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鹏钧  姜琬 《国防科技》2012,33(1):25-29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能在水面上起飞、降落和停泊,具有航程远、继航时间长、作战半径大、载重大、起降环境适应性好、低空超低空飞行性能优越等特点,有着广泛的军事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军事竞争力,促进其战斗力形成和效能发挥,首先对该类飞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世界各国海军多样化任务需求出发,重点围绕该类飞机的作战使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和论证,表明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战术技术特性能较好的满足各国海军侦察巡逻、远程快速搜索救援、中远海快速支援保障、搜潜反潜等使命任务的需要,对增强海军远海作战能力和保持体系化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台军在整军备战的同时,开始注重“先下手为强”作战思想,以争取局部优势,夺取战场主动权。而反制作战就是台军妄图与大陆对抗的一个主要作战形式。三支力量台军担负反制作战任务的部队主要由空军战机、地地导弹和特种作战部队构成。其中空军战机部队包括7个战斗机大队、1个电子战预警大队和2个侦察机中队;地地导弹部队目前尚无独立编制,暂混编于台中和澎湖的2个防空导弹营中;特种部队包括陆军的1个特战旅、3个空骑旅属特战营、1个两栖侦察营和1个高空特种勤务中队、海军水中爆破大队及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目前,台军可用于空袭作战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涌现机理是组建两栖编队、构建两栖编队作战体系,提升两栖编队作战效能的依据.在具体分析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复杂性的基础上,从体系多元组成相互作用、整体层次关联递进协同角度,研究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层次相干作用、功能递进关系,进而应用矢量矩阵集合工具给出其在多域组分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环境效应共同制约和塑造下的能力涌现模型.分析两栖编队作战能力涌现模型核心影响因素和信息融合特征指标.最后,得出"两栖攻击舰是两栖编队作战体系能力生成的核心要素、信息融合水平是两栖编队作战能力生成高低的突出表征"等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海军众多型号的两栖攻击舰中,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配置较为典型。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舰作战系统的组成配置、主要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挥关系和作战指挥控制流程,总结了该舰作战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两栖攻击舰作战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绕两栖坦克连水上火力支援行动的作战特点,着眼于充分发挥两栖坦克火力和机动的优势,在"非接触作战、非线性作战"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兰切斯特战斗理论,建立两栖坦克连水上火力支援行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索装甲兵在应急作战中运用的新模式和作战的新方法,为指挥员科学使用这一战术手段提供有效地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姚泽勇 《军事史林》2006,(12):15-18
南国6月,毒辣的太阳煎烤着滩涂丛林.在一片散发着阵阵恶臭的淤泥地上,成群的蚊虫飞来飞去,一群头扎"特战队员"头纱的两栖特种兵,背负着沉重的战斗装具,喊着震天的号子,在淤泥里来回冲杀…… 这只能在电影《冲出亚马逊》中看到的镜头,却在某旅两栖侦察队员身上,上演着一幕幕活生生的"翻版",他们所进行的训练就是被称为"地狱之旅"的特种作战训练.  相似文献   

7.
此次俄乌冲突中,视频监控网络、大众社交媒体、知名科技公司、无人侦察装备成为俄乌双方侦察行动新的发力点,改变了侦察行动模式,扩大了侦察行动成果。同时俄乌双方的侦察行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双方的侦察行动实践将深刻影响未来作战侦察行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对抗侦察装备综合作战能力对电磁环境的依赖性,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的雷达对抗侦察装备在不同电磁环境下作战能力的幂指数评估方法。通过对雷达对抗侦察装备作战任务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表现进行分析,确定装备作战能力指标;利用ANP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出指标相对的权重;把该权重作为各指标的幂指数,计算雷达对抗侦察装备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指数;最后结合某型装备多次不同环境下试验的数据,对该装备的综合作战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段祥军 《国防》2004,(12):39-39
组建民兵信息战部(分)队是一个新课题。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究竟应当建哪些类型的部(分)队?这些部(分)队在作战中应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就此谈点浅见。(一)电子战部(分)队。包括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等作战单位。电子侦察分队通常包括雷达侦察和通信侦察两个作战单元。雷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海军的五大舰队中,第七舰队是作战能力最强、作战范围最广的一支特混舰队。这支舰队由航空母舰战斗群、两栖舰艇编队、登陆部队。潜艇编队、后勤编队、巡逻侦察编队组成,主力部署在远离美国本土上万海里的西太平洋地区,是一支典型的前沿部署舰队。在实现美军“由海到陆”战略意图中,第七舰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历史沿革 美国第七舰队组建于 1943年3月 15日,是由当时西南太平洋部队改名而来的,如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前沿部署舰队,负责的区域包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第七舰队多次参加太平洋作战,其中包括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11.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受海岸条件的限制,在运输舰不易靠岸的地区,海军陆战队往往采用两栖突击车(AAV)机动兵力和登陆突击作战,两栖突击车便成为登陆作战的关键装备。传统的两栖作战及作战方式的发展传统作战模式的弊端在先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两栖作战机动概念中,使用两栖突击车从海上发起攻击时,兵力投送被分为3个阶段,即运输舰在海上的机动、从运输舰到海岸的机动和在岸上的机动。由于受  相似文献   

