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学刊》2008,(4):63-63
原来,红十字的标志来自瑞士的国旗。1859年4月,意法联军对奥战争爆发。索尔费里诺战役,双方伤亡达数万人,断臂残肢的伤兵在死尸和腥臭的血污中挣扎呼救,无人过问。这一悲惨景象,被一位瑞士的旅行家亨利·杜南看见了。三年后,他写了《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向世界呼吁成立一个战地伤兵的救助组织。文章发表后,日内瓦有个公益会立即响应,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伤兵得到妥善安置,美国海军陆战队开设了美国西海岸的第一个伤兵营房,这也是海军陆战队在美国本土开设的第二个伤兵营房。伤兵中心像旅馆据美联社8月12日报道,这个最新的伤兵营房位于加州圣迭戈以北的海军陆战队潘德尔顿兵营内,这也是海军陆战队为驻伊和驻阿受伤军人建立的第二个类似安置地。第一个海军陆战队伤兵营房于2005年在东海岸的北卡罗莱那州的海军陆战队基地列尊营。该伤兵营房的负责人是一位在伊拉克受伤的海军陆战队上校。位于潘德尔顿兵营内的伤兵营房名为伤兵中心,看上去倒像是一个不错的旅馆,每个房…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张浩间谍向来被交战国家视为“手足和耳目”,战争少不了间谍的参与。19世纪发生在远东地区的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也得益于日谍的情报工作。早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军部就选派大量日谍到中国刺探军情、政...  相似文献   

4.
徐平  王子钰 《军事史林》2013,(12):40-46
中国派遣军,日方称“支那派遣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派驻到中国关内的侵略军,于1939年10月成立,日本战败投降后撤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组建的第一个总军(方面军群)级战略集团。可以说,中国派遣军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最多的一支侵略军。  相似文献   

5.
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天皇制政治军事体制的建立,追逐资本积累和增殖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国的散弱无力及国际社会的绥靖主义,使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6.
吴志荣 《军事史林》2008,(11):52-56
19世纪中后期,日本在实施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1894年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不久就吞并了朝鲜,并一步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进而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又偷袭美国的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起了各受难国家人民的无比愤恨,他们寻找一切机会,用枪、用炸弹、用毒药、用飞机去刺杀日本军政要人,演绎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大快人心的悲壮故事。  相似文献   

7.
试论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长达14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莫大的痛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深入探讨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对于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驳斥少数人为日本侵华罪行辩护的无耻谰言,对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一) 军事战略,即协调地发展、部署和使用军事力量以达成国防战略目标的方针和策略,有时也称为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8.
闻舞 《环球军事》2010,(4):58-60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至今,已经过去了9个年头。尽管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先进装备,仍无法将塔利班完全铲除,各地的恐怖袭击不断,巡逻队经常遭到自杀式袭击,伤亡不断。由于阿富汗交通条件太差,美国陆军直升机部队除了向前方运送兵员、物资,后运伤兵也成为其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日本帝国主义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罔顾战争公约,违背人类道义,对中国军民频繁进行化学战,罪恶昭昭。明年即将迎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20周年,在此历史节点,回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战,对促进人类和平、彻底消除化学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宁夏科技》2002,(10):69-74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卜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战,大量残杀中国人民。这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又一罪行。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驻伊美军几乎每天都传出士兵被打死的消息,美国媒体对那些阵亡的士兵更是连篇累牍地报道。其实,除了被打死的士兵外,还有数百名甚至可能数千名士兵被打伤。可是,谁听到过这些伤兵的消息?为了揭开这个谜底,英国《卫报》派记者走进了驻伊美军战地医院——  相似文献   

12.
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就把侵吞中国作为其即定国策。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期,日本帝国主义除了在政治上宣扬所谓:排除欧美列强侵略中国及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渗透,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共荣圈”的谬论外,在经济上也积极备战。他们通过对内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实行经济军事化;对其占领区殖民地实行殖民掠夺等方法,为其进行全面侵华战争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3.
最近,日本各大媒体都在热议中日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如《产经新闻》《日本时报》《每日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等,甚至有些媒体还对中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实际上,关于在东亚地区固岛屿争端而爆发战争的话题在中国、朝鲜、韩国及俄罗斯等国的媒体上也是屡见不鲜。据日本保守派报纸《产经新闻》报道,安倍政府已经开始军队改革,已做好因争议岛屿问题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准备。报道称,目前日本新一届政府正在改组国家武装力量,进行军队整合,改善陆海空三军的协调能力。但俄罗斯专家指出,日本所做的战争准备似乎并不单独针对中国,—旦战胜中国。它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朝鲜,随后便是俄罗斯。  相似文献   

14.
马晓娟 《军事历史》2021,(1):98-105
日本侵华陆军中的“中坚”军人群体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把其所受系统的军事教育转化为战争理论,进而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满蒙”对其理论进行初步实践,从而为日后日本侵略全中国乃至日美作战进行全球性战略布局.本文通过追溯这一过程,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日军侵华战争中进行化学战探微李力刚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无视国际法,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曾在中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日本战败后,侵略者为逃避罪责矢口否认,加之美国的操纵和包庇,远东国际法庭又不追究,致使发动化学战的罪魁祸首、战争罪犯逍遥法外。随着时...  相似文献   

16.
以出版军事历史、战争题材作品见长的解 放军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长虹出版公司),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精心组织 编辑,认真出版,至今年6月底共推出100多种 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系列图书。既有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景纪实, 又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详尽纪录;既有中国 抗日英雄人物的风云传记,又有外国著名将帅及 战争亲历者的回忆述说;既有对日本帝国主义残 暴罪行的深刻揭露和对日本战犯的庄严审判,又 有对日本侵华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反思。 这些图书全方位、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和 解析了那段壮丽而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的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中,一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对中国是"不宣而战",中国对日本是"战而不宣",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没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也未正式宣布绝交,一个国家的大部分领土包括首都被占领而不宣战,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最蹊跷的事。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旨在灭亡中国和争霸世界的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绝境边缘。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大旗,制定并执行了体现时代主题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军事战略策略。一、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确立持久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正式爆发。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险。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  相似文献   

19.
1894年8月,日本凭借着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大规模侵华战争。这一年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仅蒙受了败战的屈辱,而且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20.
戴伟  罗卫萍 《军事历史》2021,(1):106-110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媒体通过掩护身份获取情报、舆论宣传诱导军民、虚假报道实施欺骗、反情报的欺骗与拒止等手段对中国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情报工作,呈现出在“战时体制”下情报工作与新闻宣传融为一体的特征,这些工作成果对于日本当局把握中国局势、制定对华政策、发动侵华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