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许多记述人民解放军1955年到1965年军衔制(五五军衔制)的公开出版物都刊登一些授衔、授勋图片,图片中的军官头戴大檐帽、身穿佩戴有金色、银色五星的肩章;有金色、银色五角星、圆形勋章、奖章的军服,神采奕奕,肩章、勋章星徽相映。  相似文献   

2.
沈力 《军事史林》2010,(1):11-17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以下简称五五军衔制),1038人被授予将官军衔,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1956年、1958年,又有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本文谈谈五五军衔制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重新步入正轨,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也提到议事日程里。恢复军衔制成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做好着装方面的过渡、准备,从1981年开始,由总后勤部根据恢复军衔制的要求具体开始了新一  相似文献   

4.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伴随着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人民解放军恢复了中止23年的军衔制度,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军衔制度.新军衔制度的实施与改革开放同行,不是时间的巧合,而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刘岩 《军事史林》2004,(12):23-30
人民解放军在建国以后,于1955年和1988年两度实行军衔制度.其中有些情况人们只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里就读者常常提到的若干问题作一概述.为叙述方便起见,不妨称首次实行的军衔制为"55式"军衔制,第二次实行的军衔制为"88式"军衔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业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公布实施。军衔制的再度实行,是新时期我军军事制度和干部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标志着我军的正规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军酝酿实行军衔制度由来已久。由于受国情军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一制度的实施经历了几起几落的漫长过程。在1955年至1965年实行军衔制度之前,曾有过三次酝酿实行这一制度的尝试。一、抗日战争时期酝酿的军衔制 1937年8月1日,在我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际,总政治部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指出,我军将“采用官阶制度”。1939年4月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总政治部王稼祥主任并中央书记处,提出:“部队日益扩大,正规军各种制度亟待建立。拟照国民革命军编制区分,规定部队中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同年5月30日,朱德、  相似文献   

7.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对现役军官授衔。当时负责授衔工作的彭德怀、罗荣恒和宋任穷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进展情况。彭德怀说:“总的来说,部队中大部分同志都能正确认识这次授衔工作,态度端正,但也有些人有攀比思想,提出了一些不切实  相似文献   

8.
1955年是我国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这年经济发展的速度,比前两年更好,增长率达28%,各项事业都蒸蒸日上,这为我军以实施军衔制为标志的军事体制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1955年,我在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学校授衔是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谈到新四军实行军衔制,人们首先就会想到佩带中将军衔的叶挺。在新四军组建之初,作为国民革命军编制序列内的部队,国民政府也曾给新四军的高层军官授予了军衔。但当时考虑到我军现实,并未普遍实行和佩带军衔。大多数授了衔的军官,本人不仅知道,而且在干部档案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14日,是我人生旅程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这天,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上将军官授衔仪式,我有幸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恢复军衔制后首批被授予上将军衔的17名将官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上将.  相似文献   

11.
二、806位开国少将在1955年授衔时的单位及职务 开国少将在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各重点院校的军级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居多,而且大多担任副职领导。另外,1954年至1955年各级干部因调换单位、职务升迁、上学培训等等比较频繁,所以,报送军衔时与具体授衔时有些干部的单位及职务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沈力 《军事史林》2004,(4):6-12
最近,看到署名鞠开的文章<粟裕授衔的真相>(载<纵横>2003年第5期,以下简称<真相>).此文"据毛泽东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开会讨论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问题,在讨论到粟裕授衔问题时","按当时授衔的依据,毛泽东同大家的想法一样,是要给他授元帅衔的",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周恩来说:"粟裕已经请求辞帅呢."  相似文献   

13.
南昌城头的枪声,抗日烽火的硝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朝鲜战场的军威,镰刀和铁锤绵接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锻造了金色的将帅之星。在锋镝厮杀的疆场,无数革命英烈为新中国的建立英勇献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运筹帷幄,灿若群星的将帅脱颖而出。这血染泪浸、铁血辉煌的历史,浓缩成永恒的风采--1955年怀仁堂授衔。P.10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规定少将的编制军衔主要是1952年评定军队级别时的正师级至副军级干部,包括野战军的副军长、副政治委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师长、政治委员;省军区的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水警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空军航空兵师长、政治委员等等,同时还要衡量这些干部的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的服务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作为授衔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在实际授衔中,也有个别兵团级干部和部分正军级干部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5.
1955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人民解放军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史称“三大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并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  相似文献   

16.
徐平 《军事史林》2006,(7):20-25
1955年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总部机关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方勤务部、总干部部、训练总监部、武装力量监察部、总财务部、总军械部等八大部;全国军队统编为国防军和公安军;国防军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四个军种,加上公安军,被称为"五大军种";陆军设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四个兵种领导机构;全国划分十二个大军区;主要军事院校除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外,还有总高级步校和军事工程学院;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相当于方面军(大军区)级,直属军委领导.  相似文献   

17.
沈力 《军事史林》2004,(6):12-16
元帅军衔通常是各国军队的最高等级军衔,仅授予极少数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军队统帅、高级将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为创建人民民主国家浴血奋斗,一代元戎,功成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理应褒扬他们的革命功绩,给予他们崇高荣誉.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正式实行军衔制度,军衔结构中有元帅军衔,其等级为最高军衔,其名称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相似文献   

18.
陈赓(1903-1961)是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1955年授衔的十个大将之一.人们都说他是极富传奇性的人物,这一点都不错.他的经历中有很多属于"之最"的或罕见的记录:他1916年不满14岁就参加了湘军,是人民解放军将帅中最早和最小(年龄)从事军事活动者之一;他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刘岩 《军事史林》2004,(4):42-4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有时候在一些场合发现,人民解放军有些军官肩章的下(外)端增加了一个"Y"字形的符号,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本文从回答这一问题说起,谈谈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 人民解放军于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起,两度实行军衔制度期间,除了人们熟悉的现役军衔外,还设有预备役军衔.上述下端缀有"Y"字形符号的肩章,就是预备役军官的军衔标志."Y"是汉语拼音预字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预备役的意思.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专用军衔肩章符号,50年代首次实行预备役军衔制时未曾制定,90年代再次实施预备役军衔制度时才正式制定佩带.那么,人民解放军的预备役军衔制度的情形如何呢?这里作一概要介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相似文献   

20.
1965年6月军衔制被废止后,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世界上没有实行军衔制的为数不多的军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