12.
构建复杂电磁环境下一体化城市防空作战体系,涉及内容广泛,意义重要,必须整合防空区内陆、海、空、天、电等防空作战资源,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综合保障等作战要素联为一体,使整体防空作战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充分发挥防空作战体系潜在作战效能。目前来看,尚需着力解决好指挥中心建设、侦察预警配系和信息网络构建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侦察资源的电子侦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准确发现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靠单侦察设备独立完成侦察任务已难以满足作战需要。通过建立多侦察资源的电子对抗侦察效能评估模型,对来自同一作战平台的不同侦察设备和来自不同平台的侦察设备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侦察设备的作战效能,为决策者提供作战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侦察过程的时间长短成为直接影响炮兵作战效能的关键。为了弥补无人机侦察和其他近距离侦察装备的不足.美.俄等军事发达国家从实战、简便、快速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炮弹作为运载工具.由弹体搭载侦察设备的构想。于是.炮射无人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天基海洋侦察监视系统是远海作战、近海防卫、海上精确打击等海上作战行动的重要情报信息来源,是支撑打赢现代海战的重要力量。在描述天基海洋侦察监视系统组成与功能的基础上,基于OODA环作战理论给出了系统作战流程。在作战应用层面,从作战视角出发,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给出了天基海洋侦察监视系统作战体系结构的建模步骤,并建立了相关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天基海洋侦察监视系统的作战应用研究和顶层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杰 《当代海军》2010,(6):66-68
在当前形势下,各大国或地区大国海军出于自身的战略需求及各种考量,都在优先发展和加速建设新型的两栖战舰,不断尝试组建和拓展两栖战编队的模式和功能。随着两栖战舰吨位的逐渐增大,航程大幅增加,航速有所提高,以及搭载飞机和直升机(包括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数量的明显增多,新型两栖战舰已不再只充当航空母舰的“附庸”和配角。在很多作战行动中,两栖战舰已经可以独挑大梁,充当主角,完成日渐增多的海空作战,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迫于新的情况、新的作战对象,许多国家海军开始加紧对自己的两栖战舰编队的编成进行调整,甚至进行全新编组,那么,西方国家海军两栖作战编队编成进行了哪些调整?为什么又出现了许多反复?就此话题,本刊特约主持人李杰,特邀海军某研究所金主任和某舰艇学院于副教授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及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军用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新一代军用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不仅能代替人进行构筑工事、排险设障等一般性的工作,而且在未来战场上能充当士兵担任各种作战角色。 侦察尖兵。研究表明,在未来作战中,70%-80%的伤亡发生在侦察人员身上,因此,各国都把侦察机器人的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这类机器人大都装有微处理机、雷达、摄像机、夜视观测仪、激光目标指示  相似文献   

18.
使用过程建模解决体系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过程建模方法,建立了体系过程视图和体系端到端面向对象的可执行模型。以未来两栖编队为例,描述了两栖编队远海作战过程,构建了三种两栖编队作战体系并评估其性能,得出两栖编队可以完成远海作战使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两栖作战环境下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标体系,战斗效能主要由攻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指挥通信能力组成。根据海陆作战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陆上作战和海上作战的战斗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了海陆作战环境下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计算攻击、机动、防护、指挥通信各能力的指数和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各型两栖装备的效能指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装备作战使用研究和作战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集群作战作为全新的作战样式,势必对当前作战理念、作战方式形成巨大冲击。本文基于无人机集群以其精确侦察、无人作战、立体机动等突出优势与空降作战的实时通信、跨域协同、战场保障等潜在短板可实现互补为出发点,重点探讨了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运用的独特优势及战法运用,并对无人机集群在空降作战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