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年前,王绍明从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转业到江苏省铜山县三堡镇任武装部长。18年来,他努力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后三次被徐州市政府、军分区评为“优秀专武干部”和“十佳专职武装干部”,光荣地出席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国家铁路建设“头号工程”——京九铁路,绵延江西九江县百余里.贯穿5个乡、镇、场18个自然村。 几年来,沿线青年民兵积极响应县人武部的号召,叫响“依托京九求发展、带头致富奔小康”的口号,做好山水开发大文章,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把京九沿线建成了“致富线”、“幸福线”。 几乎在京九铁路修建的同时,县人武部就组织2万民兵挺进京九沿线两侧的荒山荒坡,打响了“建万亩果园、迎京九快车”的战斗。一时间,荒山荒坡上,千军万马,举锄舞锹,彩旗猎猎,一片沸腾。经过两个冬春的激战,开荒一万多亩,兴建大小果园15个,实现了乡有千亩、村有百亩以上劳武果园的目标,其中马回岭镇人武部兴建的三千亩果园基地已挂果受益。京九沿线万亩果园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4,(8):30-31
<正>一、学校科研工作基本情况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4年转属铁道部,2000年划转河北省。2013年9月,进入国家国防科工局地方共建高校序列。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了一批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交通战备和国家空间探测等国防项目,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0余项。其中,  相似文献   

4.
谭政经历了我军政治工作从初创、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在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本文以“保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为着眼点,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为落脚点,以积极创造和捕捉“瓦解敌军”之战机为着力点等三个方面探讨谭政军队政治工作艺术,并加以理论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座落在北京西山脚下的军事科学院,有一名在军队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辛勤耕耘12年的研究员。他出版了《军事管理研究》、《军队条令与管理》、《军队管理心理学》、《新时期带兵浅说》等专著、合著10余本,在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有8项科研成果获全国全军奖。带兵人爱听他讲课,爱读他的专著,爱看他的论文,称誉他是“军队管理专家”、“带兵人的良师益友”。他就是该院军制研究部少将研究员王安。  相似文献   

6.
裘克人教授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教研活动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文化底子不算厚实,入伍时只是高中的学历;他起步较晚,1983年出任空军政治学院政工教研室主任,开始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学的教研活动时,已年近50岁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起跑线”上,裘克人教授从一个普通的军队政治工作干部,成为军内外知名的政治工作专家.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13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出版专著11部、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共计200多万字.他是全军首批政治工作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全军第三届政治理论教材评审委员会军队政治工作组组长和国务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军事学评议组成  相似文献   

7.
通观美国陆军的卓绝历史,无论是在战场内外,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向的关系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裁减军队规模的初步行动中,很少有人怀疑在所有陆军单位中培养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必要性。在研讨军队领导者的管理指导思想与管理士兵行为的关系史时,就领导者的管理指导思想而言,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从1778-1940年是“家长式作风时期”;从1940年到70年代晚期是‘很乱时期”;而从70年代晚期至今,以至未来,可称为“人性复归时期”。家长式作风时期:1778──1940最初的162年里,三个主题支配着陆军领导阶层的管理指导思…  相似文献   

