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松 《政工学刊》2010,(4):64-65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免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鹜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贪盗不取。”两千多年前,商鞅在《商君书》中说过,山里的野兔属于无主物,所有权归属未定,谁抓住就是谁的,因此一只野兔出现,百人竞逐;而街市上卖兔子的很多,却连小偷也不取,因为那些兔子的所有权归属已定,谁要擅自拿取,  相似文献   

2.
军人当厚德     
中华民族自古尊崇道德,谓之“德者,得也”。《易经》中有“不恒其德,无所容也”,说的是人若不能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就无法立身于世间。拥有了高尚品德,就会如《诗经》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更是长久以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悠悠历史。可以说,道德观念贯穿于人的思想灵魂,构建着人的精神高地。军人历来以忠诚正直、牺牲奉献书写人生,厚德既是内心归属,也是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时,谈起了“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和谐。”总理与季先生探讨的内心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军事院校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基地,是一个培养和储存军事人才的基地,教员是这个基地发展的动力,建设和谐院校。教员内心和谐至关重要。因为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能够健全认识,完善心理品质.明白事理,知荣明耻,不误人子弟;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能够守护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谐相处;教员内心和谐又是一种力量,难不倒,诱不倒,能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干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4.
周凯 《政工学刊》2008,(12):19-19
闲暇之余,偶翻清朝作家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看到《知足者,得其乐》一篇:“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这个平实、淡然的道理,是作者从多少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总结出来的。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工作上才能出以公心,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5.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一句名言。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孔子对自省的精辟阐释,比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古至今,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注意随时省察自己的内心,以是克非,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6.
在罗贯中本《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因诸葛亮而闻名,但据裴松之所注陈寿《三国志》及有关资料考证,三国时虽出现多次“空城计”,诸葛亮却并没有设过“空城计”。然而,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空城计”,并在以后不绝于史,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录事薛某,高烧中梦见自己变为一条金色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甚是饥饿。此时,正遇一渔夫垂钓。他明知钓饵里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之后作者点评说:薛录事被钓,皆因“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相似文献   

8.
《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和与战矛盾高度激化之际;创作时间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那段短暂的“等闲”时期;创作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满江红》的精神就是当年岳飞内心保家护国的神虎精神。各种考证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证据链,表明当时的岳飞已经具备了写出《满江红》的一切条件,而且也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满江红》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和蕴藏含义,使人、词与背景达到了合乎逻辑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应该认定《满江红》的作者确实非岳飞莫属,他人根本就没有替代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9.
《政工学刊》2009,(7):33-36
道德,《辞海》中的解释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里崇高的道德。今年2月温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道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一天早朝时突然问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群臣一时回不过神来。过了一会儿,有人说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说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五花八门,朱元璋听着这些回答只是颔首捻须,这时一个名叫万钢的大臣回到:“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连连点头,称其见解“甚独”。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7,(6):43-44
叶利钦走了,他昔日统治下的俄罗斯人感情极为复杂。有人说他是俄罗斯的功臣,当苏联体制模式“走进死胡同失去动力之时”,毕竟是叶利钦勇敢地站出来,提出并实践自己的主张;也有人指责他,说他对俄罗斯是戴罪之人,他一手埋葬了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前苏联。在叶利钦身上真是集中了太多的矛盾。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的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2.
假痴不癫     
袁昭 《国防》2010,(5):77-78
痴,愚笨;癫,张狂。假痴不癫,意为假装呆子傻瓜,实际上却聪明异常。老子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苏轼也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13.
“安倍曾说.要克服困难.像骏马一样勇往直前,但会不会因为速度过快把马背上的国民摔下来?”1月7日,日本《朝日新闻》刊文责问。  相似文献   

14.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15.
张艳  杨良旺 《当代海军》2003,(10):25-25
不准公开却公开了。最近,俄罗斯海军明确要求,不允许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进行报道的一艘新型核潜艇,却被俄《消息报》在8月8日的报纸上,进行了公开披露。设在圣彼得堡市的“孔雀石”海洋机械设计局(设计方)的一位局长惊讶不已,他不知道这艘独特潜艇下水的消息,是怎么被传播出去的。  相似文献   

16.
许德斌 《政工学刊》2008,(10):31-31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或许都有这样一个共识:马谡是一位眼高手低、缺乏实战经验的人。在指挥街亭一役时,既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劝谏,致使街亭失守,被处以极刑。马谡在街亭之战中惨败,从表面上看是他盲目自大、刚愎自用所致;但从深一层次上看却是诸葛亮把马谡这样的人用错了位置。马谡与诸葛亮共事多年,一直是“高参”的角色,极少担任主将独当一面。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劳动榜样》节目,让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在规定的时间内,各路高手纷纷献艺,用叉车在钢丝上挂啤酒瓶、手工绘制交通地图、糖果“一把抓”等等。由此想到欧阳修的《卖油翁》,卖油翁把“油自孔入,而钱不湿”的娴熟倒油技巧说成“惟手熟尔”。  相似文献   

18.
普普通通的退伍军人,却拿出自己行医20多年的所有积蓄,又借款16万元修公用水坝,造福村民。他被评为“感动淄博”年度人物;他被山东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做专题报道;他被乡亲们用最朴素的“三句半”盛赞——  相似文献   

19.
徐昕 《政工学刊》2010,(8):66-67
我生过半,虽不稂不莠,但所读之书却不算少。近日,再次仔细翻阅《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这是我平生所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至少读过10遍了)。对毛主席那种严以自律,不徇私情,“公交以公交论,私交以私交论”的做法,真切由衷地感到景仰和钦佩!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