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91 6年袁世凯死后 ,皖系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 ,主张对南方采取武力统一政策 ,但遭到直系军阀的反对。为了对付皖系这一共同敌人 ,以唐继尧、陆荣廷为首的西南军阀决定采取“联直制皖”的策略 ,与直系等建立反皖的“三角同盟”。1 91 9年秋 ,直系为准备同皖系作战 ,以驻湘直军“久戍思归”为由请求北归 ,让直系吴佩孚充当“兵谏”急先锋 ,反皖“三角同盟”发展为 1 4省反皖同盟。吴氏接受军政府的军费补助后于 1 92 0年 5月开始北撤。直军一撤 ,南军紧紧跟上 ,于 5- 6月连克长沙、岳阳 ,皖系张敬尧在湖南的统治垮台了。与此同时 ,河南发生了更易督军问题。皖段拟在吴师北撤途经河南时加以拦截 ,因此图谋撤换豫督赵倜 ,并以皖系吴光新取而代之。赵氏除拟以武力抗拒外 ,又极力争取南方的支持。在各方的反对下 ,皖系的易督阴谋未能得逞。直皖之战爆发后 ,为西南军阀所控制的军政府发表了助直反皖宣言 ,唐继尧等也拟乘机扩展地盘。但战争于数日内以直胜皖败而告结束 ,西南军阀什么也未能得到。在直皖战中 ,西南军阀与直系的“合作”是出于各有所求 ,形势使然。但以彼此利害关系 ,在“合作”中又充满矛盾 ,“联直制皖”是一种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2.
洛派军阀官僚集团从1920年8月吴佩军开府洛阳开始形成,到1924年11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曾经活跃于当时的政坛长达五年之久。在这五年之间,洛派集团在军队、控制地盘、财政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而正是这种恶性的急剧膨胀也埋下了它最后灭亡的成因。随着洛派集团军队数量的扩充、控制地盘的扩大以及财政搜刮的剧增,一大批新旧官僚投身进来,这些人的阶级本质和政治取向反过来又影响着洛派集团的历史命运。以下即从军队的构成、地盘、财政和官僚群四个方面对治派集团的反动统治作一考察。1、洛派的军队“中国的政治,特别是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受孙中山与国内局势的影响,形成了对“军阀”概念的基本认知。随着个人地位的不断上升,蒋出于打击对手、塑造合法性、抗击日本侵略等目的,不断地对“军阀”概念进行塑造并灵活运用。在推翻北洋政权,敉平国民党内地方实力派的过程中,蒋对“军阀”概念的利用取得了成功。而他利用“日本军阀”的概念进行抗日动员,也有一定成效。但由于蒋本身军阀思想的存在和对军队政治与制度建设的轻视,导致他难以真正祛除国民党军队的“军阀性”,并最终失去大陆政权。考察蒋介石对“军阀”概念的塑造与利用,或可深化对其权力与概念互动模式的理解,亦可加深对蒋介石思想与政治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60年前的5月3日,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的日子。今年5月3日之前,东京各大报登载了许多介绍这一历史性审判的文章,这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历史,加深了对“东京审判”意义的认识。日本国内一些出版社曾出版过多本有关日本侵略与扩张历史的书籍,大都较为真实地记载了当年日军一手策划和制造的日方所称的“满洲事变”(9·18事变);接触过的许多日本人,不管他们如何去评价整个对外侵略与扩张的历史,都还比较客观地承认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和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无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简称“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国民了解历…  相似文献   

5.
1917年11月7日,俄国海军的一艘巡洋舰“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拉开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从此,这一声炮响被载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光辉史册。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也希望能有一艘“阿芙乐尔”号,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建立功勋。终于在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民国海军的部分舰艇在共产党的策动下,打响了进攻军阀的炮声。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和兵的情缘未尽,也许为重温那个未圆的梦,当我重新穿上国防绿,只觉得“一腔热血为国民”的军人的责任感,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上。 前后相加,与“国防”为伍已有十年。十年里,虽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对那身庄严的国防绿,我却从未绝望过也从未抱怨过。  相似文献   

7.
11月25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一篇题为“在作战司令部”的文章。文中说在去年秋天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出钱收买的敌军将士比杀死的多。有一次,中情局向一个塔利班军阀许诺,如倒戈就给他5万美元。这个军阀要求给他点时间考虑考虑。于是美特种部队的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在他的总部隔壁爆炸了。第二天,中情局的特工再次拨通这个军阀的电话,提出新的价码:4万美元怎么样?这一回他们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在鲍勃·伍德沃德的新著《战争中的布什》里,这  相似文献   

8.
很难简单地用“尚武”二字来形容日本的国民精神。毋庸置疑,近一百多年来,日本既在亚洲乃至世界制造过战争瘟疫,也饱受战争之苦。“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废墟上努力发展经济与现代科技,其发展速度之快令西方政治家发出惊呼:“日本正在从战争  相似文献   

9.
“孙吴”的名字首见于《史记》一书,那时离“孙吴”生活的时代已有约四百年的时间。我仔细研究了《史记》以前各种资料中“孙吴”(指孙和吴)一词的含义,认为它指的是孙膑和吴起。我认真研究了“孙子”(即“孙大师”)一词出现的地方,得出结论:按照军事论文的传统,这个称呼指的是孙膑。我仔细阅读过银雀山出土竹简、史记、上孙家寨出土竹简有关孙武的记述,认为里面都是些说教性的故事,对研究历史用处不大。关于孙武预  相似文献   

