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北京,海淀区。从长安街向西延伸约6公里处,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军事名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后勤"是什么?他在现代战场上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在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中,一箱箱弹药等军用物资被送出是后勤;军用油库的铁路站台上,士兵紧张地装运油料是后勤;一顶  相似文献   

2.
正确并充分认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并自觉运用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根本前提。本文认为,土地革命战争理论、人民战争理论、根据地建设理论和战争第一原则是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时期军事后勤的一系列做法和创造。即使在军事后勤由国家保障的今天,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没有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这一新的战争形态的到来,对军事、对国防尤其是对战争的主体——军队究竟带来什么影响?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的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同信息化战争是什么关系?军队建设怎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这一讲,我们将对这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信息化战争是新军事变革的直接动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军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作为对毛泽东军事后勤理论与实践高度概括的概念,已被人们理解、接受与应用。然而,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其本质属性是什么?对此的系统论述,还为之不多。值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笔者就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基本内涵问题作一探讨。大家知道,概念的内涵即该概念中所指客观对象或现象的本质属性,集中反映为这一客观对象或现象的内容与特征。毛泽东军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是相对"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而言的,它是指军队后勤为了保障打赢战争胜利,在后勤理论、后勤文化、后勤战略思维、后勤组织机制以及官兵的战斗精神、自身形象、心理素质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它们二者是互相依存、联系紧密、相得益彰的统一体。搞好"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要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硬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关系,要积极推进"软实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理论创新,要大力提高后勤官兵的军事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期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技术大融合和全球化趋势,使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登上了历史舞台。信息化战争对后勤保障的要求空前提升,这就必然导致对传统后勤保障技术、理论、领域、心理、习惯等界线的突破。军事供应链成为与信息时代相对应的军事后勤形态是战争形态演变以及现代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在军事后勤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军事供应链是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所涉及的军队内部和军队外部的(分属于军队后勤和国家后勤的)所有实体,以及由实体的活动与相互关系构成的网络系统。实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体现为网络系统中的物流、信…  相似文献   

7.
孙学顺  方平  肖培兵 《国防》2004,(11):45-45
保障有力是军事过硬的前提。在未来战争中,内陆军分区担负着十分繁重的后勤保障任务,因此,平时必须面向未来战争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一)提高后勤战备训练层次。一方面,要加强军事后勤知识学习,着力抓好后勤干部新“六会”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进一步更新基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长达8年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我军顺应战争的要求,创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的战略后勤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军后勤克服重重困难,有力保障了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军事后勤遗产。回顾我军这一段战略后勤思想史,对于指导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日战争战略后勤思想的历史地位 综观我军军事后勤史,不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不论是抗美援朝战争,还是建国后在我国周边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我军军事后勤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战场险恶环  相似文献   

9.
田永忠 《华北民兵》2011,(11):52-52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前部队遂行任务最频繁的一种行动样式,深入研究和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对于有效应对未来可能遂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提高后勤核心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我感到,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要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筹划指导。后勤保障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支撑,保障行动牵动全局、影响全局,保障任务更加繁重、职能更加突出。一要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以适应"非接触作战"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军事变革悄然兴起。后勤是军队的血液,后勤变革首当其冲。当前各军事大国都面临着同样一个急需探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有限资源,有限军费与多个相互竞争目标情况下如何取得最小的后勤资源耗费?在信息技术及运输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增强保障反应灵敏度?如何提高保障设施的生存性及质量,减小后勤规模?从方法论上看,从全系统、全寿命角度审视后勤,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而在具体举措上,后勤重组不吝为一可选之途,后勤重组是对现存后勤系统的彻底更新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进,它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后勤是从物质、技术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军事活动。有战争和军队即应有后勤活动。只不过早期的后勤活动与早期的战争和军队活动一样非常简单罢了。后勤不仅贯穿战争和军队的全过程,而且贯穿其细技末节。如果把军队比作人的身体,那么每个血管里都流着后勤的血。中国兵书是中国古代军队知识的载体,而后勤知识是军事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兵书中也记载着十分丰富的军事后勤知识。它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军事后勤方面的宝贵遗产,是研究军事后勤史的珍贵史料。批判地继承这笔遗产,研究整理这批珍贵史料,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后勤理论体系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军队后勤发展主要取决于战争的牵引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根据未来高技术战争对后勤的要求,新军事革命发展、经济全球化过程等因素对后勤的影响,预测和描绘了军事后勤发展的八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经济是军事和战争的物质基础。但是,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直接等同于军事实力。欲使经济实力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军事战斗力,需要有转换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军队后勤。军队后勤是国民经济与军队相沟通的桥梁,是军事经济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的环节。同时,它又是军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处于军事领域的军事经济,是军事经济体系中的分配与消费环节。因此,军事经济研究中必须关注军队后勤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战略后勤支援,是战略后勤为确保战争的胜利,根据军事战略意图和军队后勤现状,以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对战区后勤或战略集群作战行动所实施的一系列后勤保障活动。高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5.
加强后勤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如何提高后勤管理的科学性,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试以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为目标,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后勤管理模式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一、建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后勤管理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历史的回顾。我军后勤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军事共产主义型管理阶段,实行的是行政手段与教育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战争年代后勤管理模式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按照1997年《新指针》规定在周边事态变动时提供的“后勤支援”,特别是以此为延伸的出兵印度洋和伊拉克,这些都是日本以军事大国姿态参与国际行动所采取的形式。民众应该明白,这是日本得到美国认可和号召而参加的行动。所以,日美合作的必要性应该超越以往的盟国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后勤战是作战双方为夺取战争胜利而在有关后勤领域内进行的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战争后勤力量,同时又充分发挥己方的战争后勤力量,以支持战争达成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与南联盟在作战之前以及作战过程中,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同样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搏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军事后勤思想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它覆盖了后勤的所有领域,大到后勤的战略思想,小到士兵利益观,无所不含。从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和主要代表人物后勤思想来看,形成共性的思想有以下六个方面。一、关于战争后勤观人类自有战争就有后勤,在长期战争中积累了大量后勤保障经验,形成了后勤决定战争胜负、寓兵于民、断敌粮道的战争后勤现。(一)后勤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历代军事家都清楚地认识到,后勤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战略要素。兵圣孙武在其兵法中,将后勤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道、天、地、将、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军事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空运能力建设。在近年来发生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以运输飞机为主的支援保障飞机动用规模接近主战飞机.包括各型工程装备在内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后勤物资通过各种运输飞机跨洋过海.快速抵达了战场。整个作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武器装备所具备的强大空中机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