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发生在南太平洋的英阿马岛战争,是现代条件下的一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虽然只使用了部分高技术武器装备,但其经验与教训对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登岛战役作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赢得战略战役上的主动权,是取得登陆战役成功的前提从阿英双方先后登陆成功的经验中可以看出,现代登陆作战要取得成功,登陆一方必须在战略、战役上取得主动地位。首先在战略上必须居于主动。英国获知阿军袭占马岛的消息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对马岛局势和国内外对此事件反应的分析,得出判断:在马岛归属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阿…  相似文献   

2.
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是我所亲历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的现代化作战行动。当时,我在华东海军卫生部组织计划科任科长,直接参与了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联勤医救保障工作的全过程。至今,已经快50年了,我对这一难忘的战斗经历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3.
1955年1月18日发起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实施的联合登陆作战。战役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我军当时因没有足够的现代化舰艇可供运输和组织支援炮火,不得不从地方上征集一部分机帆船临时装上火炮,来代替部分舰艇。这就大大增加了组织指挥上的困难。虽然如此,整个作战的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在发起攻击后,只用了九个多小时就攻占了一江山岛。现在仅对战役组织指挥方面作一简要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解放一江山岛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战役。作为战役的总指挥张爱萍,亲临战场环境,组织模拟演习,制定作战方案,在战役首攻方向、登陆地点、作战时机的选择上都做出正确决策,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次三军联合作战。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在战斗发起之前和战斗过程中,有效地夺取和掌握了战区制空权,对蒋军盘踞的一江山、大陈、披山等岛屿实施了多次航空侦察和轰炸,支援和掩护了解放军登陆兵和舰艇部队的战斗行动,为登岛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此次作战在人民解放军战史中的特殊地位,研究这段历史,分析此次作战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和今后人民军队空中力量的建设和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战役背景一江山岛位于浙江省台州湾椒江口外,上大陈岛的北面,为上…  相似文献   

6.
1955年1月,张爱萍在任华东军区参谋长(1954年10月已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尚未到职)时,组织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进行解放一江山岛联合登陆作战,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当时,我在华东军区机关做秘书工作,对一江山岛的作战情况比较了解。在张爱萍老首长逝世一周年之际,我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张爱萍与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一些片断告知大家。  相似文献   

7.
1949年10月的金门岛登陆作战,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10余次较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惟一的彻底失利的战例,教训十分深刻。对于此战失利的原因,特别是后勤保障方面的原因,总结和反思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在深入进行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今天,立足现有史料,剖析这一战役的教训及启示,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一、金门岛作战的一般情况金门岛登陆作战是1949年9~10月间,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发动的“漳厦金战役”的组成部分,由该兵团第28、第29军部队组织实施,统归第28军前指指挥,以夺取国民党军占领的金门岛为目标。金…  相似文献   

8.
一江山岛登陆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实施的诸军兵种联合登陆作战。战前受命临时组建的浙东前指,开创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联合型指挥机构,其运筹帷幄、决战决胜的谋划指挥艺术,堪称战争史上的杰作,对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我军各级战役机关的联合素质留下了丰厚借鉴与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9.
针对登陆战役规模大,兵力构成复杂、作战样式多样、技术要求高、准备时间短等特点,登陆作战海军后勤保障的基本任务是从物质、技术等方面对海军战役军团进行综合、持续、立体、机动保障,对登陆输送兵力实施海上输送、救护和后送,对建立登陆场的必要支援和其它后勤支援等。根据登陆作战面临的条件和客观需求,采取的保障方式通常有我岸岸基保障、海上机动保障、前进基地保障和登陆基地保障等,以保持和发挥登陆作战参战兵力的突击威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登陆作战的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登陆时间(包括登陆日与登陆时刻),对于保证登陆部队隐蔽完成航渡、顺利实现上陆,有效组织火力支援以及登陆后向纵深发展,乃至对于登陆行动的最终成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登陆时间一般根据敌情、任务以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确定。在组织计划登陆作战时,必须要充分了解、熟悉登陆作战海域的水文、气象因素的特点,掌握其规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海浪对登陆作战时间的影响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通常分为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次重要登陆战役后勤保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映了现代条件下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一般规律,对于我军未来作战,尤其是渡海登岛作战的后勤保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充分的战前准备是登陆作战后勤保障成功的前提   剖析历史上重要的登陆战役,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登陆战役,可以发现一条重要的规律:凡是成功的登陆战役,都是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充分的后勤准备;而一些失利的战役,都或多或少地与后勤准备不足或缺乏准备有关。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由于准备充分导…  相似文献   

12.
程友敏  谢均球 《国防》2002,(6):50-51
登陆战役运用民船是我军的传统做法,从金门登岛作战,到解放舟山群岛;从海南岛登岛战役,到一江山岛登陆战斗,每次都动用了大量民船。可以预测,我军在未来的登陆战役中仍然需要征集民船。因此,在当前军事斗争准备中,应高度重视对民船输送登陆部队海上航渡问题的研究,着力探索解决在航渡过程中遇到的速度难掌握、队形难保持、控制难协调、防卫难保障等问题,以提高运用民船输送登陆部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一面镜子。考察历史上的登陆作战,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抗登陆一方如何依托天然屏障,凭险据守,以点制面,占据江河地理优势,也很难有攻不破的海上堡垒。凡取得登陆成功的,大都是在登陆时间,登陆地点或战术手段的运用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突然性。据有关资料统计,二战期间,共进行了规模不等的登陆作战600多次,绝大多数都达成了  相似文献   

14.
扫除抗登陆方水雷障碍,既是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三军联合破除敌抗登陆水际障碍的前提条件.根据抗登陆方水雷情况想定,研究三军联合破障中海军扫雷兵力的运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水雷分为3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海军扫雷模型.根据该模型研制的海军水雷破障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完成已知扫雷时间、扫雷兵力和扫雷率这3个最主要扫雷参数之间的互相求解问题,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定量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登陆作战是对据守海岛、海岸之敌的渡海进攻作战,亦称两栖作战,是一种极重要的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和新型登陆工具的不断出现,登陆作战样式和作战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对登陆装备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选登这组文章,力图使读者对现代登陆作战有一个概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三军联合作战——一江山岛战役,作为现代条件下的成功战例,已为不少人所熟知。但是,从战役全局乃至从战略对抗层次上来深入研究这次军事行动的文章,却不多见。一、一江山岛战役的背景朝鲜停战和印度支那恢复和平后,美国勾结台湾国民党集团,将包围中国大陆战略的进攻重点放到东南沿海地区,进一步加强军事力量和挑衅活动。  相似文献   

17.
1955年的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取得一举解放浙东沿海一江山岛战斗的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我军从单一兵种已发展到初具规模,并能进行陆、海、空三军协同渡海登陆作战,给予台湾的国民党以沉重打击,迫使其盘踞在上下大陈岛上的残兵败将退守台湾,使我海上  相似文献   

18.
针对登陆作战中登陆地域选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树法的解决途径。通过对影响登陆作战中登陆地域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登陆地域分类模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登陆战例——诺曼底登陆中登陆地域选择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现代数学计算结果与历史实际作战情况较好地相互吻合。  相似文献   

19.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于1943年7月10日至8月1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前,台军防卫作战的本质是反登陆作战,即“在敌登陆前、登陆中及占领滩头阵地时,予以击破或歼灭,以确保近海及陆上地区的完整”。近年来,基于反登陆作战在台岛防卫作战中的特殊地位,台军在“战略持久、战术速决、打破封锁、控制海峡、总体作战、全军破敌”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为抗登陆作战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