10.
顺庆起义爆发后,起义军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刘伯承率顺庆起义军与反动军阀作战.在顺庆起义发动的同时,泸州起义也已爆发.本文介绍的是泸州起义之后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危机面前,刘伯承指挥起义部队苦守泸州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北伐战争与国民党军事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3年的军事失败,使孙中山最终从旧的军事路线中觉醒出来,走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实行国共合作的伟大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1924年春,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10月,组成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年底组成教导第二团,开始了国民党的建军历程。这支师法苏联红军的部队在军队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和政治部制,以从体制上摆脱晚清以来军队私有化的军阀倾向,保证军队忠于党义、以国民利益为奋斗目标的政治方向。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办这个学校,就是要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同时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反对共同敌人──日本军阀斗争的胜利。抗战初期,毛泽东曾预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的进步,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是日本的困难;第三是国际的援助。”当时比利时的著名战略家勒尔坚在考察了中国的抗是战场后也得出结论:“日本士兵的子弹总有一天会朝向其国内射击,这就是日本军事的总崩溃。”②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民特别是侵华日军官兵的反战运动,有力地捆住了日本军阀的手脚,增加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困难。侵华日军厌战情绪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甲午百年祭     
甲午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与悲壮交织的年份。一百年前的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记载了日寇侵华、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国时也记载了丁汝昌、邓世昌等一大批爱国将领浴血奋战卫我中华的悲壮史诗。 1894年距今整整一个世纪了。温甲午之故而知新知今,给我们启迪太深太重的是“国耻不能忘”!如同伟大导师列宁昭示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有报道载,美国把曾被日军偷袭过的珍珠港列为国耻地,以此激励国民不忘前耻,振兴美利坚。这使人又想起了“知耻近乎勇”和“知耻而后勇”的哲言来。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连城县.提起人武部长吴冠成、政委王光忠艰苦创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迹来,人们都夸他们是一老一新的好主官、同心同德干武装的好搭档。 1991年9月,吴冠成担任部长时,兵龄不过18年,年龄也只有36岁。比起政委王光忠来,吴部长显得“年轻”多了。而且王政委1986年就当上了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初到伊始,有人担心吴部长年纪轻,工作压不住阵,也有人怀疑王政委会抓住大权不放。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金山县人武部长吴锦初,在征兵工作中,只认标准,不认关系,只讲条件,不讲情面,坚持廉洁征兵,被周围群众称为“征兵包公”。 1993年冬季,该县有一名女青年积极要求参军,只因身高差2公分,被吴部长“卡”了下来,该青年仍不甘心,竟搬来10多位吴部长的亲朋好友前来说情,有的拎着烟酒,有的送来“红包”,可吴部长面对说情人,严然象一位优秀的宣传员,大力宣讲上级征兵指示精神,反复阐述保证兵员质量与加强部队建设的关系,直说得亲朋好友们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16.
靖国神社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中除白鸟敏夫外,其余13人都直接参与侵华战争或对日本制定、执行侵华政策负有重大罪责。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东条率关东军进攻察哈尔省,进犯张家口等地,炮制伪“察南自治政府”。广田弘毅:发动卢沟桥事变的主谋者之一,并策划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土肥原贤二:侵华间谍头目。在华期间,拉拢军阀,  相似文献   

17.
吴要兵  吴险峰 《国防》2006,(12):85-85
连日来,江西省鹰潭市各级兵役机关主动与地方有关单位协调,帮助应征青年及其家庭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经济纠纷和矛盾,让“双合格”青年卸下“包袱”,轻装“入营”。截至日前,该市已有30多名“双合格”青年在兵役机关的帮助下顺利“减负”。(吴要兵吴险峰)鹰潭市积极为“双合格”青年“减负”@吴要兵 @吴险峰  相似文献   

18.
方敏  庄林 《国防科技》2001,(3):48-53
不堪再回首,台军风雨艰难路 台湾军队的前身是1949年由大陆逃台的“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始建于1924年,最初由黄埔军校学生和粤、湘、滇、桂等地方军组成,在北伐战争中经过广招兵马和收编各路军阀而不断得到扩充,1926年蒋介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控制了最高军事指挥权。北伐战争后,在蒋介石两次发动的内战中,“国民革命军”遭到了毁灭性  相似文献   

19.
“世昌”舰以民族英雄名字命名。“世昌”舰是我军惟一一艘国防动员舰。“世昌”舰以其六大使用功能,成为一座大型海上流动基地。“世昌”舰平均每年航行2万海里,在海军大型军舰中是在航率最高的舰船。“世昌”舰作为海上流动课堂,几乎在国内沿海所有的港口停泊过。  相似文献   

20.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3):12-13
每一个党组织的建立,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海军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就充满了曲折和艰辛。20世纪初叶的烟台,是一个闭塞的地区。在东郊,有一所晚清遗留下来的海军学校,被称作“烟台海军学校”,它更是军阀混战的工具,受到当局的严密控制。然而,十月革命的强劲春风,吹遍了中国每一个角落,共产主义的种子在这里也悄然萌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