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军事威胁形态与军事防御能力建构紧密相关,而这两个方面都会影响国防预算。分析2001年~2009年世界167个国家外部威胁、区域冲突对国防开支的影响发现:威胁来自海上的国家其国防开支需求会高于威胁来自陆上的国家;军事防御能力中的武器装备、军种结构对国防开支有正向影响;军事防御能力与威胁形态交互项对国防开支规模具有正向影响(未通过检验)。这表明大部分国家在建构军事防御能力时没有考虑国家的威胁形态,没有根据国家的地理特性配置适合的军种。事实上,区域冲突会使威胁形态与军事防御能力的关系更为紧密,从而使国防开支尤其是受陆上威胁国家的国防开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2,(4):4
《简氏防务周刊》2012年1月18日亚太防务市场未来三年将保持强劲增长未来三年,亚太防务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原因在于经济相对繁荣、区域竞争、军事现代化以及新的伙伴关系综合作用。亚太地区防务市场在2012-2015年间将增长1180亿美元,即便除去中国的大笔军事开支,该地区的军事开支在2012-2015年仍然会增加290亿美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空前迅速,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一大批重大的军事技术应运而生。在保证军事需求的前提下,这些重大发明无不转化为民用技术和商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军技民用”被视作一条普遍规律。但自上世纪下半叶开始,从机械化意义上而言的重大军事技术的发明已日趋减少。以美国为例,从1960年~1970年,与军事相关的研发开支占全美技术研发开支总额的比例,从50%降至33%。现在,这个比例已降至10%。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高科技战争中,美军从计算机智能终端到便携式电脑,从数据库软件到网络,…  相似文献   

4.
影响一国军费开支水平的因素及相互关系包括防务主体的收入水平、友好国家防务开支对该防务主体的影响、非友好国家的实际防务开支带来的威胁、军事行为的价格、平战转换带来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军事需求的局部均衡经验模型,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考察周边国家军费变化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从军事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方面看:(一)军事经济本身就是带有政治行为的经济现象和活动;(二)军事经济是政治的直接物质基础并导致政治格局的变化;(三)军力是制定国防政策的重要依据;(四)政治意向和政治斗争有时直接源于军事经济。从政治对军军经济的反作用来看:(一)政治决定军事经济的性质和方向;(二)政治决定国防开支和军事经济运行机制;(三)政治决定军力的流向和“机会开支”;(四)军事经济效益必须以实现政治目的为原则。为正确认识政治与军事经济的辩证关系,应把握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政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不能将二者的关系割裂或混淆;再次,弄清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军事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1994年8月27日,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宣布正式合并,组成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简称洛·马公司),正待美国政府批准。这是美国历史上防务承包商之间最大的一次合作行动,也是军事战略和军事工业大调整新形势下的惊人之举。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开支日益减少,对军事工业进行凋整,维持一个适度规模的军事工业基础,适应日渐萎缩  相似文献   

7.
彭光谦 《国防》2002,(5):14-15
今年人大会上,我国政府宣布2002年度的国防开支有所增加,但无论就其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国防开支不仅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在前列.以中国的国防开支为由,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完全是徒劳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提出的1990—1991财年国防预算是,1990财年为3056亿美元,1991财年为3209亿美元。其国防费构成按主要开支项目划分,1990年和1991年分别为:军事人员开支798亿、821亿美元,军品采购费841亿、919亿美元,活动与维持费917亿、955亿美元,研究、发展、试验和鉴定费410亿、413亿美元,其他经费90亿、101亿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部队经费供应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事业费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现行标准保障不了部队必需的开支,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际准亟待改进和提高。一、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供应保障现状1.军事交通费标准偏低,供需矛盾突出。军以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养兵过日子"是2006年我国国防开支预算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养兵过日子对国防和军队的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要素资源配置和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等角度来看,养兵过日子强化并进一步完善了军人激励机制,对军事人力资本的形成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促进人才向有利于军队建设的方向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1.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6,(14):24-26
在经历了多年的相对沉寂后,南美4国正引领着本地区空中力量的现代化进程……在经历了10年的相对沉寂后,南美地区正兴起新一轮的空军现代化浪潮。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智利4国依然承诺将会坚持推进其军事现代化进程。按照《简氏防务周刊》南美军事专家的分析,该地区的军事开支总额在未来4年里将会稳步增长。巴西  相似文献   

