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各国都竞相把高科技成果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军的通信装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卫星数据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卫星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它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我军的应用,标志着我军通信手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解决了我军通信手段落后的局面,使得我军边远部队能和上级机关乃至全军各兄弟部队之间都能相互看得见、听得到、联得上。 一、通信距离远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民用航空用户在精密进场与着陆中的应用需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设计了GPS局域增强系统(Local Area Augmention System,LAAS).LAAS地面站设备采用3-4个安装在机场固定已知点的高性能GPS接收机,观测所有可见卫星,并将这些观测数据同时发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将码相位测量的伪距数据进行载波相位平滑,同时使用差分技术获得每颗可用卫星的误差修正值,并进行完善性监测,最后利用甚高频(VHF)广播这些修正数据.当某颗卫星出现故障后,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发生改变.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得到当可见卫星数量在6颗或6颗以上时,减少一个卫星对完善性影响不大,甚至会变好,在可见卫星为5颗的时候较少一个完善性的可用性降低.并且完善性还和卫星的几何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
卫星通信这次展览会展出了一些卫星模型〔如“国际”、“交响乐”、“地平线”等〕及用于卫星通信的设备、元件和地面站设备。大型固定地面站设备在技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前地面站使用的是大型天线,工作频带为4和6千兆赫,采用了噪声温度为17-20°K的参量放大器(用液氦和氦蒸气冷却),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传统分层有向图模型在卫星地面站故障诊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分层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在建模过程中,考虑到卫星地面站故障征兆多、建模复杂,依据各设备工作状态的故障传播方式合并同类节点,以减小模型规模;同时,在模型中加入节点有效性使能函数,克服传统分层有向图模型中设备主备切换导致系统结构发生改变时需要重新建模的问题。在故障诊断推理过程中,采用反向回溯和正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减小故障源搜索空间,并基于各节点被搜索次数给出故障概率,提高诊断效率。以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地面站为例对单故障和多故障报警场景下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分层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5.
1986年9月4日,由国内4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北京总参卫星地面站通过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空军第三研究所、通信工程学院和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卫星发播标准时间频率系统”的成果鉴定,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现场考核和测试。该系统主要由两部份组成。一是对标准时、频信号进行编码和扩频调制的收发终端设备,由空三所完成;二是用来传递标准时频信号的卫星信道设备,由我院对地球站设备进行改装完成,其中在最后一次试验中使用了由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提供的上变频器。  相似文献   

6.
采用通用化自动测试系统是解决各种卫星地面站设备测试问题的必由之路。对通用化自动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面向卫星地面站的通用化自动测试系统体系结构,按照“分层、开放性、可重配性”三原则给出平台体系结构的分层模型,说明了其工作原理。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典型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具有可编程、开放式的“搭积木”结构,体现出“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三化”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群 《国防科技》2012,33(2):7-12,61
文章概括了美国现役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现状、能力和不足或存在问题,说明了美国发展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动因,从天基红外系统、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地面站三个方面,研究了其系统构成和各部分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围绕卫星组网方式和卫星设备讨论了美国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的特点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CSP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继卫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运行,既能直视中、低轨道用户航天器,又能直视地面站,是沟通用户航天器与地面站的桥梁。中继卫星调度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度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通过分析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特点与约束条件,建立了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CSP模型。利用卫星工具箱STK进行模拟仿真,对CSP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SP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车载电扫天线是实现移动卫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结合具体的设计经验,本文在分析车载站设备特点的基础上,对天线物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应用MVC设计模式,采用PIM应用架构,通过动态链接库和构件技术,对卫星地面站自动测试软件进行了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层短讯     
《国防科技工业》2004,(6):58-60
由长征二号丙火箭最近成功送入太空的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目前在轨运行正常、工作状态良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试验任务,并为以后的其它试验项目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据了解,长二丙火箭发射成功次日上午10时,纳星一号卫星第一次经过清华大学的纳星一号测控地面站准确捕获卫星信号,并建立了上下行通信链路。同时,航天科工集  相似文献   

12.
卫星地面站设备配置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资源配置效能进行评价是系统分析与评价中的难题。本文从评价目的出发,结合实际问题,建立了卫星地面站系统设备配置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把 Delphi法与 AHP 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给出了各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指标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指标及指标体系是有效的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一种GPS数字中频信号软件模拟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GPS系统中基于C/A码的卫星捕获及跟踪算法提供信号源,以GPS卫星发送信号模型为基础,分析了GP2010的工作原理,采用Matlab/Simulink以软件的方式模拟了GP2010的工作过程,完成了一种数字中频GPS信号软件模拟器的设计,最后采用一种基于C/A码的捕获和跟踪算法对软件模拟器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软件模拟器可以给基于C/A码的卫星捕获和跟踪算法提供信号源,与常规GPS信号模拟器相比,所设计的软件模拟器结构简单,设计灵活并可扩展,易于使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拥有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主要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卫星导航系统传输距离远、落地信号功率低,导航接收机在复杂遮挡环境下可能受到干扰不能正常解调电文,导航电文设计中一般采用纠错编码获取编码增益来提升恶劣环境下的解调性能。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各大系统在现代化升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性能更优的纠错编码,北斗全球系统现代化信号导航电文将采用多进制LDPC编码。在研究多进制LDPC编译码原理基础上,首次对北斗采用的64进制LDPC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进制LDPC编译码性能和实现复杂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多进制LDPC编码方案具有较高的编码增益,相对二进制LDPC有0.4~0.8 dB的优势,对于恶劣环境下的解调性能具有较大改善,该研究可为北斗现代化信号接收终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七二二所研制的白酒大曲鲜曲坯自动化码盘设备,在四川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顺利通过前期技术论证试验,成功跨入白酒智能化生产设备行业。七二二所作为国防重点科研院所,为拓展新的科技产业领域,组织精兵强将对白酒智能化生产设备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夹具论证试验和机器人自动化码盘运行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为后续合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程车载防空系统拦截空地导弹的制导问题,设计了一种视线指令制导律.首先建立了地面站、拦截弹和空地导弹三者之间相对运动模型,然后以控制拦截弹位于地面站和空地导弹连线上为目标,根据三者在空间的几何关系设计了一种视线指令制导律,并对拦截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制导律能够有效保证地面站的安全,与比例导引律相比,提高了制导精度,缩短了拦截时间.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消息。美国空军将发展一种数据转播卫星,它将使从位于印度洋上空的早期预警卫星发出的导弹直接进攻的突然警报直接转播给美国大陆的最高当局。目前,信号必须首先被位于关岛或澳大利亚的地面站接收,然后由被约定的通讯卫星转播给美国本上。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15日9:50,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洋一号A(HY—1A)卫星由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升空,808秒后,卫星与火箭正常分离,到达870公里初始轨道,按计划在经过7次变轨后到达798公里的预定轨道。 2002年5月29日上午9:50,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所属北京、三亚卫星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第一轨卫星数据。 2002年9月18日上午,在国防科工委主持下,国家海洋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HY—1A卫星在轨交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字仪式。 2003年5月15日上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三亚卫星地面站接收到HY—1A卫星下传的遥感数据。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指挥控制孕育了无限的生机,同时也对各军兵种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械化部队综合信息系统综合建设中,对车载卫星定位设备也提出了高可靠性、高精度、抗干扰性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