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55%在伊拉克战争6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3月19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局势越来越乐观,但仍有55%的民众认为这场战争"本不该打"。另外,有64%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稳定伊局势的行动进展良好,较去年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迄今为止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战争,也是一场遭到大多数国家和民众(包括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半月回放     
?难以投入实战。由于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直到战争结束日本陆军刀纽约时报》报道说,7月份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爆炸或被发现的炸弹数量最多的一个月。报道援引驻伊美军提供的数字说,今年1月,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引爆或被发现的炸弹有1454枚,而7月份增至2656枚。这表明尽管“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扎卡维虽被除掉,但反美武装势力却日益增强。伊安全局势日益恶化,有发生内战的危险。80%8月17日,英国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英国民众要求布莱尔政府脱离美国总统布什推行的反恐战略,采取独立的反恐策略或与欧洲进行更加密切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美军在伊拉克遭受袭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美国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美国迫于形势不得不调整其对伊拉克的政策,试图把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实现所谓的“伊拉克化”,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和当时,所谓的“越南化”。而“越南化”政策的失败也正是导致美军最终兵败越南的的重要原因。那么,当前的伊拉克局势和当时越南的局势有何异同?布什政府的“伊拉克化”会否步“越南化”的后尘?我们不防对两次战争进行一下比较,从中可能会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5.
美军虽然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取得了速胜,但战后伊拉克局势并未向美国所期望的那样朝着稳定的方向快跑。针对驻伊美军的各种袭击事件层出不穷。针对伊安全部队、平民以及驻伊外国人的恐怖爆炸和绑架事件也是此起彼伏。面对战后伊拉克的严峻局势,美国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企图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来迅速恢复伊拉克的秩序,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并没有达到目的。伊拉克境内的各种袭击和恐怖事件远未停止。面对无处不在却又无处搜寻的对手,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常是无可奈何;拉姆斯菲尔德所倡导的各种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7.
数字     
《环球军事》2009,(6):4-4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电视台共同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准备向阿富汗增派1.7万名美军士兵的计划表示支持。另外.受访者中有51%的人认为无论在阿富汗的战争是否最终会取得胜利,美国都有必要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些成果。  相似文献   

8.
徐常伟 《环球军事》2008,(23):14-15
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尽管阿富汗安全部队和7万外国军队奋力清剿,但本·拉登依旧无影无踪,塔利班武装正侵入阿富汗各地,联军伤亡达到开战以来最高纪录,阿富汗安全局势每况愈下,恐怖暴力事件频发,这场战争似乎已经处于最低谷。鉴于伊拉克安全局势有所缓解,美军便将更多精力投向阿富汗战场,全面调整阿富汗反恐策略,积极谋求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刘子玮 《环球军事》2008,(10):22-23
最近,美国政军各界围绕军费拨款制度改革展开了激烈辩论,辩论的焦点是是否应将军费与GDP(国民生产总值)挂钩,通过立法确保每年的军费开支不低于GDP的4%。支持者认为美国军费多年来徘徊在GDP的4%以下,与美国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军所担负的作战任务极不相称;反对者认为,加上核武器研发与部署的费用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拨款,  相似文献   

10.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3):28-29
近期,伊拉克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几近崩溃,以“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为首的各路叛乱分子袭村占镇,从北向南,摧城拔寨般攻陷了摩苏尔、提克里特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甚至直逼首都巴格达。面对伊拉克乱局,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美国政府身上,因为今天的乱局就是美国2003年错误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造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爆发于3月20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已告结束,恰巧也是42天,与当年的海湾战争一天不差。应当说,这场战争的战果远远超过了上一场战争,其根本标志便是彻底摧毁了萨达姆的政权体系,彻底瓦解了该政权的武装力量,美英联军在真正意义上占领了伊拉克。然而,在随后的近5个月中,伊拉克局势动荡,重建工作步履维艰,美英联军频频遭袭。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伊拉克的稳定与繁荣还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13.
一是健全心理管理机构。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民众心理防护,必须有一个集中、稳定的领导层来统领全局,增强民众的凝聚力。这个领导机构要以普通民众为工作的中心,能够在紧张、激烈的战场局势下组织民众进行有序的疏散隐蔽、消除空袭后果等工作,并带领广大民众抵御敌人铺天盖地的心理攻势,努力做到战时民众各项行动有组织、有秩序和保持民众心理稳定。  相似文献   

14.
胡文俊 《国防》2006,(3):15-15
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要有数字化的装备,而且要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更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战争初期,美国允许媒体自由报道,电视上经常出现大量血腥的伊拉克战争场面,致使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进一步激化,五角大楼官员不得不花费很大的力气消除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对于赢得战争主动权,争取民心,鼓舞士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郭梅初  郑敏 《国防科技》2003,(6):55-55,57,58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林玲 《宁夏科技》2002,(9):72-72
美国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早已酝酿多时,许多媒体也相继报道:美国对伊拉克的打击仅是时间问题。近日,华盛顿消息称,美国在对伊拉克作战中可能用一种还未注。  相似文献   

17.
高卫民 《环球军事》2010,(17):44-45
阿富汗和伊拉克回国士兵的自杀率失控,创伤后应激障碍日渐流行。但五角大楼却无暇顾及或者并不愿意统计—下战争真正的损失。美国一名曾在陆军服役25年的阿富汗战争退伍军人罗恩·卡普斯最近在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深入描述了参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人从战场归来之后的迷茫——战争造就了美国新的“迷失的一代”。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五角大楼4月19日公布,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已达到706人,其中568人是战后遭袭击死亡的。仅今年4月份就有99名美军士兵死亡,数百人受伤。据4月19日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内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军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使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批评变得越来越严厉,每10名美国人中有近6人说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在是否值得向伊拉克开战的问题上,美国人分裂为51%和47%两派。这一曾经受到普遍支持的入侵行为不再像以前那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美国一直像用餐刀切割香肠一样,用它自己的政治概念切割伊拉克战争的进程:把2003年的战争叫战争,而把今天发生在伊拉克的一些袭击事件称作恐怖主义。即使按照美国的逻辑,这种说法也很值得推敲:它怎么能把一根香肠中的一段叫香肠,而把同一根香肠中的另一段称作"肉片"呢?如果孤立地看,2003年的老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则是美国和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间的战争,或称之为新伊拉克战争。而如果联系地看,那只是同一场战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只是在第一阶段的老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赢得了胜利,而在眼下这场新伊拉克战争(第二阶段)中,美国虽然掌握着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主动权,却没有赢得胜利,而是陷入到了它并不愿看到也不会承认的战略相持阶段。这就是美国政府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两周年后的现实。--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