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潜艇的另外一种推进系统是核推进系统。由于战后核能技术的飞跃发展,作为舰船动力的核反应堆目前可以做到体积相当小。法国在役的“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仅为2670吨,其反应堆被布置在直径仪为7.5米的耐压艇体内。核反应堆为核潜艇提供了几乎是无限的水下续航力,自从世界上第1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问世以来,核潜艇几十年的运行实践表明,核动力装置无疑给潜艇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核动力装置不仅增加了潜艇建造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自50年代末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前苏联官方掩盖了。随着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暴光,其中  相似文献   

3.
第一艘核潜艇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是美国制造的"(鱼工)鱼"号,亦称"鹦鹉螺"号.这艘潜艇于1952年6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54年1月21日在康涅狄格州洛顿的电动船坞举行了下水典礼,同年9月30日编入海军序列服役.该潜艇水中排水量为4040吨,全长97.4米,水下速度为20节,装有"533"鱼雷发射管6座.1958年首次进行了在冰层下穿越北极的航行."(鱼工)鱼"号核潜艇开拓了核动力航行的新纪元,充分展示了它的威力.该艇已于1979年5月退役.  相似文献   

4.
自1954年美国海军、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海军先后建造了14型、近140艘攻击型核潜艇。与苏联攻击型核潜艇发展史相比,美国攻击型核潜艇发展史思路非常明晰,基本遵循"尝试-小批量建造-大量建造-新尝试"的模式,其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发育期、成长期、调整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面临不同战略环境和作战要求,因此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1966年2月2日,两艘苏联核潜艇(一艘为675级K-116号导弹核潜艇,一艘为627级K-133号鱼雷核潜艇)驶离苏联北方舰队基地潜入巴伦支海深处,开始进行苏联海军上史无前例的远航。潜艇将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堪察  相似文献   

6.
自1954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魟鱼”号问世到现在,各国已有数十艘核潜艇发生过各种事故,数百名艇员在事故中葬身海底。从事故,类型看,苏联的核潜艇以火灾事故为多。最典型的当数1989年4月8日  相似文献   

7.
自1954年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问世以来,各海军大国为控制海洋及保持海上核优势,展开了围绕核潜艇的军备大竞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有350艘以上的核潜艇。其中俄罗斯近200艘,美国130余艘,英国17艘,法国8艘,中国目前也已拥有了自己研制和生产的  相似文献   

8.
冰骏 《国防科技》2004,(1):91-91
自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第一艘核潜艇诞生以来,苏联核潜艇在世界各大洋中发生了许多事故,但许多事故的严重后果无一不被苏联官方掩盖了。现在,随着苏联解体,一些“绝密”内情被不断曝光。如1961年6月的“K-19事件”、1986年10月的Y级核潜艇在百慕大沉落事件、1989年4月M级核潜艇“共青团员”号在挪威附近海域沉落事件等等。进入新世纪,俄海军核潜艇沉溺事件似乎延续了前苏联的苦难,于2000年8月“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相隔3年之后的2003年8月30日,俄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又葬身巴伦支海海底。这里讲的是发生在39年…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15日,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艘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从北德文斯克海军基地下水。这是自“冷战”结束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首艘新型战略核潜艇下水,因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据俄第一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计划再建造3艘同样的核潜艇,其中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核潜艇已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10.
1951年,美国国会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开了绿灯。18个月后,“鹦鹉螺”号潜艇成为美国海军中第一艘服役的核动力潜艇。但从这以后,关于核潜艇设计基本理念的变化微乎其微,后续几代  相似文献   

11.
半个多世纪以来,英国、苏联、英国和法国相继建造了将近500艘核潜艇。在历经了几十年冷战时代的国际军事舞台上,核潜艇的出色性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发挥,核潜艇的重大军事作用和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是,当数量众多的核潜艇完成了它们的服役使命而进入退役阶段时,如何对其进行安全处理则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重大难题。特别是苏联核潜艇大量退役之后,长期被废弃和闲置而无人问津。这些废弃和闲置的退役核潜艇被媒体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广泛报道之后,使得核潜艇退役问题愈加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1980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艘隐身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基洛夫”号(1992年俄罗斯叶利钦总统重新命名为号”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该舰满载排水量2.43万吨,装备有20座舰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2座舰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以及其他号弹发射装置、舰炮、鱼雷发射管和直升机等,最大航速30节。重要的是,这艘巡洋舰是世界上最早用隐形技术建造的,不宜为雷达所发现。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2004年6月27日举行了其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首次向电网发出核电50周年的庆祝活动。该核动力装置原准备用作潜艇模式堆,但因其采用的石墨慢化水冷反应堆尺寸太大而只能用作陆上发电堆,运行初期可向电网供电5兆瓦,后由于小功率原子能电站发电经济性差,已改为供热和生产同位素了。过去50多年中,苏/俄建立了庞大的核潜艇部队,本文向您介绍在理论上可使苏/俄潜艇具有无限续航力的关键动力装置——核反应堆。  相似文献   

14.
1954年1月21日. 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称得上新纪元的日子. 美国建造的人类第一艘用核动力驱使的潜艇--核潜艇,研制成功并举行下水仪式,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原子能动力,利用核反应堆(原子锅炉)作为驱动发动机的能源,也是人类在另一领域,核能利用上一次革命性的伟大突破,是了不起的创举和奇迹.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太平洋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时,撞上了一座海底山峰,导致60多人受伤。该事件说明,广阔的海洋并不都是潜艇任意驰骋的场所。只有周密的海洋测绘才能保证航行安全。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至2001年,核潜艇发生的各类碰撞事故有15起,其中美国有13起。影响潜艇航行安全的主要是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海洋大气环境和海洋水声环境等。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涉及海水深度、碍  相似文献   

16.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10):72-72
印核潜艇将启动核反应堆 5月5日,印度首艘本土建造的“歼敌者”号核潜艇将在2~3N内启动核反应堆,向完成海试更进一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总监萨拉斯沃特表示,目前“歼敌者”号正在维沙卡帕特南潜艇基地进行测试,在核反应堆启动之后,将下水开始海试,以对反应堆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17.
4月15日,俄罗斯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在俄北冰洋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下水试航。这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打造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它的下水标志着全球战略核潜艇正式迈进下一代,也意味着美俄英法等核潜艇强国正式拉开新一轮水下角逐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在建造“鹦鹉螺”号和“海狼”号核潜艇时,美国海军舰船局便建议在1955和1956财政年度再建造4艘排水量较小且造价较低的新型号攻击型核潜艇,这就是“鳐鱼”(Skate)级攻击型核潜艇。从某种意义上讲, “鹦鹉螺”号和“海狼”号核潜艇均是一边摸索一边研制设计,带有试验潜艇的性质。基本设计特点是以核反应堆为  相似文献   

19.
1959年6月9日,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下水。紧接着,前苏联的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也于1962年开始服役。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两个核大国之间的水下对抗从未停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苏联第一艘K-3核潜艇首次完成了从冰下潜航到北极点的历史壮举。苏联人认为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不亚于加加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最近,俄罗斯历史学家卢卡宁撰文透露了K-3核潜艇建造及其首次在北极冰盖下航行的一些内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