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每当我哼起这首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歌曲时,便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它把我的思绪拉回到40年前那可歌可泣、如火如荼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正1963年7月,我大学毕业,在当时"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口号的号召下,我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经组织批准,当年9月底,我被分到了六师机关工作。那一年冬天,师机关组织若干工作组到各团场协助搞社教。我参加的工作组是去马桥农场(今一〇六团)。马桥农场在呼图壁县境内。我因有事晚去了几天,只能先搭便车到了呼图壁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已经展开,在这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祖国母亲又向华夏儿女发出了号召:保卫祖国,到军营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人类发展史上,自从有了国家,便有了国防。加强国防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兴亡和民族安危的一件大事,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无不需建立巩固国防,以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稳定。从“智者尽其谋,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这为领导干部躬身实践执政为民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贯彻这一要求,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我认识到,自己只有而且必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自己,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才。因此,我高中毕业后,尽管成绩良好,但还是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4年9月15日,我从上海支边来到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当时,我向团长请求,把我分到最艰苦的连队去。组织上同意了我的请求,把我安排到离团部45公里远的七连,一干就是20年,干了18年统计,当了两年连长。在连队,我积极参加共青团组  相似文献   

6.
参加云南边境扫雷结束后,我奉命到云南最艰苦的迪庆军分区当副政委。有人说,瞿云福从战火中走出来.从雷场中滚过来,还当过大区首长的秘书、省军区机关的处长,辛辛苦苦那么多年,还被安排到那么艰苦的地方,真是不应该!我对此不以为然。我认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地方有好有差。好的地方需要人去工作。差的地方更需要人去建设、去保卫。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培养人,越能为人民群众做事。  相似文献   

7.
正"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党芳的肺腑之言。2009年从河南平顶山学院毕业后,党芳光荣地加入到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中,来到兵团开展志愿服务。2011年7月服务期满后,在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的感召下,他怀揣青春梦想,励志扎根兵团,继续留在了十四师四十七团工作。2009年8月到服务岗位后,党芳在十  相似文献   

8.
好儿女志在四方。到团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年的热血青年,现已成为白发老人。如今,新一代大学生又来到了兵团,他们被兵团精神滋养着、激励着,从这面旗帜里得到前进的动力,成为兵团事业的接力者。本期《兵团人家》特编发一组反映不同时期兵团青年建设者事迹的稿件,期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兵团屯垦戍边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刘保健以优异的成绩从成都第三军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四川省解放军第37医院工作。“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因为李谷一这首歌吸引了他,他爱上了云南边疆。不久部队进行整编调整,他按捺不住满腔的热情,一纸申请要求到最艰苦、最需要他的地方去。当年8月,上级组织满足了他的要求,他被调到沧源佤族自治县当了边防部队一名光荣的军医。沧源是美丽而  相似文献   

10.
岛之恋军校毕业时,学院政治部和学员队的领导多次找到史赜,动员他留校工作,可他却毅然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环境和院校的工作环境,第一个交上了"到边疆去、到海岛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愿书,面对着领导的不舍和同学们的惋惜,踏上了海岛征程。时至今日,当初上岛的经历,仍然是他最刻骨铭心的记忆。5个多小时的船程,5个多小时的头重脚轻,5个多小时的翻江倒海,苦胆汁都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巍巍太行山,淙淙滹沱河。在胜利之城石家庄,有这样一所新型初级任职院校,它是全军唯一一所机械化步兵学院,它"面向机械化部队办学、面向信息化战场育人",它秉承"做抗大传人、当铁骑先锋"的校训和"勤学苦练、崇德尚武"的学风,它弘扬"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奉献精神。在这里,有"新时期爱民模范"张金垠,作家莫言曾为其作文《水中之鱼》;有全军院校文化工作课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  相似文献   

12.
观点     
正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各地是一串"珍珠链",要使"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相似文献   

13.
新婚仪式上,他对她说:“如果我只有十元钱,我会拿它来当做车费,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去看你……”她对他的表白是:“嫁给军人,我一生无悔!有个军官丈夫,我一生无憾!”  相似文献   

14.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军人道德,坚强革命意志,坚决到西部边疆、雪域高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4月12日,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390多名赴青藏兵站部实习学员  相似文献   

15.
空军预警学院坚持把“三到一长期”教育作为打基础、管长远的育人工程,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链路。当前,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严峻的斗争形势,面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思想带来的冲击影响,要深化“三到一长期”教育引导,优化教育内容体系,调动学员参与热情,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激励学员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军队的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在艰苦中磨练、在奋斗中成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才,在长期为部队备战打仗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去往拉萨的列车缓缓开动了,魏华对着车窗外微笑着的家人挥了挥手,转过头。车厢里装饰得很精美,每个座位前都配有一个氧气罩,此时的车厢很静。这里竟像是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车上的人大多已进入梦乡,可魏华毫无睡意,抑或有些许怅然。还没过一年、一个月、甚至一天,仅仅是列车开动后的几分钟里,魏华居然莫名地想家了。回想起写援藏申请书的那天,战友们争先恐后。得知自己被派援藏时,魏华兴奋异常,宿舍的几个兄弟也一夜没睡,跟他一起庆祝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记得在系里的誓师大会上,这一句话听得魏华  相似文献   

17.
空军预警学院为打牢毕业学员献身国防、戍边卫国思想根基,从1975年开始,38年坚持不懈开展以"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军事斗争准备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到一长期"教育活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始终坚持紧贴部队建设需要、紧密联系学员思想实际,通过抓好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什么挣钱?就做什么!什么方式能挣钱?就用什么方式!什么地方挣钱多?就到什么地方去!但前提必须是:合法!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6,(6):25-26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首先强调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对这“一荣一耻”体会最为深切,因为兵团人所担负的“屯垦戍边”使命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爱国主义,兵团精神的核心就是“热爱祖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没有比热爱祖国更伟大更荣耀的事了,爱不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每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和最根本的政治原则。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苑     
1966年,风华正茂的徐疆林响应党中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离开上海,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开始了长达30余载的边疆生活。徐疆林当过兵,干过司号员,1975年,他招干进了农行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州分行。从出纳到会计到主任再到总稽核,他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在金融战线上辛勤耕耘着。1992年,他被任命为农行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分行副行长,1997年他又被任命为兵团支行博尔塔拉分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他主管办公室、计划、财务工作。多年来,不管谁来报销,那怕是一盒大头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