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怀念母亲时说过如下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可是有很多家庭却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寄托在请家教上。据抽样调查表明,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年级高低,请家教辅导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行为。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国一位沿海省份的海洋局长曾在一次会上这样说过:“有谁想过,海字由哪些笔划组成?它们代表什么意义?”听者们一时语塞。“海的左边是水,右上是人,右下方是母亲的母字。也就是说海是人类的母亲。”多么言简意赅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历史经验证明:国家的兴衰总是与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成正比的。重视海洋、开发海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生日     
天 底下很少有记不住儿女生日的母亲 ,却不乏记不清母亲生日的儿女。母亲养育了我和三个哥哥 ,四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知道母亲的生日。不是我们不孝 ,而是母亲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母亲出生时 ,我外公正头顶一个“赤”字闹革命 ,常常在外躲躲藏藏 ,外婆则整天在家提心吊胆 ,哪里有心思记日子。只记得院子里的桃花刚开 ,是在仲春二月。母亲不识一个字。母亲没过过一次生日。解放了 ,“荣归故里”的外公 ,把外婆她们接到了“天堂”———杭州 ,母亲却已在我们那仅十几户单有郭姓人家的偏远小山村扎下了根。母亲上要侍候年老的公婆 ,下要抚育…  相似文献   

4.
家有老母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我对母亲有了更多的依恋。工作再忙,每周也要给她打一次电话;出差路过或大多的假日,我都会赶回家陪她过上一两天。尽管在我的眼里母亲这一二十年都没有太多的变化,也没有太老的痕迹,快人快语,小跑着走路,但她毕竟已是83岁的高龄了。我常在心间发问:属于母亲的时间究竟还能有多少?我还能再尽多少孝呢?若真有一天母亲也像父亲一样突然不在了,我对家乡还会这般牵挂吗?我的世界还会这样精彩吗?不敢想像。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也不能讲出深奥的哲理来。然而,在我心里,母亲胜过任何一个哲学家,因为我要的不是哲学家,而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她的一生是清苦的。母亲七岁时外祖父就过世了,是外祖母把母亲一手拉扯大的。早年家穷,母亲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母亲却十分好习字。我上完小学升入初中,在母亲的眼里,已然是一名"文化人"了。因而,母亲干完家务,就会早早地守在我身边,静静地做着针线活,待我功课做完,母亲就会拿来纸笔,拜我为师。起初,我俨然一副严师的模样,有板有眼地当起老师,教我的"学生"母亲来。母亲写的字并不端正,歪歪斜斜的,可母亲却十分地认真,  相似文献   

6.
儿圆娘的梦     
我 知道 ,母亲有个未圆的从军梦。母亲有一句口头禅 :“咱是闹过革命的人 !”每当她与乡亲们讲起这句话时 ,总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她一直很遗憾 ,没能真正成为解放军行列中的一员。那年 ,她跟一帮热血青年一起 ,参加了支援军队的后方保障工作 ,这支生力军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后方娘子军”。关于那时的事情 ,不知她对我们兄弟反复讲了多少遍 ,每次都讲得极为动情 ,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相信 ,在母亲奔流的血液中流淌着坚强 ,流淌着对军队一种浓浓的情愫。父亲去世后不久 ,母亲把哥哥送上了云南边防某部。两年后 ,又毅然送我踏…  相似文献   

7.
穿上军装陪母亲逛次街回到家中,你首先要做的一项家庭作业,便是穿上军装陪母亲逛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你的义务,你的责任。走上街头,你可以热情地与左邻右舍打招呼,可以主动掏出钱包替母亲付账,但这些是纯粹形式上的东西,比之更重要地是,你应该主动走在母亲的左边,挡住擦身而过的车流,你应该主动拿过母亲手中所有的购物袋,而且,不管你以前有没有这种经历,这次上街,横过马路时,你还要关切地牵住母亲的手。  相似文献   

8.
陈彤 《政工学刊》2014,(3):87-87
我不知道如何写她。母亲大家闺秀出身,上过大学,不会做家务,走在街上永远挺胸抬头,年轻的时候,吃遍北京城的馆子,玩过北京所有的公园,在那一辈妇女中,像她那样的女人不多。我为有她这样的母亲骄傲,但是,她为有我这样的女儿自豪吗?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月22日,农历除夕,星期日,晴。今年除夕确实要比往年热闹得多。在外忙碌的儿孙们都候鸟般地飞回了"鸟巢"。一进家门看到母亲那头白发,我心中有一种《常回家看看》歌曲里的兴奋和酸楚。母亲生日在农历除夕,每年的年夜饭和母亲的寿宴合二为一。但今年没有年三十,记得2003年也没有年三十,就在腊月廿九这天过。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看惯了年轻人争相读大学,到德国却发现,这里的年轻人似乎更青睐职业学校。过了些日子。就发现职业教育繁荣的好处,因为凡“德国制造”的东西,都有着好品质。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的功劳。  相似文献   