12.
市场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近年来,为了减少政府开支,促进军工企业走向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军事工业的竞争能力,许多国家在保持  相似文献   

13.
战略层面:新概念,新威慑 2010年,世界总体防务开支依然吃紧,军队和主要军工企业仍有"勒紧裤带"的感受。同时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继续演变,战争样式和军事能力破旧立新。这给武器装备的发展增加了诸多变数。  相似文献   

14.
2009年3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共进晚餐时,提到了应对中国在激增军事开支的同时密切对外贸易及投资关系所需的灵活外交政策。期间,希拉里曾若有所思地问陆克文:“你究竟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呢?”  相似文献   

15.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有条件的。分析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应分别考察经济运行中的两种状态。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与潜在的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低水平的国防开支也并非一定能导致经济的高水平增长;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提高国防开支的水平一般将导致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促进经济的增长不能仅限于抑制包括军事消费在内的社会消费,根本出路还在于开发和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在于改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美联社2月6日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总额为4393亿美元的2007年度国防开支预算案,资金数额比上年度增加近7%。如果这份预算方案得到国会认可,那么这将是美国连续多年大幅增加军费开支。那么,4393亿美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块“大蛋糕”将如何瓜分?美国的这一举措将对未来世界局势和军事走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四大项切分2006财年八成军费美国军费分为军事人员、作战与保养、采购、研发与鉴定、军事建设、家庭住房、应急开支、周转与管理资金等十余个项目。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6财年军费预算中,仅军事人员、作战与保养、武器装…  相似文献   

17.
商船包括货轮、客轮、机帆船、渔船等,它们不但具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用途,而且有潜在的军事价值。为了降低常备舰队的规模,减少国防开支,美、英、俄等国海军早已采取了平战结合的舰船发展战略。商船在军事领域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受益于我国新军事变革的军备升级换代,我们认为,国防科技产业化使军工板块未来具有巨大成长空间。建议关注两类涉及军工的上市公司:一是关注在未来几年内需要承担大量军工订单的公司;二是关注为国防科技产业化配套的相关公司。国防装备进入信息化升级时代在目前世界上进行军事变革的4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把目标定在2015年前后初步实现军队信息化。为实现这个目标,各国不断加大国防投入。美国国防预算在过去的5年间共增加了55%,印度的国防开支近5年增长了70%,其中2004年军备开支较上年增长了40%。俄罗斯2005年度军费预算比上年度增加了2…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现代舰船》2011,(6):8
4000亿美元2011年4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国防部将对美国的军事使命和军事实力进行"全面评估",以在未来10年内削减4000亿美元开支。30艘2011年4月15日,俄罗斯最新隐身轻护舰"波基"号下水,该舰为"守护"级(20380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东北后备军》2006,(3):40-41
前苏联曾一度是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大国,军事顾问团遍及世界各大洲,海军纵横四大洋。边境地区横陈6万余辆坦克,可随时开上战场。当时每年约2000亿美元的年费开支,造就出何等风光的苏军盛世!然而今非昔比,目前的俄军总体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俄罗斯人深知,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军事实力,为提高国际影响力,近几年来,俄军不断采取措施,大刀阔斧地加大军事改革力度。特别是2005年以来,俄频频发出重振军队雄风的强有力信号。根据新的军事学说,俄军提山了未来20年的具体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通过着重提高部队的反应速度与武器装备水平,以打造一支职业化的、更加灵活的新型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