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志愿军兵站体制是后勤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体制的继承和发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作战物资主要从祖国大后方运来,后勤工作异常繁重,而其中的运输工作又是重中之重。为适应战场情况的变化,确保运输的畅通,志愿军后勤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兵站体制:在兵站领导体制上逐步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级体制;在兵站勤务体制上逐步由兵站线发展到兵站网。合理、完善的兵站体制,确保了志愿军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人民军队兵站体制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以交通运输工作为中心,服务于人民军队的作战与发展需要,是人民军队后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进行研究,早在人民军队兵站产生之时就开始了。为更好地指导兵站工作,人民军队兵站部门十分重视研究和探索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术界开始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后勤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在对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体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但学术成果总体上还较零散,缺乏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建立兵站体制,进行交通运输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站初步创立,作用较为有限,但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站体制较为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兵站得到较大发展,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连接各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后方的战略性兵站线,以及连接敌占区的秘密兵站线,兵站职能进一步拓展。解放战争时期兵站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而且职能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建立了近代后勤保障领导机构——兵站总监处,并自后方到前线建立了各级兵站。在战时后勤体制上,成功实现了由中国传统的粮台体制向近代兵站体制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军队战时后勤保障体制的近代化。虽然湖北军政府的战时后勤体制呈现出由粮台体制向兵站体制过渡的特征,但它是近代兵站体制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此后,国民党领导下的南方军队特别是国民革命军,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均采用了兵站体制。因此,湖北军政府的兵站工作,对中国近代兵站体制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民革命军兵站体制的沿革总体上经历了创建、发展和变革三个阶段。北伐战争至七七事变前为创建时期。主要是借鉴了日本兵站体制,同时也区分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作战对象进行相应的变通。全面抗战爆发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随着军队规模迅速扩大、战区增多,兵站规模也相应扩大,兵站领导层次增加,在战区兵站总监部之上建立了后方勤务部和兵站统监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变革时期,主要是仿照美军后勤体制对现行兵站体制进行改造,在后方勤务部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和联勤总部,将平时、战时及各军种后勤领导体制进一步整合、集中;在战区兵站体制上,建立补给区,由部队兵站制逐步向地区兵站制过渡。  相似文献   

6.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为战胜敌人的进攻及匪特顽等势力的袭扰,不断加强作战部队、地方武装及兵站自身警卫力量"三位一体"的兵站防卫力量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兵站防卫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兵站线的安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兵站防卫实践,对未来人民军队兵站防卫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末年袁世凯等人编练新军,采用西方新式军事教育,军队兵站后勤问题,始于正式提出。辛亥革命以后,国内战争,接连不断,如赣宁之役、云南起义、广东护法、马厂誓师、援闽援桂、东征之役等,其中军队编制较为完善者,亦曾有兵站后勤组织。如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北伐,于总统府内设总兵站及兵站局,以负责运输筹备事宜,并置兵站总次监,兵站正副局长,直隶大本营。又如1915年12月云南反袁护国起义,于省城昆明设兵站总监部,统辖各路兵站,内置兵站总监,直隶于都督。1919年8月广州护法军政府,于大元帅、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现代化的敌人,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充分依靠祖国大后方的支援以及积极争取外援,在兵站运输、警卫、筑路、通信等工作中逐步编制了正规的勤务、保障部队,兵站力量的现代化、正规化程度迅速提高。同时,志愿军后勤政治部门在兵站线上因地制宜地开展政治工作,促进了兵站人员的革命化。  相似文献   

9.
此文介绍的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兵站总监部的组织沿革,也兼述后方勤务部第二办事处的组织概况。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7月底,蒋介石召集各地军事长官在南京开会,前炮兵司令周秒(字子梁)于是月29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于同月81日,应召由太原驰赴南京,参与会议。会上讨论长期、全面抗战及军事后勤工作等问题。蒋介石以后方勤务关系重大,指定俞飞鹏为后方勤务部部长(该部于8月10日成立,后又以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于各战区设兵站总监部,另以重要地方设办事处,以“办理兵站收关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非战争军事行动青藏线野战兵站应急支援保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青藏线野战兵站应急支援保障应把握的重点是:着眼综合保障,科学编组保障力量;把握开设原则,力求配置合理;围绕应急需求,突出保障内容;针对任务特点,灵活运用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部党委“一班人”把新形势下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作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国防运输保障任务。先后涌现出被中央军委、国防部和成都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川藏线上十英雄”、“川藏线上的英雄汽车兵——张洪”、“川藏线钢铁运输班”、“高原模范兵站”、“川藏线模范汽车连”,被四总部表彰的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为了配合其在太平洋的作战,把在中国的占领区变成其战略后方和兵站基地,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清乡"和"蚕食".  相似文献   

13.
在4000里青藏公路沿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火头军”。他们把自己的青春诗篇写在兵站的三尺灶台上,为汽车部队和过往人员提供食宿接待,奏响了一曲感人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被人们亲切地誉为高原“驿路天使”。上个世纪50年代,被称之为“天路”的青藏公路通车,总后青藏兵站部所属汽车部队开始走上青藏线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沿线负责食宿接待的兵站便应运而生,因此便有了炊事兵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文化工作在各级机关、首长的重视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一工作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形势任务,密切配合军事斗争,为唤起民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打击日伪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文化工作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提高联勤分部指挥员的战术思想水平、组织指挥能力和机关的战时业务素质,探索野战兵站开设实施应急保障的途径、方法,增强分部高技术战争的联勤保障能力,近期一些联勤分部以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主要作战方向为背景.针对我军未来的主要作战对象,立足分部现有装备,进行野战条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的后方勤务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民党政府后方勤务部(后为后方勤务总司令部)系抗战期间军事委员会(后为军政部)属下的一个重要部。研究抗战史,不能不提到这一负责全军后勤工作的场所。兹就档案所载,将该部的历史沿革、组织人事及其所属兵站设置情形,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赤色邮政席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普遍创办了赤色邮政,担负苏区党政军民的信件、文件、包裹和报刊的传递任务。在当时条件下,它对于加强根据地的交通、发展邮电通信事业,辅助苏区的军事通信,起到了重要作用。1927年12月,毛泽东率...  相似文献   

18.
<正>矢岛中队三项部署解析如前所述,日军汽车队从辛庄返回灵丘途中,其先头汽车在乔沟内突然遭遇八路军一个排,双方随即展开交火。汽车队立即停止前进,靠前的一部(兵站汽车第2中队第1小队一部)下车,进入乔沟支援先头汽车,靠后的一部(兵站汽车第2中队本部、第2、3小队、行李班、修理班及第1小队一部)下车警戒。但碰巧这个时候,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第1营及其配属部队,正从白崖台向辛庄方向开进,走到大缺口东侧那排狭长低矮的高地附近,发现了公路上的日军。  相似文献   

19.
韩磊 《中国民兵》2010,(12):60-61
韩国预备役正式名称为"大韩民国预备军",英文缩写ROKRF(Republic of KoreaReserve Forces)。和平时期,"大韩民国预备军"主要参与灾难救助、紧急动员、支援社会、参加军事训练等活动;当国家处于战争、事变以及其他非常事态时,"大韩民国预备军"可扩充为正规部队或根据作战需要进行武装动员,消灭渗透敌人,镇压非法武装,保护重要设施和兵站线,并遂行《民防法》所规定的其他各项支援任务,是韩国抵抗侵略,保卫国家,拥有自主国防意识的重要军事力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服务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其中,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作目标下,围绕生殖健康内涵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需要,是新时期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