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做这期策划之前,我们获知了这样一个细节:一位军队老首长当年结婚举行婚礼时,因为条件所限,没有鲜花,他和他的新娘便就地取材,摘了两朵硕大的向日葵戴在胸上。今天老首长讲起这个细节来,仍然充满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激动。这些细节跨越半个世纪,瞬间真的成为永恒。尽管岁月磨蚀不了记忆,但我们知道,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单凭自己的记忆力了。高科技帮了他们的忙,摄影、摄像——专门有一个班底对他们未来的记忆负责。婚礼成为一场“今天进入未来”的仪式,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都一样重要。当人们期翼以一场豪华、轰烈、个性的婚礼作为自己爱情…  相似文献   

2.
瞬间     
主编: 您好! 我是基层一位政治指导员,特别喜爱我们的《解放军生活》。同时,我也是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喜欢拍一些战士训练、生活的小镜头。这张照  相似文献   

3.
车夫的影展     
东北人车夫这辈子算是从事了最合适他自己的职业:做了摄影家。打小积攒的不薄的美术底子以及一副啥时都结实着的身板,使得他无论是在拍照还是在背那些繁杂的器材方面,都十分的得天独厚。再加上解放军画报社摄影记者的位置,他能成为今天的部队著名摄影家,实在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凡摄影家,有件非做不可的事就是办影展。车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两次个人摄影作品展。一个搞摄影的能两次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稍懂行的人就不难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用我的一个朋友的话说:到顶了。这个有着航拍一千六百个小时经历并第一个发现雅鲁藏布江瀑布群、曾随中国海军编队首次环球航行、去过国外维和部队执行采访的摄影家,除了让人羡慕,似乎连模仿都不太可能。  相似文献   

4.
玩相机的人大概都知道摄影其实是用光影绘画。记得一位军旅老摄影家曾这样说,军事新闻摄影,除了要注重现场感、突发性和主题意义外,还要将地方摄影人的摄影风格尽可能多地融入进来,让画面更美、更丰满、更生动,让细节更打动人。因此,我在摄影过程中,一直比较注重对"光影"的运用。《冷的边关热的血》是"偶然"所得,当时,部队在茫茫林海  相似文献   

5.
策划人语上世纪80年代,一条雷锋也有毛料裤子的消息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保持艰苦奋斗传统的小争论;2004 年12月,全军士兵换上了仿毛呢的新式冬装;2005年5月1日,全军士兵换发04式士兵夏常服成为我们策划本期“着装”这一细节的契机,同时也勾起了一个老兵的军装记忆。在这个更加注重交际和谐的社会, 一个军人着装是否整洁、得体已经成为判断其是否具备基本军人作风的重要方面,而学会如何正确着装也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军人的知识必需。在浩浩荡荡的连队时光里,军人特有的着装要求和细节将军人镂刻并“包装”成了坚硬而神圣的石头。制式化的着装所附着的某些东西文身一样文在了一代代军人的身上,即使你脱了军装别人仍然能感受到你是或曾经是一个兵。有人说得好,着装就是军人穿在身上的内务,《内务条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卫星摄影测量中,由多颗小卫星组成的卫星编队具有比单颗卫星更优越的性能,能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卫星编队拍摄的序列图像可组成多轨道区域网,通过区域网光束法平差解算就可以获得目标点坐标。介绍了几种适于卫星摄影测量的卫星编队,讨论了影响卫星摄影测量精度的几个因素,给出了仿真实验结果,所得结论可为发展基于卫星编队的摄影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做足细节     
细节,指的是细微、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虽小,但不容忽视。文因细节而生动,人因细节而完善,事因细节而成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应重视细节而不应忽视细节,应做好细节而不应漠视细节。细节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看一个人作风是否扎实,往往不是在执行重大任务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日常细小的工作上,特别是体现在本职岗位上。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贡献突出就是不平凡。认真做好琐碎的小事,干好不起眼的小事,是把工作做好的基本前提,也是扎实工作作风的体现。如果拒绝或不善于做小事,成就大事就是一句空话。细节可…  相似文献   

8.
把握好细节     
事情不论大小,都可能包含众多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工作、生活中重视和关注细节是必须的。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细节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有"度"。要注意态度,把握尺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但不要用"放大镜"无限放大,过分渲染某个细节,要正  相似文献   

9.
班务会词典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连队细节”的理解: 连队,中国军队组织、人员结构最全面却又是最基本的建制单位。细,不仅谓之微小,而且谓之近距离也。微小需要视力的精致才能发现,近距离往往最能感受身临其境的真实。节,既是情节,也是事物的关键所在。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细节? 我们始终认为,连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书。我们通读这本书,读透这本书,也就读透了我们的军队。我们之所以选择细节入手,是因为我们不敢贪大,大而无当往往使我们更容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这样的尴尬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我们只想通过我们对一系列”连队细节”的描写、再现,思考、剖析、反映、引导当代基层官兵的生存状态。我们组稿的原则格式: “连队细节”系列,每期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数篇以上长短搭配的文章组成。文体不拘一格,文图皆可入选。生活、亲和、青春、智慧、健康,同时再加一星半点的“另类”,直至将话题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1.
<正>《百合花》充分体现了茹志鹃“清新、俊逸”的创作风格,成为当代文坛上一朵情态淡雅、纯美芬芳的“百合花”.作者在细节描写方面匠心独运.《百合花》的细节描写,“点睛”般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小通讯员是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之一.憨厚、羞涩、缅腆似乎是他的性格.这从“我”与他的交往及他在新媳妇面前的拘谨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性格横断面的画布上,随手涂抹了两笔:枪筒上装饰的树枝和野菊花,只此淡淡两笔,就向读者透露出小通讯员热爱生活、充满朝气、临近战斗仍从容不迫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富于立体感、  相似文献   

