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舰船》2012,(3):59
为降低建造成本,利用船况较好、吨位较大的浅水货驳船加以改造成为一款湄公河公安边防执法船,其拥有较好适航性和居住性。为区别海军舰艇颜色,执法船为陆军装甲车辆三色迷彩的涂装。主要参数:设计总长36米,宽7米,吃水1米;动力为2台柴油机,双轴推进装置,航速10~25节;排水量280吨左右,自持力7天,人员编制25~38人。  相似文献   

2.
《现代舰船》2011,(2):60
目前我国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海上执法的主要对手是日本海上保安厅,结合12A刊登的设计要求及日本海上保安厅对我国海上执法的主要反制手段,我设计了此型"东海"级远洋执法船。该船排水量3200吨,满载排水量为3600吨,船长112米,宽17米,高28米,吃水3.5米,动力采用4台舰用柴油机,四桨双舵,最大航速  相似文献   

3.
《现代舰船》2012,(4):59
基本性能排水量:280吨。船长40米,宽5.5米,吃水深度1.6米。动力:双桨双舵,船首配置泵喷推进器1部,可实现0半径转弯或自主靠帮。武器配备76甲双管37毫米全自动炮2座(前后甲板),12.7毫米遥控武器站2  相似文献   

4.
<正>9月19日,中船重工集团武船集团为中国矿运、招商轮船及工银租赁建造的30艘40万吨超大矿砂船首制船在青岛顺利出坞。该船是为巴西淡水河谷量身定制的新一代40万吨矿砂船,船长362米,型宽65米,型深30.4米,设计吃水23米,航速14.5节,续航力25500海里,拥有7个货舱和1个LNG舱,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标准足球场,入级美国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各项技术性能世界领先。特别是在分舱、结构、推进、监测、装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5.
一、某船的抗沉情况及经验某船船长26米,排水量84.5吨,吃水1.35米,干舷高1.25米。1982年4月12日该船在浓雾中不幸与潜艇相撞。机舱与辅机舱区域被撞成2米多高、1.5米宽、1.2米深的大洞。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主机舱、辅机舱内水面已与舷外海面相平。进水量约53吨,最低干舷高0.10米,首尾吃水差0.8米,浸水长度为船长的30.7%,自由液面为(5.4×5 5.4×3)米~2,估计初稳心高h=0.5米。值更人员当即停止主、辅机运转,全船失  相似文献   

6.
首先产生一组包含最优解的罐舱设计方案 ,然后运用模糊评价方法 ,优选了罐舱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现代舰船》2012,(2):59
内河执法船是一种警用船只,它的设计和建造,应该遵循以下规则:方便执法、长期的居住性、经济性、搜救和其他用途。为了方便执法,就不便于在执法船上安装中小口径舰炮这样的军舰用装备,而应采取武装警察的武器系统,如单兵枪械、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班用榴弹发射器和以防特殊情况的便携式火箭筒。除去武警的杀伤性武器外,执法更应该配备和使用非杀伤性的防暴警用设备,如警棍、电棒和其他非致命性武器,如高压水枪、催泪瓦斯、臭味弹、辣椒素、闪光弹、船舶拦阻装置(如缠住螺旋桨的渔网弹等)、声波武器(150分贝的扩音炮)、用于夜间短暂性致盲的高亮度大功率探照灯,化学失能  相似文献   