11.
长到了20多岁,参军5年的我从给母亲买过什么礼物。第一次探家,突然萌生出给母亲买礼物的念头。我想给母亲买件衣服。记忆中,母从未穿过什么好衣服,更甭提赶什时髦了。平时,她下地干活总是穿着两件灰布做的旧衣服,上面还有一连着一个的补丁。如果家里来了客或上亲戚家做客,母亲会换上一件好点的蓝颜色的衣服。那是我周岁,母亲用别人送来的布料请人做。这件衣服跟了母亲十多年,是她惟的一件像样的衣服。上小学四年级,有一次我跟同学打了架,老师让人找我的家长。过了许久,母亲才来到学校。这是母亲第一次去学校。从前上学的一切事务都是由父亲…  相似文献   

12.
<正>陈卓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研究所总体室主任、"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获得者。在领导眼中,她是研究团队的主心骨,在同事眼中,她是爱护年轻人的"知心大姐",在家人眼中,她则是一个好闺女、好妻子、好母亲。一个刚出校门就踏进研究所大门的大学生,如  相似文献   

13.
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了沉默和隐忍,直到她去世,我才突然发觉,母亲是如此爱我,而我是如此无知和内疚。我的母亲一生辛苦,没有享过一天的福。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很穷。由于长期操劳,缺少营养,母亲身体越来越差。1994年6月,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她才到太原来看病。医院检查为食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第一次感动我的母亲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1999年不满十七周岁的我参加高考,经过三天的辛苦努力我顺利完成了考试科目。母亲和我一起看着标准答案、估分,准备填报志愿。母亲说,"孩子,你准备报考什么大学?""妈,我的成绩过省重点本科线应该没有问题,我想考……""报考军校吧,军事院校对于招收应届高考生与地方大学相比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报纸说军队建设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些都说明部队现在一定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想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15.
感谢挫折     
那一年,仲秋节刚过,父亲得了急性脑溢血住进县医院,尽管治病花去家里的全部积蓄,可终究未能留住父亲的生命。看着母亲一夜间变白的双鬓,我的心碎了,下决心为母亲遮挡风雨,那一年,我刚过15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6.
引子上网点击袁仕聪,他穿着迷彩服低头泪流满面的照片,挂在网上,震撼人心。他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痛失年过古稀的母亲和青春妙龄的侄女。自古忠孝难两全。网民对袁仕聪在大难当头三舍亲人的英雄壮举,由衷敬佩:对袁仕聪在大灾面前勇救人民的大忠大孝,感动万分。有网民发帖,对袁仕聪舍亲救民的做法感到不解,  相似文献   

17.
慈母线,是母亲对游子的惦念和牵挂;千层底, 是母亲对游子的鼓励与期望。慈母线、千层底,共同承载着母亲对游子深深的爱和浓浓的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母爱和亲情,身在军营的游子才更加深深地懂得军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写给妈妈     
去年10月,我敬爱的妈妈驾鹤西去,享年78岁。她虽只是一个平凡质朴的农村妇女,却是我情感世界的玉皇大帝。我从军30余载,回家陪伴母亲的时间很少。写下这些文字,权作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一苦日子过完了,妈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妈妈却走了——这就是我苦命的妈妈。妈妈健在时,我远游  相似文献   

19.
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年轻时,曾在浔阳县做过"监鱼梁"。一次,其部下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惦念母亲平素好吃糟鱼,便托人捎于母亲。陶母收到后,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要花多少钱?"那人夸耀说:"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陶母听罢,叫客人把糟鱼给陶侃带回,并附书责备儿子。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  相似文献   

20.
如簧巧舌赚美女 河南省宁陵县黄岗乡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叫西卫村,全村仅有500多口人。多年来,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平静生活。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给这个贫困小村里的年轻人带来希望,一些人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路。周福是个头脑灵活能言善辩的青年,眼看同龄人外出打工挣回大把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