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防务市场的萎缩,各个国家都在寻求“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模式。日本的军工产业体现出了典型的“寓军于民”的特点。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二战结束后,由于战败国的地位限制军工产业的发展,日本奉行“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战略,使民用生产中蕴涵着巨大的军事生产能力,为日本悄然走向军事大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军工产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日本沦为战败国,其军工生产发展受到了国际  相似文献   

3.
军民两用产业与军转民、民转军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不能把军民两用产业等同于军转民加民转军,因为两者具有技术属性和经济属性上的不同。文章分析了它们在技术和经济属性上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启示,并指出,军民两用技术与军技民用、民技军用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层次,要逐步引导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向第四阶段即发展军民两用产业的阶段飞跃。  相似文献   

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所形成的政治体制,使日本的国防科技工业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官、军、民”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其“寓军于民”发展模式使大量的军工研发蕴涵在民用工业之中,通过民用技术对军工生产的“溢入”,使日本在雄厚的国家工业基础上发展起了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基本战略方针,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跨越发展。我认为应从十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行。 1.与时俱进,加快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步伐,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8.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和成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把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9.
经过精心筹划和认真准备,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网站于2004年2月20日正式开通。 根据协会的宗旨和工作特点,协会网站建设确立了“面向企业,服务会员,把网站办成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和“创新、求实、提高”的指导原则,网站建成后将致力于贯彻中央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宣传党和政府相关政策,促进军转民、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事业的发展,推动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相互交流、融合与转换,帮助军工企业加强国内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军工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实施军民一体化战略,以期实现寓“国防实力”于“国防潜力”、寓“军用”于“民用”的目标。所谓的“军民一体化”是指一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逐步走向兼容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日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里的“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里的“溢入”(spin-on);三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国,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民参军”或“引民入军”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1.
加强警卫建设 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宓建毅$安徽省公安厅!安徽合肥230000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疆恐怖活动组织与"三股势力"相勾结,制造了多起恐怖活动事件,给新疆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针对新疆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以及恐怖活动的态势,分析了恐怖活动对新疆边境地区的影响,从提升反恐的主动发现能力、加强情报预警工作、加强防范措施的严密性等方面提出了遏制新疆恐怖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提高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战斗力各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各级领导要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一、必须强化思想观念 ,切实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充分认识以人为本对军事变革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 ,自觉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和体现。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是体现和反映官兵意愿的内在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成为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谱写了人民军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驻军治军的新篇章。刘华清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认真谋划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的筹建和进驻准备工作,为驻港部队顺利进驻香港履行防务奠定了基础,充分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非凡胆略和远见卓识。作为驻港部队首  相似文献   

15.
贴近基层官兵实际,贯彻以人为本,要自觉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严格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辩证对待官兵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生物突发事件的重大危害性和建立生物突发事件辅助决策系统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从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辅助决策系统软件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应用Access数据库和VB6.0,编制出消防部队处置生物突发事件辅助决策系统,并对该软件的相关功能进行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新时期我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二、铸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神圣军魂,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课题;三、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四、建立、完善和实践思想道德规范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工程;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军营文化建设,是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18.
治国方略的认识和定位 ,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是我党治国方略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 ;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 ,是对德治与法治关系的一种理论创新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抓手。始终不渝地坚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 ,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全面、健康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道德不仅是法治的补充,而且是法治的内在需要。传统德治思想关注法的内在权威,注重基本道德的法律化,强调官德修养,推崇民本主义的犯罪预防,这对当前发展法理文化、促进司法公正、积极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法治与道德的结合是社会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汉朝招降匈奴策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史实与考古材料 ,得出汉朝对匈奴实施招降战略理论的观点。汉朝迫于匈奴外患 ,长期奉行招降匈奴策略。贾谊“三表五饵”招降策略 ,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汉武帝是贾谊招降策略积极奉行者 ,招降成绩也最辉煌。在汉匈双方实施招降对抗互动过程中 ,招降观念开始泛化 ,招降保障体系也逐渐完善 ,影响了汉匈战局和汉匈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