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方法,以CNK《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主要数据源,检索我国海防相关文献,从海防研究文献增长、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情况、关键词词频以及学科类别与研究层次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海防问题的社会关注度,分析海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马关条约》签订110周年之际,由关捷等主编的《中日甲午战争全史》①丛书(全六册)由吉林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该套丛书资料丰富、视野宏阔、体系天成,分别从战前、战争、战后、思潮、人物等五个角度对甲午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战后纷争和甲午战争前后的社会思潮进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4.
<正>120年前的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带给中国的苦难不堪回首。而日本则通过侵华战争获得割地和巨额赔款,实现了大和民族的复兴之梦。如今,以安倍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试图重温旧梦。来自日本的挑战让中国社会难以释怀,中日对抗似乎成了当今中国严重的外部挑战,因此国民对"甲午"的特殊关注必然首先针对日本。然而,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两个主要大国,中日关系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区和平稳定。今天的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关于甲午战争研究的三个热点问题,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俄英美等国对甲午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与评论。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古田会议的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9年纪念古田会议九十周年前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仅根据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达1400余篇。回顾与总结古田会议的学术研究成果,着重分析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描述研究概貌,借助若干数据的统计分析,呈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尤其是不同时段的成果状况;二是依据研究主题,逐一梳理事件研究、人物研究、精神研究、价值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三是分析研究资料,介绍学术界运用代表性史料的状况;四是探讨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计量学为基础,采取回溯性文献检索方法,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2013年3月)为数据源,建立国内宿舍文化文献数据库。通过对527篇关于高校宿舍文化的文献进行年度分布、被引频次、期刊分布、主要发文单位、文献研究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以期了解国内关于宿舍文化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把握研究重点和热点,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以崭新的教学模式、显著的发展优势以及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了热潮。文章以近三年来我国慕课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SATI、EXCEL、UCINET、SPSS等量化分析软件对相关学术文献进行关键词抽取、多维尺度分析以及共词网络分析,探讨了我国MOOC领域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描述了国内MOOC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我国MOOC领域的研究重点,从而为我国MOOC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于军  韩旭东 《环球军事》2014,(17):16-19
120年前,日本向中国发动战争,甲午海战爆发,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失败了。当今,日本国内右倾势力抬头,不断对中国制造摩擦。日本正出现走“大日本帝国”老路的迹象,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时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对甲午战争战败进行战略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法从期刊年度分布、期刊来源、研究地域分布、期刊作者和关键词五个维度对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2002-2017年共1086篇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过去研究进展、现今研究水平、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力量分布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原生文献是一所学校成立以来,在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工作中产生的特色文献资源。以武警学院为例,从原生文献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原生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原生文献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又逢甲午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甲午战败,中国元气大伤,中国军队元气大伤,刚刚开启的中国近代化进程被拦腰折断。中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欧美列强趁火打劫,中国大地面临着被瓜分豆剖的危险,成为中华民族抹不去的伤痛。今天,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屡次挑衅,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历史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重演,民族尊严不能再一次被践踏,这是每一名军人肩负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以军人的角度来审视这段历史,会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许华 《军事历史》2016,(5):53-57
120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和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形成及其后续发展,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结合海权理论,从政治、经济、工业技术和海军海防战略等四个方面,对甲午战争与北洋海军失败结局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心理战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与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CNKI与WoS收录的心理战领域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文献的时间分布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突变图谱。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心理战领域研究的科研合作、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进行了探索与对比,并提出应制定完善的心理战条令,建立专门的心理战职能部门,加强心理战人才培养及提高部队官兵的心理素质等几项措施、建议,期望为国内心理战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笔者参与主编的《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为中心,以其所涉及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11种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刊物发表的420余篇;140个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记资料的研究文章为基础;阐述了哪个时期、哪些人物的研究文章最多;所刊载的研究文章主要围绕哪些问题展开,它们具有哪些的特点;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有待学术界进行深入地研究等文章和相关的,并阐明笔者对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记资料研究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事件     
《环球军事》2014,(16):4-4
北海舰队举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活动 7月25日,北海舰队在威海甲午战争故地刘公岛,开展以“铭记甲午耻、践行强军梦”为主题的水兵集体签名宣誓、舰艇鸣笛、瞻仰凭吊等活动,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在甲午战争博物馆里,1000多幅甲午战争历史照片和300多件舰船文物,再次把官兵带到了那个惨痛的历史记忆中。俄罗斯宣布开始扩建驻扎在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港的黑海舰队,增加新的水面舰艇和潜艇,并加强舰队现代化建设。在克里米亚于今年3N并入俄罗斯后,俄罗斯废除了与乌克兰的租借协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防御技术》2023,(1):F0002-F0002
《现代防御技术》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现代防御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武器工业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在孙子兵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在文献种类和数量上超过前代,而且在著作体例、思想走向等方面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后世兵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孙子兵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孙子兵法》被立为官学,并取得武经之首的崇高地位;官方孙子兵学文献整理研究成效显著;"文人论兵"兴起,涌现出大量孙子兵学论著;儒学对兵学的影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梳理近些年有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文献,总结出国外以及国内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并着重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研究这几方面对国内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为后续者书写相关文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防御技术》2023,(5):F0002-F0002
《现代防御技术》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现代防御技术》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武器工业类的核心期刊。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体系,列出了74个学科的核心期刊表,并逐一对核心期刊进行了著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