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即将过去的2010年是全球热点多发的一年,也是各类新锐武器频频曝光的一年。这些武器中,有些是全新登场,勾画出世界军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也显现出制造国武器装备的发展战略及武器制造水平,间接反映了其实施战争能力的高低;另一方面,一些武器虽非首次露面,却由于在各类军事热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出镜率极高,从而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有大量军事题材的新闻成为热点、焦点,引起世人广泛关注。然而,在海量的资讯大潮中,仍有许多军事新闻被湮没。这些军事新闻或许看似一股,不很抢眼,未受重视,但很有可能在今后几年成为热议的焦点甚至亮点。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之初,一本新的军事刊物——《环球军事》问世了。捧读这本已经出版了4期的新杂志,真让人爱不释手。 我和许多读者一样,非常想了解当今世界的军事热点,想了解这些热点的来龙去脉。《环球军事》恰恰在这方面给予了及时、充分的报道。比如美国军用侦察机撞击中国飞  相似文献   

4.
《环球军事》2011,(1):6-7
2010年12月18日,本刊邀请军内外2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经过认真梳理、审慎评估,遴选出了2010年世界十大军事悬疑。这十大悬疑或轰动全球,或震动一隅;或影响巨大,或声微势弱……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至今日仍迷雾重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同广大读者一样,希望这些谜团和悬疑能拨云见日,尽早解开,尤其不要对世界及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平发展构成什么意想不到的冲击和威胁。毕竟人类已经和正在经历的苦难已太多太多。——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无解仍需解     
赵利 《环球军事》2010,(24):1-1
时至岁末,回首2010年的世界军事形势,用“难点无解,热点升温”来形容可谓是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6.
军事人才学认为,在存在形式上,军事人才有“显军事人才”与“潜军事人才”之分。所谓显军事人才,是指那些以自己的军事创造能力,已经或正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社会公认的较大贡献的人。而那些被称为潜军事人才者,他们自身虽然具备了某种军事创造能力,但暂时由于缺乏适当条件和机会,尚未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做出实际贡献,或者虽已做出较大贡献,但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一、潜军事人才成因分析1.军事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军事人才成长的一般过程表明,凡军事人才,都会在军事实践活动中经历一个从潜军事人才发展到显军事人才的阶段。这…  相似文献   

7.
传统军事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但又研究得远远不够的领域。孙子云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军事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学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据统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 ,共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六千多次。频繁的战争 ,培育了中国人发达的传统军事文化 ,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 ,实现新世纪中国军事文化的伟大复兴 ,这是每个军事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军事文化研究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8.
《环球军事》2012,(1):14-15
去年本刊组织军内外专家学者首度评出“2010年世界十大军事悬疑”,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刚刚过去1~92011年,同样留下了许多影响巨大的军事未解之谜,至今仍众说纷纭,迷雾重重。为此,我们继续推出“2011年世界十大军事悬疑”专栏,邀请军内外专家学者再度评出他们心中的十大军事悬疑。同广大读者一样,我们希望这些悬疑和谜团能早日解开。  相似文献   

9.
不完全盘点用风云际会、跌荡起伏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06年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安全特别是军事形势。再贴切不过了。这一年里,不但有往年延续下来并持续发酵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乱,还有新爆发的以黎冲突;不但有伊朗和朝鲜因核问题而引发的重大危机,还有“黑狱”事件、“虐囚门”这类令人侧目的军事丑闻;不但有萨达姆被判死刑、拉姆斯菲尔德被迫去职这类焦点新闻,亦有本·拉登不知死活、利特维年科神秘死亡这类不知所终的疑点……一句话,过去的2006年仍是复杂多变,“乱”字了得。面对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个热点丛生的局势,我们怎样认识和梳理其中的头绪,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清本质、把握关键呢?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登山千条路同揽一月高”。在这里,我们希望避轻就重,通过对一年来国际重大军事事件等的归纳总结,帮读者打开一扇回望2006年的“窗口”。由于这扇“窗口”的视角有限,透过它看去,远不是2006年国际军事形势的全貌。因而,我们的努力只能说是一次不完全的盘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评判2006年军事大事上,我们的标准有4个:一是对当年的国际安全和军事形势有重大影响的,二是对今后国际安全和军事形势走向有指标意义的,三是与中国国家安全有密切关系的,四是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关注的。如果因为这些标准的不正确或不全面而引发盘点工作的失误,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  相似文献   

