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声音     
《环球军事》2008,(23):5-5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军事关系,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军队之间的关系。在与拉美国家开展军事交往时,我们始终牢牢把握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不针对第三方、不威胁其他任何国家利益的原则。军事外交是中国对拉美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拉军队友好合作,推动中拉全面关系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与拉美的军事交往与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威胁其他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2.
军事转型是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技术发展向军事领域的自然渗透。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各自战略目标的分歧,2008年的军事转型将呈多样化特点。 一是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军事力量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因此,作为提高军事能力的军事转型也与之息息相关。美国由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拖累,  相似文献   

3.
掌握军事活动的规律,提高军事斗争的水平,是创建现代国家的关键性要素。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军事历程既书写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也是对现代国家建设和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军事对现代国家的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军事转型相对走在前列使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建构为前者所引导。特别是国家的治理模式受到军事的深刻影响,同时,国家治理的精英队伍大大依赖于军事领域的人才供给。军事与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关联重要而又复杂,要做到两者的和谐发展不仅需要正确地把握两者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关联,还应该有更为宏观的战略思维和对人类现代化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方面的探索形成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即国家军事利益。所谓国家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它涉及军事装备、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事部署、军事科研、军事生产和军事管理等具体方面。国家军事利益这一客体是相对于军职罪这一类犯罪而言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插手清末军事改革述评方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朝军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面失败。惨痛的战争教训使清王朝统治集团不得不正视其军事力量衰弱的现实。为巩固统治,清廷亟待整饬军队,强化国家机器。由此开始了清末的军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陈舰 《国防》2013,(1):77-77
一是提高军事交通运输体系作战保障能力。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是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军事交通运输应围绕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要为导向,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提升履行军事交通运输使命能力,为国家安全和利益拓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越 《军事史林》2010,(2):40-44
勋章即军功章,是一个国家或国家的武装力量授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表彰军人在战时或非战时对国家和军队作出的突出贡献,对履行责任时所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或卓越的成就进行表彰,是对军人的勇气、功绩、服役及其特殊技能的一种肯定和奖励。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勋章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大多数军事爱好者对美国、英国等军事大国的军事勋章并不陌生,但对其他国家的情况或许不甚了解。我就从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说起。  相似文献   

8.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2000多年前,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的一句名言成为描述20世纪现代战争特点的准确预言。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航空工业成为任何一个希冀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国家,在打造自己综合国力时不得不进行角逐的制高点。在这场角逐中,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一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各自走出了一条大相径庭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前苏联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纯军事工业的道路,从而走向衰落;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丝毫不放松对航空军事武器研发的同时,积极地让航空飞行器大规模进入民用市场,并与整个经济体系相辅相成,从而构建起一个军民结合、良性互动的航空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在市场运作中日趋成熟,甚至一度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个越做越强,一个越做越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军事财力由社会财力转换而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财力首先转换为国家财力,国家财力再转换为军事财力。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政府是社会财力转化为国家财力的主体;政府在国家财力转化为军事财力中具有主导分配作用;政府在社会财力向军事财力转换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军事法律关系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法律关系是由军事法律规范调整的以军事权利和军事义务为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必然涉及到国家军事利益。军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如何,关系到军事法和军事法学的整体定位,对于军事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郝宝刚  王岩 《国防》2004,(11):18-19
所谓军事经济,又称国防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用以保障战争胜利、维护国家安全、满足平时军事需求的财力、物力及相关人力资源的总称。军事经济战则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国防和军事目的而争夺或破坏军事经济资源的一种敌我对抗行动。在现代战争中,军事经济战从手段上通常可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暴力形式。即通过军事打击、军事封锁等暴力手段直接对敌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经济目标和经济活动进行破坏和干扰。如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78天内炸毁了南联盟12条铁路、50多座桥梁、5条主干公路、5个民用机场…  相似文献   

12.
军事经济法的概念是研究军事经济法学的逻辑思维起点和基础。军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以国家为管理主体的军事经济管理关系,调整范围是国家对军事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因此,军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许援朝 《国防》2010,(2):34-36
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讲话中指卅,要继续大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提高部队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后备力量贯彻这一指示,必须把体系建设作为紧迫任务、当务之急,紧抓不放、务求实效,切实打牢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基础。  相似文献   

14.
铁水路军事运输作为国家经济申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运力转化为军事力量的中间环节,具有军事的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作为一种军事活动,它保障部队机动和军用物资的运输,使之快速转化为战斗力,产生的是军事效益,取得的是国家安全利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侧重于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的多少,是军事中的经济因素,产生的是军事经济效益,取得的是符合军事目的有用的成果和利益。本文仅就如何提高铁水路军事运输经济效益的问題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军事爱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类道德现象,它产生的基础是民族或国家在军事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情感。从军事伦理学意义界定,它是一种调整军事主体(包括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与国家民族之间价值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军事个体和军事集体的无私奉献为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帙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无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  相似文献   

16.
《外国军事学术》2010,(2):21-29
2010版俄联邦军事学说于2010年2月5日由俄联邦总统令批准,是俄罗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变化对上一版军事学说的修订,它由“总则”、“俄联邦的军事危险和军事威胁”、“俄联邦的军事政策”和“国防的军事经济保障”四部分组成,重点阐述了俄对国际军事政治形势和俄面临的主要军事威胁的最新判断以及俄在保障国家军事安全方面的一系列战略优先方向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7.
秦汉王朝所开创的“大一统”国家理念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大一统”国家理念包括意识形态下的“大一统”和政治体制下的“大一统”。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史,是以军事为主导,也包括以军事为后盾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8.
军事理论课程既是一门介绍军事理论知识的公共基础课,又是一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课。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军事理论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融入军事理论课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是提高军事素养、培养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有的军事订货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是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涉及国家体制改革的诸多环节。当前,应抓紧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配套实施的“国家军事订货制度实施办法”;同时,要开展实行国家军事订货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一、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军事软实力的重大意义。在当今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发展主流的时代,军事硬实力直接使用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各国越来越看重军事理论、军心士气、军队形象等软实力的较量。军事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军队基于自身性质、军事思想、军事文化传统、自身形象等所产生的一种战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