12.
“在巴西的一只蝴蝶拍动翅膀,会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它强调的是因小的因素、小的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轩然大波,即初始条件(在变化临界点的情况下)的小变化能引起系统的大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蝴蝶”就是小事情、小变化,是我们所说的细节问题,是好多人不容易注意的东西,但注意与不注意的结果却差别巨大。注意了,“蝴蝶”仍是“蝴蝶”,翻不起大浪;不注意,一“蝶”便会掀起多重“浪”,引发无法收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招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狼狈结局。对于机关干部而言,既要认识到细节极其重…  相似文献   

13.
阅读来稿,感到不少人物通讯稿有典型事例,作者有“讲故事”的能力,通篇也是在用事例“塑造”主人公。但读过之后,感觉所写人物事迹平平,与身边众生没有明显区别,未能体现时代精神风貌,更不要说主人公独特的魅力所在,不足以作为典型人物来宣扬。究其原因,就是在典型事例中没有最能打动人心的细节描写。 细节寓于典型事例中。细节是典型事例中最能凸显主人公不同寻常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周巧     
【这样的我】作为一名护士,我想成为护理技术最好的专业技术能手;作为一名文艺特长兵,我希望能自编自导自演让官兵叫好的文艺节目;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处处捕捉战友们的青春靓影,决心成为最受战友欢迎的摄影师。  相似文献   

15.
徐宁 《军事史林》2016,(9):33-35
我党我军自建立开始,非常重视对革命斗争形象史料的记录和保存,但因当时环境艰苦,党内军内均没有专职摄影记者,只有少数会摄影的领导同志如苏静、叶挺、张爱萍、聂荣臻等拍摄部分新闻照片.1932年苏静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由于他爱好摄影,把摄影工作看作是对敌斗争的一种锐利武器,摄影工作逐渐在革命队伍中正式开展起来.苏静是最早从事摄影工作的红军战士,并成为我军新闻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飞行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点,多数同志言行比较谨慎,这就使得通过细节来了解和掌握飞行人员的思想十分必要.然而细节是现象的片断,纷繁复杂.就其反映飞行人员的思想而言,有真象、表象之分,直接、间接之别.因此,飞行大队教导员如何及时把握真实的细节,进而准确地了解飞行人员的思想,就成为飞行政治工作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就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1、分析细节的来源渠道.细节的可靠性是研究细节真实性的前提.分析细节是否可靠,首先应研究细节的来源渠道,而细节来源渠道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在这里着重要研究的是间接渠道.间接的渠道来源大体上有:思想骨干反映、上级反映、兄弟单位反映、对象及其家庭亲友反映、同乡好友反映、地方组织或个人反映等.一般地说,大多数反映的细节都是可靠或比较可靠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排除不真实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总觉得,摄影的雅致虽然不可否认,但端相机这样的营生,说到底是平民的行为。所以当看到将军端着小DC混在一群年轻的摄影干事和记者中间的时候,我摁下了手中的快门。照片记录的这一刻是2007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18.
位于江西省上高县城郊的锦江乡,一支200多人的民兵摄影队伍生机勃勃。肩背相机下田间,随处可闻“咔嚓”声,已成为该乡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个新景观。1996年9月下旬,他们以152幅充满乡村气息,散发泥土芳香,跳动时代脉搏的摄影作品,登上了北京中国美术馆的展厅,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赢得了摄影专家的赞誉,开创了乡级摄影作品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办展览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一如流行全世界的德国哲学、音乐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德国牧羊犬也以它无可撼动的优良品质和优异表现,成为世界范围内工作犬的奢华品牌。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德国“黑背”是一个经历时间检验具有天然诱惑和尊贵的称谓。那么,“黑背”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细节和特征?正像世界500强的评选有一个统一的指标,德国“黑背”这个品牌也是靠一些硬性指标来界定。你只需要花10分钟读完本文,便能发现那些藏在“黑背”身上的秘密,学会辨识标准德国牧羊犬的秘诀。  相似文献   

20.
细节管理中的“粗”与“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有本畅销书叫《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事物的全局。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一着不慎而导致全盘皆输的事例并不鲜见。但细节管理并非越细越好,更不能等同于事无巨细的“琐碎式”管理。因为有些细节可能会决定成败,但也有许多细节实在无关大局。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诫我们,做事要学会弹钢琴,这个比喻也适用于细节管理。也就是说,如果把每一个琴键比作细节的话,我们在弹奏琴键时就要掌握好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所以,细节管理应该有个尺度把握的问题,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