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达国家推动寓军于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寓军于民的本质是要打破军民界限,在国家利益的平台上优化军民资源配置,使武器装备建设依托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基础之上;其主要途径是军转民、民转军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寓军于民体制,对于实现军民资源的互动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推动寓军于民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借鉴这些作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寓军于民体制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把寓军于民作为国家战…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推进并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相似文献   

3.
孟燕 《中国军转民》2006,(11):30-33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探讨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实现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军工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寓军于民新体制的内涵寓军于民,就是要将国防实力寓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其内涵既包括打破军工封闭,利用全社会科研生产力量,加速武器装备发展;也包括要充分利用军工资源,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军工高技术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党中央新时期对用好军品、民品产业两种资源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要素在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的交流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中"军转民"、"民参军"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要素与民用领域技术、资金、人才、设备、知识、信息等要素资源交流是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3,(4):32-33
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承担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重要职责的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我们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方针,通过政策引导、规章约束、标准规范等,依法行政,积极履行好政府职能,在市场监管、协作配套、军转民产业开发等工作中,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系建设。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工作为重点,加强军品市场监管,在体制上推进军民结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是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小核心、大协作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打破行业垄断和封锁、规范市场准入、促进军民互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  相似文献   

8.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四个坚持”中也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技术互动、协调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没有打破;军工行业对军品任务的垄断性经营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加快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的发展进程。主要制约因素和障碍法律法规限制。现行有…  相似文献   

10.
国外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进而逐步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工业基础,是未来国防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中国军转民》2011,(11):1-1
中国和平利用技术协会是由热爱和平、致力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事业的单位自愿组成,并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它在国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下进行工作,是政府和军队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体制建设和军民技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作的助手和参谋。  相似文献   

12.
引言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一种投入、两种产出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07年新修订并颁布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必要性,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创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防科技工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防科技工业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应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建设根植于国家工业基础之中,推进军民技术的相互转移衣科技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加强宏观管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紧制定军民结合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5.
国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方面,都制定有国家发展战略和计划,并注重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扶持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与生产,采用军民通用标准规范,以加强军民之间协调利用资源的有效合作,为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实施以及在军民两系统间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一种新的战略性定位,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的重要举措。2004年胡锦涛同志指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温家宝同志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时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6年1月公布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学习报告精神,回顾近年来推进所驻企业军民融合取得的成就,总装驻某室更加坚定了推进寓军于民,为国防强基固本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为出发点,探讨了我军装备管理体制寓军于民改革的问题,主要阐述了装备管理体制寓军于民改革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以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促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是促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迫切要求。本文就武器装备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国防科技工业战略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国防科~L_r-,_lk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点燃民企进入军工行业的热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军工与民用工业的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带动民营工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