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47年3月29日,毛泽东在陕北清涧枣林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即枣林沟会议,正式讨论了中共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期间行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17年,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来到佳县,在这黄河岸边的土窑洞里,历史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升起了新中国的红色希望。农民李有源触景生情,唱出陕北民歌《东方红》,震撼了大地。今天,《东方红》故乡的英雄民兵们,又在黄河岸边矗起了绿色丰碑,且看——  相似文献   

3.
李守成  李东跃 《国防》2007,(5):68-68
3月27日。由陕西省榆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榆林军分区联合主办的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大会暨大型历史画册《难忘的岁月》首发式。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旧居新院举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自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至1948年3月25日从吴堡县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为期一年零五天。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写下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0多篇重要文件;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制定了全国各解放区的战略方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青化砭等重要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兵团建设》2006,(1):52-52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踌上了延安的黄土地。在陕北,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在毛泽东的心中,陕北就是“家”.老百姓就是“主人”。请看摘自《党史纵横》侯党生的文童——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领导抗大的理论与实践张振华毛泽东在给抗大学员讲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1936年6月成立(当时校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到1945年10月迁离陕北改建他校,历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中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战役,六计连环、出奇制胜,不仅使红军成功跳出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而且在寻求机动中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在中国军事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这次战役,毛泽东指挥红军转战赤水河,在运动中消灭敌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会师陕北的总人数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刘铁林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时的总人数究竟有多少?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前有过多种提法,其中比较权威的提法有三种:一是毛泽东主席在1971年南巡讲话时所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坚决同“左”倾错误作斗争,促成召开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指挥红军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党内错误路线的干扰破坏,领导红军坚持北上抗日,胜利到达陕北;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把陕北根据地变成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进行抗日战争的前进基地。  相似文献   

9.
红军正确选择陕北为落脚点,是因为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保证,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做引导,有对陕北诸多有利因素的分析与把握,而这一切,都与遵义会议的胜利分不开.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红军迅速摆脱军事上的被动,战胜张国焘分裂行为.正确选择落脚点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红军正确选择陕北为落脚点,提供了思想保证;三,遵义会议确立的中央领导集体.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能够引导红军走上抗日前进阵地;四,遵义会议确立的党中央能高瞻远瞩,正确分析和把握陕北有利于红军发展壮大的条件,率领红军走向陕北.  相似文献   

10.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已经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遵义会议前后一段时期,周恩来身处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军事实践直接与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在红军渡过湘江、局势仍然十分险恶的关键时刻,他客观分析形势,迅速从红军遭受的重大挫折中汲取教训,果敢支持、采纳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铸造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科学战争观念和杰出战略素养;在遵义会议上,他主动承担军事领导上的责任,坚决推举毛泽东出来领导和指挥红军,为实现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率师转战中,他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练就精湛指挥艺术和顽强战斗作风;他始终以确保对敌作战的胜利为最高原则,眼光远大,意志坚定,坚持北上,同张国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捍卫了党和红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比较夏征难有书刊记载,毛泽东于1936年曾以《军事辩证法》(以下简称《辩》文)为题在陕北红军大学作过讲演。但据一些当年在红军大学聆听毛泽东讲课的老同志回忆,毛泽东只讲过《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以下...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夏,由国共合作掀起的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一大背景下,共产党员卢德铭坚决听党指挥,带领队伍向党组织靠拢;秋收起义中,坚定拥护毛泽东的决定,支持部队转战农村,最终在起义撤退途中壮烈牺牲。可以说,他的历史抉择彰显了其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之魂、牢固担当之责提供了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13.
1947年3月18日,党中央、毛主席离开延安后,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终于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根据地的重点进攻。1948年3月22日,毛主席带中央机关人员来到了佳县和吴堡交界的川口村,要从这里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早在1947年10月17日,我军取得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后,毛主席就从佳县神泉堡出发,一路沿黄而下,考察了佳县、吴堡境内的黄河水情。这次决定将地形平展、河道宽广、水面平稳的川口作为渡河地点。川  相似文献   

14.
1954年,毛泽东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发布了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令,于是,一支转战南北的英雄部队"铸剑为犁",成为共和国乃至全世界惟一一支不穿军装的军队.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与彭德怀率军东征之前,就安排周恩来坐镇陕北,负责后方工作,其中十分重要的是做张学良的工作.这不仅是抗日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陕北苏区、解除红军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部署.因为当时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统率着20万大军,布防在陕北苏区边界.在此情况下,共产党同张学良的谈判也许比同蒋介石的谈判还要急迫.  相似文献   

16.
<正>自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以来,人们除在宏观上论述总结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伟大贡献外,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毛泽东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诗人毛泽东、毛泽东的家风、毛泽东的交往、毛泽东的读书阅读、毛泽东的工作方法、毛泽东的精神风范等等。总体看,对毛泽东的解读越来越立体和丰满,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适应人民大众的多元需求。在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笔者选取毛泽东长征刚到陕北后1935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近一个月的奋斗历程,以此窥斑见豹,来感知毛泽东如何为民族前途披肝沥胆,感悟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洛川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组成八路军,任弼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9月,任弼时随八路军总部离开陕北,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16日,中央军委为了统一和加强前方和后方抗日部队的领导,决定在陕北延安成立总政治部,由任弼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谭政任副主任。由于当时任弼时在华北抗日前线,决定由毛泽东代理。为了统一对外,总政治部也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到达井冈山下的永新县三湾村。由于接连失利,部队已由起义时的5000多人锐减到1000多人,加之饥饿、疲劳、疾病接踵而来,士气低落。为此,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即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有一支以"三勇"(勇当先锋、勇敢攻坚、勇夺胜利)著称的英雄部队,这就是沈阳军区某师。这支部队的前身是鄂豫皖苏区红25军的一部,长征到陕北后编入红15军团。在70余年的战斗历程中,转战侣个省、市、自治区及朝鲜,征程6万余里,作战3000余次,歼敌14万余人。  相似文献   

20.
蔡朋岑 《军事文摘》2011,(17):50-53
提前跃进1947年夏,刘邓大军渡黄河南下,胜利完成鲁西南战役,原拟先休整半个月,尔后依托豫皖苏解放区,机动于陇海路南北,以两个月的时间歼敌七八个旅,再视情况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发展.7月29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致电刘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