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有效应对多重安全威胁,全面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确保国家发展与安全,是和平时期我军一项重要历史使命。要出色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必须要有充足的经费作支撑和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作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经费保障与财务监督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从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与监督的特征和目标入手,分析我军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经费保障与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军民融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和财务监督体系的思路,使之更好地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2.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财务建设,目标是建立完善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指挥保障体系相适应的财务指挥体制,形成符合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的财务保障手段和管理方法;任务是突出抓好财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搞好军民联合财务保障能力建设、完善财务保障法规体系、探索财务保障方法与手段和坚持常态储备与应急筹措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卢兴全 《国防》2010,(3):52-53
通常,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多种力量的联合行动。因此,提高民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军民融合的路子,置于军地联备之中。  相似文献   

4.
远海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采购保障具有需求品种杂、保障距离远、依托条件差、协调难度大、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从长远建设的角度看,远海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采购应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快速响应机制、军民融合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汶川抗震救灾,是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实际检验。文章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装备保障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饮食装备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差距,从进一步推进装备准备落实、进一步完善饮食装备体系、进一步发展信息化饮食装备、进一步深化军民融合的饮食装备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饮食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省军区部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担负着大量的支援保障任务,加之非战争军事行动发生突然,参战力量多元,物资消耗巨大,对后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健全军民融合、持续高效的后勤动员机制,打造结构台理、功能完备的保障力量体系,构建军民联动、灵敏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选择灵活快捷、顺畅高效的保障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军队应急防疫保障体系的实际检验。军队应立足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大背景,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防疫保障体系建设的实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以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本文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以往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防疫保障的实践经验,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保障的特点,阐述了其经验做法和存在的不足,从防疫指挥救治、应急物资保障、卫勤保障法律、心理危机干预以及防疫研发攻关等五个方面给出了对策措施,希翼随着军民融合不断深入推进,军地救治经验的相互交流和科研技术的协助攻关,本研究能够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防疫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政治工作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光旭 《政工学刊》2008,(10):18-19
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日趋频繁。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不是战火硝烟中的敌我对抗,但时间之紧、规模之大、环境之险、情况之杂、任务之重,丝毫不亚于战争行动。适应任务特点,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应着力把握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渐呈常态,对国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优化国防资源配置,应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军为主、军民一体、国际联合,充分发挥联勤、建制保障和机动保障的作用,满足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资源需求,全面增强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立法,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通过立法搞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顶层设计,实现无缝连接;建立健全后勤动员法律制度,确保依法动员;完善执行任务期间军人待遇立法,增强激励作用;加强社会化保障立法,实现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当前远海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采购保障组织指挥存在的问题,从促进保障力量融合、规范物资资源使用、优化组织指挥流程等方面论述了远海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采购保障组织体系构建的目标,提出要建立军民融合、内外一体的物资采购保障组织指挥体系,同时要完善上下联动、快速响应和互惠共赢等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防后备力量以其军民兼容的资源优势和平战结合的快捷优势,在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后勤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军分区系统作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要求,以军民融合式发展为主线,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不断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质量效益。军地联"合",构建高效顺畅的指挥控制体系建立军地常态化指挥机构。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本着减  相似文献   

14.
肖亦林 《环球军事》2010,(21):28-29
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一概念,由美军在冷战后率先提出,并写入军队的作战条令和发展纲要之中。2006年后,鉴于新的形势需要,美军停止使用了该术语,但非战争军事行动所涉及的内容和具体样式却并没有被裁减,  相似文献   

15.
董智奎 《国防》2013,(11):44-44
随着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常态化,部队现有建制装备保障能力与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保障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充分借助地方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加强军民通用装备动员建设,实现军民通用装备动员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军未来作战和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提供持续有力的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永大 《国防》2010,(9):48-50
当今世界,非战争安全威胁日益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军事力量运用的一种常态,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就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孟合 《国防》2010,(2):30-33
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使命。胡主席明确指出: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要把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放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中加以筹划和实施。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曾望 《现代军事》2010,(3):46-52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不仅要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核心军事能力,还要具备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综合军事实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成为现阶段各国军队最经常、最直接的军事行动。外军大量非战争军事行动实践表明,作为陆军武器平台主体的装甲装备在不同样式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呈现出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等多域耦合对抗的特征,利用复杂社会系统仿真方法支持非战争军事行动推演有助于解决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指挥、决策和训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社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仿真推演模式,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核心样式,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仿真推演对于人工社会的需求、基于人工社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仿真推演能力要求和关键技术要求;重点聚焦利用人工社会技术解决核心行动样式的处置对象问题,形成了动态社会自然环境仿真、兵棋推演和仿真推演融合、多尺度非战争军事行动建模以及支持迭代推演规则演化等仿真推演设计模式。以安全保卫行动为案例,阐述基于人工社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仿真推演全流程。结合人工社会的应用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推演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吴浩 《国防》2008,(11):6-6
今年5月我军参与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再次启示我们: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对军队遂行任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