了,广大人武干部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甘为人武工作建功立业,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目前,人武工作有了自己的章法,也有了自己的专业符号。但是,在当前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包括影视作品,人武工作这个题材确实是个空白.在此,我们想借贵刊一角,恳请作家们不要遗忘了我们这个角落。  相似文献   

9.
高原 《中国军转民》2023,(23):53-55
把握历史主动的提出与运用是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基础、根本动力、精神力量等方面继承的基础上,同时又对马克思世界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符合具体实际的创新性发展: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定位;第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实践主体;第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阶段性调整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形势与挑战复杂多样,“逆全球化”错误思想潮流涌现。为此,要不断增强把握历史主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辩证逻辑提供的一般科学方法,适用于任何科学研究,尤其对包括军事历史在内的历史研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历史科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在研究事实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和具体规律性上再现人类社会的过去。这话是指导我们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重要依据。军事历史学是建立在对军事历史事实描述和科学解释的基础上的。军事历史事实是一些不依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有关军事和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应该有文献史料运用的意识,在文学作品解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列的文献史料,并认真查阅,从文学史现象的历史和文学史叙述本身的过程中掌握现代文学史的知识脉络。同时也需结合时代发展下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新习惯,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使用编写者提供的文献史料资源,多方面、多层次地进入到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新边塞诗歌曾是1980年代新疆文学创作的主要成绩,在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因其在诗歌创作手法和精神内质上未能秉持初期设想中的事项夯实诗歌的创作,在历史法则的淘洗下,处在了当代诗歌教学中的尴尬位置。对于新疆高校文学教学而言,有必要审视新边塞诗歌创作的历史情景,以梳理文学现象的方式切入,重返1980年代新疆诗人创作的原点。  相似文献   

13.
王夫之是地主阶级的进步思想家,他在评史论政中,阐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其历史观中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思想的光芒,他看到了世界是永远运动的,历史是一个变化的、有规律的过程,他运用朴素辩证法来考察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在历史观上表现为系统的历史变易思想和进化观点,他对前人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将其推向时代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整个二十世纪中学文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行了清理,试图在回顾与反思中建立一种历史的联系。其目的在于了解过去,正视现实,着眼未来。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真正成熟.从"辅教"到"有意为小说",从"实录"到"作意好奇",标志着小说创作自觉时代的开始.从写鬼神灵异、奇闻佚事走向现实生活,使小说表现的题材得到极大拓展.小说情节曲折,结构谨严,人物形象鲜明,艺术上有了长足进步.它承前启后,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先王"观念与"法先王"思想基本为同一范畴。"先王"观念与古代中国宗法社会紧密相连,还与中国古人对"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延续性"的深刻认识有关。《尚书》中尚未出现"法先王"一词,但是"先王"观念非常浓厚,是中国"法先王"思想的文献源头。"先王"观念也是历史观念的重要体现,它与"殷鉴"思想、"忧患"意识一起构成了《尚书》历史功用思想的整体,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今国内的英美文学研究已呈现出从赏析到文论探讨的趋势,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适应这一趋势。广义的文论也称为诗学,包括形式诗学和文化诗学两大部分。形式诗学要求英美文学的教学注重文本分析等技术手段,文化诗学则要求英美文学的教学与历史、文化等因素相结合,扩展视野,增加深度。两者的有效结合将给国内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带来全新的体验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并不统一。但是这些讨论主要是以研究生和重点高校的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来进行的,往往忽视了占国内大多数的一般院校的教学研究。这些学校的学科起步较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多。本文立足于一般院校的中文系本科生,就比较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史上,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其主题取向与陶诗相近,却又彰显忠义,并形成了独特的"陶渊明意象群"。同时,其将唱和与赠答功能合一,兼有书信作用。又以序存事,足可补史之阙。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为人民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范畴是会发生变化。今天,在文学批评领域,如果依然固执对文学描写对象和创作题材的历史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文学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