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兵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军队现代化进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调整重点征集对象,大量征集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使我军士兵队伍逐步形成以高中生为基础、大学生为主体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应调整一些法规政策,为打破目前存在的征集高校在校生较难的局面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树民 《国防》2004,(10):46-47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征兵。新兵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因此,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着眼提高部队战斗力,改革征兵工作,提高新兵质量,势在必行。一、转移重点征集对象,提高兵员文化技术层次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中学生作为主要征集对象。而新时期地方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社会多渠道办学,使可征的中学生基数越来越小,从而影响了兵员质量。因此,今后应调整转移重点征集对象。一是要扩大征集高等院校在校生。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生,都是经过高考严格选拔上来的,文化素质高,能力潜质好。因此,应把高等院校在校生…  相似文献   

3.
杨国栋  杨平 《国防》2004,(7):40-40
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适应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要求,加速我军以提高科技密集程度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支高文化素质的士兵队伍。而目前我军士兵科技文化素质较低(以初中毕业生为基础,高中毕业生为主体,附带少量大中专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与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很不适应。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国家试行征集部分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生,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但离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高文化素质人才群体的要求仍存很大差距。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量征集高校毕业生,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军士兵…  相似文献   

4.
科技强军是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做法。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文化程度是影响科技强军的重要因素。新时期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兵役机关对提高新兵文化程度十分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高中毕业生征集比例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程宝根  丁红保 《国防》2012,(8):59-60
大学生携笔从戎,改善了军队人员结构,推动了战斗力增长.但从近年来大学生士兵征、补、退工作实践看,高学历士兵征集难、保留难的问题突出.去年某省征集的新兵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仅占两成,而服役满两年即退役的大学生士兵超过九成,不利于部队战斗力持续增长.为此,应坚持部队、兵役机关、社会三方联动、综合施策,推动高素质兵员征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兰永明 《国防》2010,(3):38-39
2009年冬季征兵,是大规模征集各级各类院校毕业生人伍的第一年。士兵是军队的基础,义务兵是士兵的重要成分。如果每年都征集十多万大学生入伍,几年后,大学生士兵将占义务兵的绝大多数。在这一政策实施初期,既分析把握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又分析预测其可能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将有助于权衡得失,不断完善,规避风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刘新泉  柳雷  闫春 《国防》2008,(4):57-57
兵员文化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军队建设质量。从近几年兵员征集的实践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兵员的文化素质。一、建议将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征集对象的主体。国家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的通知》已实施五年多,但  相似文献   

8.
董智奎  薛鹏 《国防》2003,(6):48-49
改革现行兵役制度,从高考分数高于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毕业生中征集新兵,变从中考、高考“落榜生”中征兵为从高考“上榜生”中征兵,是提高新兵文化素质,优化兵员结构的良好途径,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晓军 《国防》2006,(11):59-6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全面建设的理论基础。军人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军队的主体是士兵,士兵的来源靠征兵。在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改革士兵征集制度,全面提高新兵的科技文化含量和综合素质,推动军队战斗力持续增长和履行新使命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更新思想观念,奠定征兵改革的思想基础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战争要求,改革士兵征集制度,必须加强全民…  相似文献   

10.
高潮 《国防》2010,(9):63-65
近年来,征兵工作积极适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先后推出了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征集新兵、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体格检查增加心理检测项目、调整征集对象主体、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女兵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许多高素质兵员。  相似文献   

11.
李树程 《国防》2004,(10):51-51
在我军义务兵构成中,历来农业户口青年占大多数,而且在城镇居民户口明显上升的近几年,情况仍然没有多大变化。这对缓解城镇退伍兵安置压力无疑是有利的,但对提高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而言,似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征兵,能否征集具有较高素质特别是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直接关系着军队建设的质量。城镇青年接受学校教育的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高于农村青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多征集城镇青年就等于提高了新兵的整体质量,适应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此外,义务兵退伍后转服一类士兵预备役和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  相似文献   

12.
曾凡祥 《国防》2011,(12):11-13
"兵者,国之大事。"士兵是军队建设的基础,是生成战斗力的最基本要素。新兵征集又决定着兵员质量。兵役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对于保障军队现役兵员的更替和后备兵员的储备,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建立战时兵员动员基  相似文献   

13.
邹庚壬 《国防》2004,(12):4-6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提高我军信息化水平,必须从增强士兵素质做起。而增强士兵素质的首要环节,是抓好征集新兵这个“源头”工程。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兵役机关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自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着眼提高新兵质量,深化征兵工作改革。一、提高新兵质量,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做工作,围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下功夫征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深化征兵工作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做工作,围绕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下功夫。首先,要把握好关键环节。征兵…  相似文献   

14.
确保新兵质量不仅在于征兵时节严格把关,而且还有赖于平时选好预征对象并加强对预征对象的教育培养。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及其对较高文化人才需求的增加,今后预征对象的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适龄青年。为使他们自觉履行兵役义务,并具备较好  相似文献   

15.
士兵是军队的基础。新兵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就再一次证明了军队“质量重于数量”的硬道理。为了能够征召到高质量的新兵,为推进新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战争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世界各国军队纷纷加快了新兵征募工作的改  相似文献   

16.
王国兴  吕福林 《国防》2002,(12):44-45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兵员质量特别是文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前不久,笔者对当前适龄青年文化素质的现状,以及高文化适龄青年的征集前景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调查分析,感到提高新兵文化水平有潜力可挖,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少:一是高校大量扩招,使高文化适龄青年可征基数日趋减少。近年来,由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等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升学率逐年提高,未被录取的高中毕业生的数量相应减少,致使高文化适龄青年可征集基数日趋减少。以华东某  相似文献   

17.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来源在征集。没有高质量的征集,就没有高素质的军队。去年,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出现征兵难问题,应引起各级高度关注,必须下大力谋求征集对策、畅通征集渠道、化解征兵难题。  相似文献   

18.
兵员,征集是部队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征集兵员的质量如何,对士兵队伍乃至军队建设有着基础性影响。最近,我们对去年冬季征集入伍的2500名新兵的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总体情况看,新兵质量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此可见,推进征兵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基本状况(一)文化程度明显上升。今年新兵文化程度比去年有较大提高。问卷调查的  相似文献   

19.
曾祥雕 《国防》2011,(3):44
近年来,为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形势相适应,提高新兵征集质量,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国防部征兵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要求各地充分利用高校教育成果,将新兵征集主体向高校毕业生转移,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从近年高校毕业生入伍情况看,虽然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离形成征集主体尚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综合举措。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解决。  相似文献   

20.
征兵工作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新兵,新兵的源头在征兵。近年来,天津市塘沽区强化思想认识,把征兵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强化全民国防观念,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征兵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协调部署。针对塘沽区征兵工作的特点,确立了“一争三保”的征兵工作思路,为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提供了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