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总结了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几种语音编码技术,分析了3GPP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AMR-WB的主要特点和性能,介绍了3GPP中宽带语音编码的未来发展方向EVS;对3GPP2中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VMR-WB、EVRC-WB的特点以及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混合编码方式吸取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各自的优点,在4.8~16kbps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语音质量,是语音编码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本文还将介绍两种类型的混合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一种专门为网络应用设计的宽带语音和音频编解码器SILK的主要特点和编解码基本原理。SILK编解码器在6 kbit/s~40 kbit/s速率上对8 kHz、12 kHz、16 kHz、24 kHz采样的语音和音频信号进行宽带和超宽带编解码;通过控制编码比特率、包速率以及采用抗丢包和DTX等功能使得SILK编解码器更适合于网络应用;SILK编码器可以采用不同的复杂度等级来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并且编码器的所有这些功能特性都可以逐帧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优质、低时延的8kb/s语音编码算法,重点描述了算法的构造,分析了算法的性能。本算法可用一片33MIPS的通用定点DSP芯片实现。对算法所作的编解码信噪比测试和非正式的听音测试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编解码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5.
与数据指挥相比,语音指挥在战术环境中优势明显。但因战术条件下地理环境复杂、电磁环境恶劣、通信信道速率低等原因影响了其指挥效能的发挥。通过对语音指挥现状分析,提出面向战术环境特别是窄信道条件下语音指挥的总体设想,并给出提升战术环境下语音指挥能力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新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方案。通过将时长调整算法作为声码器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不需要修改声码器结构就能灵活地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文中选择基于STFT的时长调整算法、SOLA算法、WSOLA算法分别与2.4kb/s和600b/s的声码器相结合,仿真结果显示,新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语音编码速率,为低速率语音编码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常,在语音研究中采用的误差准则是最小均方误差准则。这往往导致误差为具有平坦分布的白噪声。本文对预测编码和分析系统中,用噪声整形减少主观误差的原理方法进行详细讨论通过对噪声有效掩蔽,使语音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网络的,对丢包具有鲁棒性的语音编码算法——iLBC。iLBC在编码时先进行LPC分析,然后对LPC残差信号采用自适应码本编码,这个自适应码本与传统的CELP算法中的自适应码本不同,没有利用语音帧之间的相关性,使得iLBC算法对丢包具有鲁棒性;解码时如果有语音包丢失,则采用丢包隐藏(PLC)算法。介绍了iLBC编解码算法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iLBC的自适应码本编码方式以及丢包隐藏算法(PLC);比较了在丢包率相同的情况下,iLBC和ITU-T G.729A的MOS分,结果表明,iLBC更适合于有丢包的网络。  相似文献   

9.
低时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LD-CELP]语音编码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发端根据语音信号的PCM码经过LPC分析后,只向收端发送激励码本的索引,收端在收到码本索引后,寻找码矢量和增益因子,再通过综合为PCM码。其优点在于可以与PCM码互换,很容易入市话网;而且可在16kbps的速率上获得令人满意的语音质量和较低的时延(≤2m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语音编码技术,它对提高卫星信道利用率和实现卫星地球站的小型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LD-CELP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线谱对参数建立了针对紫外光通信的语音参数补偿模型,采用基于LSF参数奇偶采样插值方法和丢失能量线性补偿法,对样本的丢包补偿前后相关系数和音质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前后帧的中值补偿替代丢失帧的参数效果最好;该方法简单有效,对语音质量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比较了几种常见的语音编码系统客观质量评估方法,得出 LPC CD(法线性预测编码倒谱距离法)是一种最接近主观评估结果的客观质量评估方法的结论,并对 LPC CD 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连续可变斜率增量(CVSD)调制的编译码原理及实现算法,并通过选取合适的参数在MATLAB中对其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量阶Δ能够自动地随输入信号平均斜率的大小而连续变化,译码输出信号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理想逼近.介绍了基于CVSD编码芯片FX609J的某型地空电台的语音单元方案的设计和实现.实验证明,由FX609J实现编译码的语音单元使地空电台的话音质量、抗误码能力等性能都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iLBC语音编码算法的基本原理。详细描述了将iLBC浮点算法转换为定点算法并移植到定点DSP上的方法。比较了转换后的iLBC定点算法与ITU-T G.729A,G.723.1的复杂度,给出了转换后的定点算法与浮点算法的PESQ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LSP参数降维量化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预处理机制实现了一种无码书LSP参数降维格型矢量量化算法,并提出了两个不同量化速率的VQ方案与MELP算法进行了对比。在24 bit/frame的实验方案中,组合4合成语音的PESQ均分超过了2.5,在无码书的条件下接近MELP有码书MSVQ的性能,可以满足低速率语音编码的音质要求并降低系统对空间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A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是八十年代发展并完善的一种新型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本文介绍了采用MC145532芯片实现单路ADPCM的简捷方法,对于数字卫星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以及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汉语语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英语语音教学研究中,一般只强调母语语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干扰作用.通过 对比英语音素与汉语音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2种语言的发音进行对比研究.在探讨汉语语音干扰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如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运用汉语语音规则,从而发掘汉语语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界面中的语音评价问题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探讨了语音评价的基本方法,重点对语音的客观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应用语音分析技术进行语音总体效能客观评价的计算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语音时长调整算法,首先对语音分段,提取出稳定的语音段使之与音素或者音节基本对应,然后根据总调整因子β和各段语音长度分配每一个语音段的局部调整因子iβ,最后采用波形相似叠加(W SOLA)算法完成对语音的时长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实用有效,可以合成可懂度和自然度更高的语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语音转换过程中充分提取语音的个人特征信息,同时考虑到语音的稀疏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卷积非负矩阵分解得到的时频基可以承载语音信号中的个人特征信息及语音帧之间的相关性,而稀疏卷积非负矩阵分解得到的过完备时频基更能体现语音的细节,可以较好地保存语音中的个人特征信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稀疏卷积非负矩阵分解从训练数据中提取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相匹配的过完备时频基,然后通过时频基的替换实现语音转换。相对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好地保存语音个人特征信息和语音帧间相关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换语音的质量和相似度。实验仿真及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转换语音质量和转换相似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手机智能语音交互功能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的方式从功能需求、掌控程度、优势不足和改进建议4个方面收集语音功能用户反馈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数据分析。用户对语音功能有较大需求,用户年龄、职业、性格因素对语音功能掌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语音功能使用情况有显著差异,解放双手、自然高效、满足特定场所需求是语音功能的主要优势,操作过于繁琐、用户使用习惯以及手机语义理解能力差是目前语音功能的主要不足。智能语音功能市场潜力大,需引导用户转变使用习惯,同时提高语音识别理解能力,简化操作,提高语音交互易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