10.
在美英筹划攻伊的战鼓“咚咚”声中,新世纪的第3年沉重而缓慢地拉开了帷幕。展望新一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世人的目光将不得不继续聚焦于多事之秋的亚洲大陆:伊拉克上空战云密布,巴以冲突血泪涟涟,印巴对峙起伏不断…… 一、亚洲将成为军事热点最多、战争危险最大的地区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世纪末,亚洲虽然有不少潜在热点,但总体上都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十几年中,仅有1991年爆发了一场海湾战争。比较而言,欧洲、非洲这两个地区都比亚洲热闹得多。进入新世纪时风向突变,世界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就军事冲突和战争而言,欧洲小有风浪,非洲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初,收到沉甸甸的《军事政治学导论》(高民政等著,时事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一书时,心中一阵惊喜,大陆终于有自己学者研究军事政治学方面的成果了,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2.
在刚刚过去的1994年里,国际形势仍然处在深刻而复杂的变动之中。总的看,国际局势续朝着缓和和多极方向发展,但是矛盾和冲突依然允斥在世界各个角落,军事热点此消彼长、武装冲突有增无减。据初步统计,1994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8起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除过去遗留下来的冲突外,当年新发生的战争或冲突达14起之多。这充分说明,天下还不太平。  相似文献   

13.
世人期盼、关注、迷茫或是失望的2009年就要画下众说纷纭的句号。回望即将过去的365天,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还是军事领域,人们总能找到自己关注的热点、焦点或是冰点。但若从人们普遍关心的角度去考量,有一个焦点是大家都目光齐聚或费神解析的,那就是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军事历史渊源久远,内容宏富广博。在中国五千年起伏跌宕的历史长河中,军事领域的创造和贡献举世瞩目。与战争发展史和军事思想史一样,军队和其他武装组织的发生、发展、变革和嬗变的进程,自先秦至当代历经数千年。其历程之久远、规模之宏大、演变之纷繁复杂,以及历史经验之丰富,在世界上无与伦比。虽然,在进入近代后一个时期,中国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了,但也有其缓慢前进和取得某些成就的一面。对于中国历代军史这份精神遗产,我们后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加以整理和研究,批判地继承和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 战略,是关于军事或战争的一门古老艺术,是战争理论的灵魂。现代社会中,导源于军事战略研究并进而泛化成各个领域、各个系统的战略,成为理论研究者们永不过时的热点课题。在人们纷纷扬扬地提出国家战略、地区战略、部门战略或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军事战略、社会战略等各种形形色色的战略之后,我们反思一下便会发现:所有这些各种形式的战略其共同之处在哪里?其底蕴是什么?或更进一步说,我们必须正面提出并回答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战略的本质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军事经济战略的例举式探讨分析,揭示该题目的底蕴内涵。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临时政府军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它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而宣告成立,至同年4月1日孙中山解职为止,共存在92天。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模式,颁布了一些法令,设立了一些军事机构,使之在军制建设上稍具规模,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该时期的各项军事制度仍属初创,尚未完善,许多文献今已不存,今人论及南京临时政府或忽视其军制建设,或语焉不详。本文试图对之作一叙述,错误之处尚求教于史学界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7.
杜科 《环球军事》2010,(24):9-13
时值2010年终岁尾之际,回颐过去一年,尽管全球饱受金融危机冲击,各军事大国和强国普遍因财政紧缩面临着军费紧张的困难,但新形势下的军事变革依然方兴未艾。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武装力量的发展,军备建设、大宗武器交易如火如荼,军事改革、战略调整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8.
我是位爱好学习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者,切感《军事历史研究》成效显著,影响深广,享誉海内外。中华军事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堪称“军事宝库”;世界军事亦多精彩之宝。中国兵书浩翰,名典甚多,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并居前茅。史书系统完整,举世仅见。具有大量战争性质、谋略、战法、战争过程、军制、选将、武学、训练、军队政治思想、军民关系、军事地理、武器装备、军事筑城等军事方面的记载。并有众多军事家和某些可称为大军事家或“军事巨人”的纪传。发掘、总结、发扬和升华祖国的军事文化,汲取外国的军事经验、教训为我们军事建设借鉴,实…  相似文献   

19.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这是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同志给我军规定的一条军事原则。在总的方面,我军坚决执行了这一军事原则,但在某种情况和条件下,我军又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凡在敌我力量对比上能够保守或夺取的地方和在战役上战术上有意义的地方,则必须保守或夺取之”的指示,灵活地运用了这一军事原则。1946年,华中我军进行的两次涟水保卫战,就是生动的一例。  相似文献   

20.
在2010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道军事题使许多考生感到茫然。网友“小中”说。看到这个题目几乎要哭起来。由此引发了大家的异议:女大学生王新说,真不知道这跟公务员素质有什么联系?而且网络跟帖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军事类考题对公务员的选拔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与公务员的职位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