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何家生 《国防》2003,(3):45-47
素有“世界花园”之称的瑞士,地处西欧腹地,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直接卷入。一般说来,这是容易滋长和平麻痹思想的。然而,2002年11月,笔者随《中国国防报》考察团到瑞士考察得到的印象是:瑞士人虽然身处中立国的和平乐土,却不乏居安思危、护国安邦的忧患意识。这使我们想起一位瑞士外交家说过的话:  相似文献   

2.
王马 《环球军事》2012,(13):40-41
1995年瑞士废除传统空军学说,奉行主权至上原则,执行机动战略防御,以有效控制瑞士领空,御敌于国门之外。1996年1月1日瑞士空军与防空司令部从陆军脱离后成为独立军种,复称瑞士空军,与瑞士陆军平级,同属于瑞士武装部队。其主要使命是捍卫领空,抵御外来侵略,完全实现从防空、  相似文献   

3.
欧洲袖珍国梵蒂冈有支百余人的瑞士卫队,他们身穿古色军服,戴头盔,手持长戟,守卫教廷各建筑物。在罗马教皇参加的活动中。他们寸步不离教皇,保卫教皇和高级神职人员的安全。每年5月6日,卫兵都要逐个向教皇宣誓效忠。重复400多年来的老套式。卫队建于1506年。在1527年5月6日,神圣罗马帝国的  相似文献   

4.
瑞士是个内陆国家,地处欧洲中部,山地起伏,4,000多米的高山终年积雪,千条河流湖泊纵横交错。瑞士没有欧洲平原的地泽天优。20世纪初,瑞士曾经是个穷  相似文献   

5.
瑞士的一位民防官员告诉我,几十年来他们修建了“第二瑞士”——地下的瑞士。法律规定每幢建筑物都要有地下掩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瑞士政府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实施民防建设,鼓励国民挖地下掩体。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每一幢建筑物,每  相似文献   

6.
<正>瑞士在保持永久中立性上做了很多的工作。从1939年到1945年间,瑞士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抽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保证了国家的永久中立。瑞士联邦从16世纪起就确立了永久中立的身份。在《威斯特伐利亚》协议中,就对瑞士的中立提供了法律保证。大家都认同和尊重瑞士这一权利。这些权利也是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法来保证和实施的。比如,《海牙公约》第5、6条是在1907年签署的。  相似文献   

7.
瑞士人认为,在未来的核战争中,瑞士直接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邻国发生战争,就有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可能性,因此,瑞士十分重视民防工作。针对核战争可能造成的破坏,瑞士的民防重点放在核防护上。 50年代初,瑞士联邦政府着手计划民防建设。1960年,民防战略计划得到议会批准。当时正值瑞士经济发展的高峰。城市建设也进入兴旺时期。政府规定,一切公共和私人建筑都要建地下掩蔽部,规格由人防部门制定。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民防工作在全国展开。到1963  相似文献   

8.
中立、直接民主、军事主权是瑞士人进行思考的三个基本支柱,这三者经常交织在一起,很难单独去理解。其中立可追溯到1516年,在“五月花”号开往新世界的一百多年前,当欧洲的其它国家仍在封建政府和独裁主义的压迫下苦苦挣扎时,理想的民主就已经开始在瑞士郡逐步兴盛起来,到中世纪时期瑞士就已经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因此,在理解瑞士社会整体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国防体制时,就必须对于它的历史环境给予充分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谍报史上,除职业间谍外,被谍报机关发展利用的,不论是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还是地位显赫的政府要员和军界将军,绝大部分人是为了金钱,但也有例外。1976年6月被瑞士法院判处18年徒刑的瑞士前国防军司令让梅尔将军就是这样一位因虚荣而走上背叛国家的间谍之路的人,同时,他也是瑞士有史以来出卖国家机密职务最高的官员。 想让自己名字家喻户晓 让梅尔1910年出生,自小聪明好学,成绩优良,精通法语和德语。他把成为一个勇敢而有魅力的军事领袖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发现,在瑞士,教会的社会地位最高,其次就是瑞士军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到军队去。为此,让梅尔在1930年刚满  相似文献   

10.
瑞士只有700万人口,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自然资源贫乏,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小国,由于成功地实施了名牌战略,近年来,在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所公布的《全球竞争力年报》及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瑞士一直在前10名中,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瑞士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其成功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1.
节俭盛行在瑞士虽然瑞士是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腰包鼓鼓的瑞士人处处精打细算,节俭之风在那里长盛不衰。举办中大型会议,瑞士人必定事先对经费预算做详细筹划。会址要选择在租金低廉、交通便利而且能代办午餐的地方。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谁想多吃或另选...  相似文献   

12.
64瑞士空军F-5E型战斗机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过了一百多年和平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这里是“世外桃源”瑞士是西欧的一个中立小国。瑞士人民已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生活。这个国家风景优美,到处是湖光山色,被称为“欧洲的公园”,世界的旅游胜地。瑞士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国民收入1981  相似文献   

14.
在位于瑞士格律耶尔东南方向的汉格林射击场,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军事演习。参与演习的士兵们在完成伪装后,在山中的一个村庄里待命。只听一声令下,士兵们冲向各自的“坐骑”——93型自行车,朝着通往山谷的道路疾驰而去,据报那里有敌军侦察部队的活动迹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瑞士男人打开家里的柜子,里面枪支、子弹、钢盔、军服,一应俱全。主持人请嘉宾们猜“每个瑞士男人家里必备军用品”是真是假。其实,这题并不难答,瑞士全民皆兵的国防预备役制度是世界上有名的,每个25岁到30岁的瑞士居民,都由政府发给一支步枪、20发子弹和军服,直到65岁才交回。没想到,在座的5位挺有知识的嘉宾,竟有4位认为这是假的,其中还包括一位文职女军官,他们的“论据”也蛮充足: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家,实在没有必要去惹这些麻烦事儿。只有一位女士说这是真的,理由是人家起码应该有一把当时正在主持人手里  相似文献   

16.
瑞士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  张正明 《国防科技》2010,31(2):88-91
瑞士拥有一套独特而成功的全民国防教育模式,借鉴瑞士的成功经验,把全民国防教育的地位提升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培养公民的"大国防观",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全民国防教育网络体系,能够促进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与现代化,对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瑞士北部旅游城卢塞恩火车站的升降梯上,看到几个穿灰色军服、蹬硬头皮靴的青年人,身背行囊,肩挂长枪,说着笑着出了车站。在首都伯尔尼的月台上,看到一个穿同样颜色军装、背着长枪和行李的中年人上了火车。这是瑞士的军人吗?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瑞士是一个“武装中立”、“全民皆兵”的国家,采取“刺猬战略”.不侵犯别人;但如果受侵犯,就像刺猬一样,竖起浑身的硬刺,以御外侮。  相似文献   

18.
~~瑞士空军F/A-18C战斗机~~  相似文献   

19.
永久中立国     
瑞士是最早的“永久中立国”。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英、俄、法、普、奥、西、葡、瑞典8国签署一项宣言,确定了瑞士的版图,并宣布它的“永久中立”。1815年11月在巴黎签订的新条约最后确定瑞士的永久中立。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瑞士一直没有经历过对外战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推行永久中立、全民皆兵体制;实行‘刺猬’战略;进行终身国防教育;持续不断完善民防建设;不断实施改革”五个方面分析了瑞士国防战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