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级运载火箭各电气系统独立供配电,不但造成设备重复,成本增加,而且整套系统兼容性差,可靠性低。为此,提出了以控制系统为主体的电气系统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思想,并给出了运载火箭上面级供配电一体化设计方案。通过供配电一体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上面级整个电气系统的集成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一代运载火箭先进上面级对测发控系统一体化的需求,从地面测发控系统的系统功能、结构及信息处理3个方面对先进上面级测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组成,并对设计方案中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多通道采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解决。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满足先进上面级对新一代运载火箭地面测试发控设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箭上电缆网是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供配电和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详细介绍了电连接器和电缆的选择要求以及电缆的屏蔽和接地设计要求,并给出了1553B总线、供配电线路、电阻盒以及助推分离等线路的详细设计,为运载火箭箭上电缆网设计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EUROCKOT发射服务有限公司是由德国Daimler—Benz宇航公司和俄罗斯Khrunichev宇航研制中心建立的,旨在用ROCKOT发射系统提供全球性廉价的发射服务。 ROCKOT商业计划已经出台,ROCKOT能够将重达199kg的卫星送入极轨道或低地球轨道(LEO),首次商业发射预计在1997年实施,年发射能力可望超过5次。 ROCKOT运载火箭是建立在前苏联SS19战略导弹基础上的运载火箭,第一级和第二级与SS19相同,名为Breeze的第三级是新研制的,具备多次点火能力,ROCKOT发射系统已通过了飞行试验。 ROCKOT提供了广泛的用途。二次发射的设想是基于Breeze上面级的高机动性,所谓Breeze上面级是由飞行顺序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本文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1月27日,我国新一代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进行首次动力系统试车,并获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唯一的火箭动力系统试验台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需要,为火箭按期首飞提供了重要保证。此次试车是在地面验证火箭动力系统整体可靠性、系统匹配性和设计正确性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减装药状态)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该固体运载火箭(一级)是当前我国直径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9.
环球军讯     
<正>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12月26日11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57、5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卫星(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首组MEO卫星,  相似文献   

10.
小型固体运载器一、二级分离动力学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低成本小型固体运载器采用侧喷流和栅格舵联合进行姿态控制。针对该布局,设计引入闭环姿态控制的一、二级级间冷分离方案。在描述级间分离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分离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解锁与分离冲量装置模型,气动力模型以及分离姿态控制律模型,讨论了碰撞判断条件,通过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参数不确定条件下分离姿态控制律设计对于避免碰撞和减小上面级初始姿态偏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离方案在充分发挥冷分离优势的同时能够弥补由冷分离时间长引起的上面级初始姿态偏差,能够有效避免级间碰撞。为该运载器的级间分离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导弹电气系统抗电磁效应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导弹电气系统抗电磁效应设计的三种方法:问题解决法,规格法和系统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8月31日7时41分,"中国最快运载火箭"快舟一号甲遥10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微重力实验卫星、潇湘一号07星两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13所为运载火箭提供的7大类火工子系统,实现了发动机点火、一级级间段分离、二级级间段分离、三级过渡段分离、整流罩分离、星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三维N-S方程,采用NND2M有限差分格式作为数值离散方法,对助推器与上面级分离过程的动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反作用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喷流对上面级弹体底部轴向作用力的影响。根据计算得到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分离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反推火箭喷流对上面级弹体的干扰作用明显,产生较大轴向作用力,对于上面级飞行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先进上面级姿态动力学模型和推力器配置方案,根据快速大角速度精确姿态机动的任务要求,设计了数字逻辑姿态控制律.考虑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相互关系和测置误差的存在,将姿态相平面划分为多个控制区域,以节省燃料和避免测量误差的影响.在实际上面级参数下进行姿态机动控制仿真,采用数字逻辑姿态控制律能在16s内实现先进上面级俯仰角60°的大角度姿态机动,并能很好地保证姿态指向精度和姿态稳定度,控制效果也优于脉冲宽度调制.  相似文献   

15.
运载火箭1/5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16.
缩比模型试验是获取大型运载火箭动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本文以某型运载火箭为原型对象,首先根据其结构组成分别推导各部件的相似关系;然后,利用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保持一致性,联立形成了运载火箭横向动特性相似关系;同时,考虑实际加工制造条件,分析了横向刚度和质量相似系数的约束;最后,根据上述相似关系和相似系数约束设计了1/5缩比模型,并对该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相似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所得1/5缩比模型在动特性方面与原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动力学缩比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17.
<正>1月8日14时54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了一次型号可靠性试车,进一步验证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能力,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执行空间站任务奠定基础。此次试车时间为500秒,与发动机在火箭上的飞行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军用集成运算环境对外部操控与显示设备的特殊要求,采用高分辨率视频切换技术、高速差分信号切换芯片与OSD字符叠加技术设计了KVM切换模块,并应用于指火控系统。该模块采用按键分别控制VGA视频与USB键盘、鼠标切换。经模块级、单元级与可靠性考核试验以及在指火控系统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模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方便了使用人员的操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13所,始建于1966年,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山东省一家从事航天高科技研究的科研事业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航天电子产品重要研制单位,全国文明单位。513所主要从事空间信息系统与综合电子、测控与通信、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微电子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制,以及防务装备测控系统、运载火箭(上面级)综合电子、微小卫星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和技术服务,拥有完整成熟的宇航和武器产业电子产品科研、生产、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战略导弹发动机,主要是提高发动机性能,使导弹小型化,能在汽车上、火车上或飞机上机动发射,对于防空导弹发动机,主要是发展推力可控技术和无烟推进剂,使导弹能对付高速、高机动的目标,并使发射场和导弹本身不被烟雾暴露;对于运载火箭助推器和小型运载火箭发动机,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