8.
以某高铁站房高架候车层为例,针对站房内高架候车层大空间结构设计不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标准的情况,提出将“燃烧岛”、“防火舱”等概念用于大空间高架候车层消防设计的思路.通过多种火灾场景及疏散场景的设定,利用FDS模拟烟气蔓延、利用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的方法验证了其消防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燃烧岛”、“防火舱”等概念用于大空阃消防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舰艇简介舰长:120米舰宽:15米排水量:3200吨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8000海里/15节舰员:80人(另有50人预留)动力:柴油机2台该设计部分参考西班牙"流星"级海上行动舰,此舰不仅可以用于远洋护航巡逻,还可以通过模块变化,变为科考、补给、反潜、护渔、救援等专业舰艇。这样不仅降低建造成本.还满足了与海洋相关部门未来发展需要.并且战时此舰可很快提升为轻型护卫舰(舰艇建造中大量采用民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分布舱群空间站是若干功能舱的组合,各舱之间无结构上的连接,在空间飞行中各舱保持一定的构型。航天员可在舱群中的控制舱内生活、工作,其它舱不载人。本文主要对分布舱群组网的一些关键技术诸如:自主定位、定轨与运行、自主交会对接、舱群运行管理、功能舱链路等进行了探讨。对舱群的通信、软连接及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代舰船》2012,(9):57
"渔政"515船型参考美国"传奇"级国家安全舰,突出高速及远洋性能,满载排水量5000吨左右。动力系统采用柴-燃联合推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2000海里/10节,海上自持力60天,船首安装艏推进器。船上携带3艘硬壳武充气艇,船尾设有快速收放滑道,可高效收放充气艇,对可疑船只进行海上登临检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潜艇集体逃生舱上浮过程的水动力问题,建立了典型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的数学模型,并重点对其释放后的上浮速度进行了数学仿真计算。然后,根据该流场的特点,合理选择求解条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该集体逃生舱水下运动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其稳定上浮速度较大,在设计中应当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基本数据:长160米,宽40米;采用双体船结构,每一个单船体长156米,最大宽为8米,吃水5米;全舰排水量为13000吨,满载排水量为15000吨。动力系统;每个单船体安装2台15000马力的增压柴油机,用于低速巡航;1台35000马力的汽轮机用于高速航行。推进系统为单轴5叶螺旋桨;最大航速可达30节,最大航程8000海里(18节);采用泵喷型推进系统,并有矢量控制喷水口,以减少噪声,提高舰只的灵活性。在每个单船体的船首40米处装有1部侧推进器,由电动机驱动,用于帮助舰只转向,克服双体船的转向能力差的缺点,提高舰只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正>本设计的初衷是为海军中小型航母提供垂直起降战斗机,分为轻重两个型号,分别是11.5米构型和8.5米构型来对应不同吨位的载舰。该型战机采用鸭式布局,隐身化设计,下颚式进气道,安装2台涡扇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导弹技术发展的需要,弹载信息采集设备应运而生。然而弹载电子设备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振动环境较为苛刻,为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弹载设备进行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基于振动学原理及有限元理论,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弹载信息采集设备中关键模块进行详细的振动分析;根据振动分析结果对弹载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总体减振设计,采用增强探测器印刷板厚度为2 mm、背部添加加强筋和箱体底部安装减振器的方式进行减振设计,并对减振后电子设备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电源模块各元器件减振效应均高于45%、各光纤连接器减振效率均高于90%。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舱门开启状态下UUV小攻角水动力特性,首先基于风洞模型实验验证了所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而采用该方法对舱门开启状态UUV阻力、升力及力矩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舱门开启后载荷舱及舱门对UUV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载荷舱前后端面形成的较大压力差,导致舱门开启状态UUV阻力显著提升,且阻力关于零攻角表现为不对称性,主要原因在于负攻角条件下载荷舱粘压阻力随攻角绝对值的增大而增大;由于载荷舱的流体阻滞作用,零攻角工况下舱门下表面平均压力高于上表面,UUV零攻角升力为正,零升力攻角约为-3.,且零攻角力矩为正力矩,零力矩攻角约为-1°.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面舰艇舷侧水下防雷舱吸能结构论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大型水面舰艇舷侧水下防雷舱的设计 ,根据板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吸能量的计算 ,分析并比较了防雷舱的传统设计与在此基础上加吸能结构后各自的吸能量 ,从而得出了防雷舱的一种新的结构设计 .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动力减振器的原理,研究了在主体结构上安装动力减振器后组成的新系统的动力特性,并且以一个单层框架为实例进行仿真以验证动力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带有阻尼的动力减振器可以在较宽的频域内明显降低主体结构的振动,利用动力减振器减振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两种不同液舱顶板结构形式及变截面肋骨对液舱壳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液舱顶板形式,变截面肋骨角度β存在最优值;在液舱周向范围一定的情况下,肋骨肋板间的连接形式对液舱顶板纵向应力影响显著,而β主要影响液舱顶板的周向应力。  相似文献   

20.
船舶封闭舱室池火灾温度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船舶封闭舱室池火灾温度分布特性,首先根据船舶舱室火灾不同于建筑空间火灾的特点建立了火灾实验系统;其次,进行了不同火源功率的火灾实验,对封闭舱室火灾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实验数据样本建立回归方程,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进行验证,总结出舱室火灾温度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分布特性;最后,建立了熄火时刻温度分布及时间预测模型。经实验证明:该方法为船舶火灾封舱灭火后确认重新开舱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