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它相对过去的大纲有了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人文修养,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强调综合性,重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的现代意识,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创造能力,又有良好素质,既有不同个性,又能共同协作承担时代重任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个重要理念就于它对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它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必然要涉及到语文课的本质与属性,看来似乎是个人人皆知的问题,但真正上升至理论层面来阐释,却又是难下定义的.尤其是面对职业教育基础课的语文教学而言,不是语文课本质属性是什么,而是我们面对着职校学生这样的群体最需要语文课的何种本质与属性来解决教育中的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有人说语文的本质是言语性,还有说工具性、知识性、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等,也许这是解构主义多元共生的观点.但是面对着语文课这么庞杂的内涵,又面对职校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特殊群体.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为实现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的,建构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语文教学,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要打破模式化、程序化,强调人文精神,倡导个性化;要引导学生自主习作,拓展思路、大胆创新,写出鲜活灵动、个性张扬的作文.为此,就必须培养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法规建设,国家立法部门先后出台了<国防法>、<兵役法>、<人民防空法>、<国防教育法>、<预备役军官法>、<民兵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法规,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国防后备力量全面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还存在法规不够健全,有些条款操作性不够强,尚未形成层次分明、配套协调、互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以及有法难依和违法难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过去的教学中,它是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农场化学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实验探究教学,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四个方面的理念,即人文性、实践性、生活性、民族性.生活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是运用文化特点和规律于经营管理工作,以提高员工人文修养和自我管理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为手段的管理理论、思想及方式。  相似文献   

11.
谈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导致语文教学扭曲化,使学生对其产生了冷漠、厌恶,甚至抵制的情绪。课改“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理念的提出,使语文教改有了更为切实的方向。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了达到使学生迅速学会有关语言和文学知识,又能达到陶冶情操的双重目标,要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诱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就必须创设相应的情境。情境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能让学生感受性强,注意…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的颁布,给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处于"转轨"中的语文教育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引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中指出:"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的因素 (一)教材的提示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编写者为读者(学生)提供了该文学作品欣赏方面的许多提示,每个单元前有总体阅读提示,每篇课文前有重点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有课文重要内容的提示,部分课文还附有别人鉴赏体会、专家评析,以及有关网址提示,如高中语文第四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附录了摘自<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的专家评点和网址(华人教育网WWW.0-100.com.cn),每单元后有某一类文学鉴赏分析方法提示.这些教材的提示为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总体特征起到了奠定基调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提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把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感悟限制在一个事先设定的大框框里.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的教学理念实践了两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标>使物理课堂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我们的教学焕发了无穷的生命力,不再是枯燥的力、热、声、光、电,而是和学生一起感受物理,体验物理.教师不再是刻板的教书匠,而是有着人文气质,科学精神的学者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6.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我国的讽刺文学有很长的历史,早在先秦诸子寓言中已经有讽刺作品,在明代拟话本、传奇、杂剧和长篇小说中讽刺文学更渐渐成为一股潮流.在这样的基础上,吴敬梓以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体验与鲜明的爱憎,写成了这部现实主义巨著.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该<纲要>中在课程结构上要求中小学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这篇叙事诗以典型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为追求美好爱情而牺牲自我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笔者现就刘兰芝身上所体现的美学意蕴挖掘一二,以资鉴赏.  相似文献   

19.
近期<文学故事报>刊发的<黄伯(应为"百",下同)韬自杀前哀叹:我为什么那么傻>一文第2部分第3段首句云:"黄伯(百)韬是国民党军队中惟一一个非黄埔系而当上兵团司令的."这不实.为存史求真,免以讹传讹,愚谨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郭卿友主编<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上册等相关史料略作澄清.  相似文献   

20.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开创了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文学先河.他一生忠于理想,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和持正不阿的爱国志士.诗人高尚的爱国思想、爱国情操,千百年来为人们世代传唱,并在长诗<离骚>中得以完美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