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一次演讲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新编了“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他说:有三座庙,每座庙里都有“三个和尚”,并且每座庙离水源都比较远,都面临着“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搞了“机制创新”,天天水都吃不完。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谁挑的水  相似文献   

2.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作为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代名词 ,历来广为人知。但是 ,和尚的本职工作是撞钟 ,当一天和尚 ,当然要按时撞钟 ,撞响钟 ,撞好钟 ,否则便不是一个好和尚。撞钟的和尚 ,总要比不撞钟的和尚可敬些、可爱些。从这个角度来看 ,先前的理解有点冤枉和委屈了“撞钟的和尚”。例如 ,花和尚鲁智深固然是一个好汉 ,但却不是一个好和尚。他避祸五台山做和尚的时节 ,不尽其职 ,不守寺规 ,天天酒肉穿肠过 ,来了兴致还要醉打山门 ,可谓是做了许多天和尚 ,也没有撞一天钟。我们也能理解鲁达先生英雄未竟之时 ,心境的悲凉和愤懑 ,但好和尚…  相似文献   

3.
母爱如佛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  相似文献   

4.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句老话,说起来没有人不知道的,其中的寓意也算得上千古流传了。后来还拍成了动画片《三个和尚》,更是家喻户晓了。这个故事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一些人心中隐藏的自私和懒惰,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去年8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次演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效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官差负责押一个和尚上府城。住店时和尚借机把官差灌醉,又给他剃了个光头,然后逃走了。官差醒来后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和尚还在,可随后又问我在哪里呢?笑话只为博人一乐,然而,认识自我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东坡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这个道理:明明站在山里,却不知道山到底什么样;同样,明明是熟悉的自己,却难以认识。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苏东坡效应。  相似文献   

6.
相传,苏东坡有一日在京都相国寺与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席和道:"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  相似文献   

7.
请尊重规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和尚在庙里相遇:“这庙怎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话说某梳子商欲招聘营销员,结果,一下子涌来数百人。他在众人面前说,我要求大家推销梳子,不是在一般的地方推销给一般人,做一般性推销的人我早已物色好了。他这样一说,大部分人走了,只留下3个人。梳子商就叫这3个人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第一个人只推销出去了1把。他到和尚面前去推销梳子,和尚们认为他有意讽刺他们没有头发,因而遭到追打。落荒而逃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小和尚挑水回来,正在树下纳凉搔头皮,他随手递上一把梳子,小和尚感到很管用,就买下了。  相似文献   

9.
和尚念经,这是本分。“经是好经,只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这句流行语中所说的“经”、“和尚念经”,具有怎样特殊的含义,人们都懂,无须解释。可是,要说人们见到的经全是好经,如有歪经,那是被歪嘴和尚念歪的,这也实在有点委屈出家人。实际上,有的被吹得神乎其神...  相似文献   

10.
上海港十六铺客运站武装部积极发动民兵参加精神文明建设,似阵阵春风温暖着成千上万个南来北往的旅客。下面叙述的是其中几则故事。小尼姑遇上“真观音”十六铺客运值班室里来了一位小尼姑。只见她拘谨的脸上市满愁云,翕动着嘴却欲言又止。“你有什么事?”值班民兵小毛和蔼地问。小尼姑羞涩地低着头、拘促不安地道出了原委。原来,这位小尼姑原籍安徽,欲往普陀山拜佛。途经上海排了几次队都没有买到船票。耽搁数日,眼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的礼神拜佛不同,这些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迷信”现象。各种大师们招摇过市,各类养生专家在给人们醍醐灌顶,星座运程和罗盘风水双管齐下,门口的大狮子与门里的转运石相互映衬……半土半洋、中外结合,构造着这些年来人们盲从盲信集体追风的景观。科学的诞生,从来都没有彻底消除迷信,而是迷信常常可以借助于科学的名目,不断变换自己的身姿,成为新的吸引人的方式——这就有了新迷信。所以,当大师、专家和街头算卦的摇身穿上科学的外衣的时候,新迷信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一)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以其古老美丽的传说和秀丽的风景无时不在吸引着中外游客……空旷的寺庙里,供奉着天下寺庙一般胖的镀金的泥和尚,而游人仍在观赏,每个和尚都有法名,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是在我们民族中广泛流传的寒  相似文献   

13.
手足情     
预备役团和驻地武装部怎样处好关系,携手并进?发生在天津预备役四团与南郊区武装部之间的几件小事,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见微知著 1986年5月,部、团分署办公,有位同志开玩笑说:“今后是两个和尚两座庙,自己喝水自己挑啦!”大家  相似文献   

14.
号称“黔中第一山”的天台山,位于黔中东大门的平坝县城南5公里处。据史载,天台山寺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八年。明末清初曾有一游方和尚吴风过境,目睹天台山陡峭险峻,风景宜人,宜于供佛参佛,便落脚天台山,成为开山祖师。经查实,吴风  相似文献   

15.
淳云 《政工学刊》2013,(10):63-63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父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身。”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我来请信众捐赠。”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角。隔天一早,  相似文献   

16.
一座庙宇由荒芜至鼎盛而再至荒芜,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思。三个素昧平生的和尚在一个破败的庙宇中相遇,无形中进行了科学的分工,有的礼佛念经表诚心,有的整理庙务勤管理,有的化缘四方招香客,庙宇也日渐兴盛。但当面临功劳的分配时,却都片面夸大自己的功绩,相互争名夺利,内部出现裂痕,短暂的合作随即破损,最终又使得庙宇归于荒芜。在最后的时刻,三个和尚幡然醒悟,原来,庙宇的兴衰关键中的关键是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只有各自干好本职,关系和谐,互相扶持,才能使得集体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消费决定生产。一个企业的兴衰,一切取决于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想方设法赢得客户,尽快销售实现价值,是每个企业经营者及销售人员时刻冥思苦索的大问题。 近日信手翻阅一本《机械商情》杂志,内中一则《把木梳卖给和尚》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家公司决定  相似文献   

18.
"名利"二字好辛苦栾世强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镇江,特登金山游览,问一老和尚道:"你看前面大江之中风帆片片,碧天无际,烟波浩淼。你知道这江上来来往往的有多少风帆?"那老和尚定一定神,悠悠地答道:"陛下,依贫僧所见,只有两张帆。"乾隆有点奇异,便问...  相似文献   

19.
他的童年是穿着无处不是补丁的烂衫烂裤度过的;寺庙的和尚见他善良瘦弱、常受人欺负,便教他拳术;他带领本村20名青年,踏着寒冷的月色,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0.
民兵文摘     
2月19日,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宣布,正式撤销9个委管局,其有关行政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这9个国家局为: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国家纺织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与历次机构改革不同,这次机构改革不仅要减“和尚”,还要拆“庙”;不仅要安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