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JPDA)是密集杂波环境下一种有效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但该算法的复杂度会随着目标和观测值的增加而显著增长。为了减少JPDA算法所需要的存贮空间和计算时间,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I-JPDA)。首先通过合理选取跟踪门门限的阈值,去除小概率事件,然后再根据跟踪门内目标的关联概率对关联事件的概率密度值进行衰减,计算出跟踪门内各目标的关联概率。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在保证跟踪成功率的同时,还具有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和易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卡尔曼滤波是大多数多目标跟踪算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余组成部分通常包含若干形式的数据互联方法。这里打算把神经网络加到正规的卡尔曼滤波器中,使此神经网络提供滤波所需要的自适应能力。这样,卡尔曼滤波器的估计误差将会减小,从而改进了多目标跟踪的解。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在典型的多目标跟踪中,随机干扰的出现给量测源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数据互连技术使每个量测与相应目标互连或当出现杂波或虚警时放弃该量测。本文介绍使用Hopfield网络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多目标跟踪算法。通过把数据互连问题的约束和著名的“旅行推销员问题”(TSP)的约束相比校,导出Hopfield网络的能量函数。通过模拟退火过程使能量函数最小化,由此计算数据互连概率,并应用于每个目标的卡尔曼滤波器跟踪器。将所提出算法的性能与传统技术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神经网络跟踪器与联合概率数据互连滤波器相比较有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多目标数据关联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JPDA被公认为是杂波多目标环境下跟踪效果最理想的数据关联算法之一,但在密集回波情况下其计算量易出现组合爆炸现象,难于实时处理。通过对Hopfield网络解决TSP问题的研究,探讨用神经网络解决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中数据运算的组合爆炸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的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简化算法。首先结合模糊理论、概率数据关联(PDA)算法,构建模糊矩阵,并根据隶属度大小建立新的确认矩阵,然后采用JPDA算法计算关联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与JPDA算法相比,在跟踪性能相当的前提下,算法的实时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6.
密集杂波环境下用于多目标跟踪的改进PDA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率数据关联(PDA)算法在密集波环境下跟踪单目标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当跟踪多目标时,由于未能考虑相邻目标间的相互影响,因此效果不佳,针对PDA算法的不足,基于多目标跟踪中相邻目标间相互影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概率数据关联(NIPDA)算法.新算法引入量测J属于目标t的概率Bjtk,并用其对关联概率进行修正,从而在计算互联概率时考虑了相邻目标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计算量与PDA算法相近的情况,提高了目标跟踪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JPDA中"聚"的概念和求三角形中心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关联方法,减少了数据关联的计算量、提高了数据关联的实时性,并通过与JPDA及其改进算法的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检测概率、重杂波环境下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一种联合交互式多模型Viterbi数据关联(C-IMM-VDA)机动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各模式下的滤波器的量测预测、量测预测协方差及模式概率构造一个统一的综合波门,排除不可能的路径转移,减少到达一个目的节点的源节点的个数.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与IMM-VDA(交互式多模型Viterbi数据关联)算法相比,C-IMM-VDA算法在大大减小计算量的同时,降低了航迹失跟率,提高了航迹平均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融合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系统中,通常采用分布式融合方法和集中式融合方法。分布式融合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等优点,采用分布式融合方法更为广泛。对分布式多传感多目标跟踪融合方法、关联和估计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重点讨论了传统的关联算法和神经网络、模糊技术关联算法,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灰色关联分析及其改进算法的基础上,针对雷达组网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绝对关联度的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将灰色理论和多元概率信息合并理论相结合,计算各雷达之间的总关联度,并用一次平均融合后的数据替换掉总关联程度最差的雷达数据,组成最优融合组,然后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减小计算量的同时,减小了径向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