8.
光辉的历程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军委抓紧进行军队的整编,陆续组建了空军、海军、防空军与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等军兵种的领导机关和部队,使人民解放军从单一陆军开始向多军兵种合成军队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9.
刘国富作为贵州高原北盘江畔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论“武”理深入浅出,办“武”事真心实意,抓“武”活挂帅出征,赢得了人武战线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声声赞语。大家称他为“武迷”县长。 1977年.刘国富从铁道兵部队退伍回到贵州省开阳县工作。13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国“大三线建设”而起的新兴工业城市——攀枝花,在开发这个“聚宝盆”的过程中,铁道兵、工程兵和民兵突击队与成千上万的建设大军在这里艰苦奋斗,结下了生死与共的血肉感情。6O年代随建设大军来到攀枝花,现在已是攀枝花市市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秦万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经常向年轻人讲;“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实践,就是子弟兵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一部创业史”。他经常提醒地方党政领导;“要为部队动真情,办实事”。他经常告诫攀枝花人民:“要平时不忘战时,改革不忘军队,发展不忘国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军队以“斤半加四两”为主要内容的“菜篮子”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然而,另一种工程——“粮袋子”却被人们淡忘了,如今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所谓“粮袋子”,是指部队生活中用于制做主食的各种粮食用品。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粮食与国家和军队的命运连在一起。从我军南泥湾开荒种粮解决温饱,到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饥饿魔鬼夺去数以万计生命等无庸讳言的历史事实,足以说明“粮袋子”的敏感性不亚于“菜篮子”。  相似文献   

12.
1985年上半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根据军委主席邓小平6月4日提出的精减军队100万员额的指示,决定全军实行体制改革,精减整编,减少员额100万。这次军队体制改革,精减整编的具体任务是:全军总兵员裁减100万,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县市(区)人武部划归地方建制2592个,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撤销基本建设工程兵,炮兵改为总参谋部工程兵部。装甲兵改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工程兵改为总参谋部工程兵部。这是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  相似文献   

13.
徐选森从军队转业到金融战线工作16年间,先后18次被省、地、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被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评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先进个人”;去年底他又添殊荣,获得全国金融工会授予的“全国金融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刚脱下军装两年的徐选森被任命为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南溪县支行行长兼党组书记。要说带兵,徐选森称得上一把好手,当兵18年,5次荣立三等功,7次受军师团通令嘉奖,4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可  相似文献   

14.
他任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政委三年有余,在干部战士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他说他是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抓部队建设的,没想到在干部战士中产生了共鸣……三年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杨锋带领一班人连续三年让总站成为军区司令部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党委,去年又被评为“标兵单位”,他本人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还被评为优秀主官,今年“七一”他又被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他说,这是“人性化管理”带来的效  相似文献   

15.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军队管理思想。尽管囿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这些思想未能形成系统的军队管理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管理的一般规律。探讨古代中国军队管理思想,汲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促进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加强部队的管理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治之以法——军队管理的根本在中国古代,管理统称为“治”,军队管理即为“治兵”、“治军”或“振旅”。《左传·隐公五年》有“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礼记·曲礼》有“班朝治军”之语,指的主要是军队平时的管理教育(含训练、校阅)。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提出“兵以治为胜”,极言军队管理与战争胜负的关系,认为对军中士卒的良好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13年,解放军落实党的十八会议精神,军队建设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在军委习主席对军队提出“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的指导下,全军部队从军事训练到军队改革,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到国内外抢险救灾,都展现了全新的面貌,使2013年成为军队建设最丰富、改革变化最多的“丰收之年”。  相似文献   

17.
军队体制编制“三三制”,最早起源于英国将军汉密尔顿爵士依据军事组织的历史得出的结论。他认为管理幅度应在三至六  相似文献   

18.
窦德安担任河南省临颍县人武部部长3年来,为该部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抓基层先进单位”,被省军区党委评为“先进人武部党委”,被中央综治委、铁道部、公安部、总参动员部评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他也多次被上级评为“武装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在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军队企业被“三角债”困扰的情况下,要提高军队企业的效益,首先要扭转企业重销轻收的局面,提高货款回笼率。其次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提高储备资金周转率。同时,还要实现资金管理从“分散”型向“集约”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在军营,他在任青海省玛沁县人武部部长的8年时间里,和战友们同甘苦,把人武部建设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国防部表彰的“全国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集体”。他本人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老高原先进个人”。到地方,他在任青海省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完科村党支部书记的10多年时间里,率领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讲文明、奔富路,在草原牧区将一个贫穷落后的牧业村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富裕的新牧村。从部队到地方,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忠诚,德才加在雪域高原续写了一名军队复员干部的人生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