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拿破化曾告诫他的士兵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真正能当上元帅的士兵毕竟太少。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装备的实现,给了士兵一个圆梦的机会,未来的士兵虽然不像元帅、将军那样可统领千军万马,但较之今天,他们无疑变得更加神气。 “机关”“参谋”带身边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军队数字化装备逐渐普及,最终各种作战平台及每个土兵都将装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土兵数字化系统融合夜视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变色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缓冲技术等尖端技术于一体,并与士兵的形体高度合成,形成士兵随身携带的微型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相当于士兵拥有了“机关”与“参谋”,而士兵就是它的指挥员。安装在士兵头盔上的微型头前  相似文献   

2.
“民技军用”一般是指国防军工系统或军队系统将民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用于建设国防武器装备体系。笔者认为,广义的“民技军用”还应包括军队装备部门准许民口企业通过招标认证直接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即“民转军”。虽然,我国现行的国防科研生产法规还没有提及民口企业能否承担军品任务问题,但是,在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历史时期,“民技军用”对国防科技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转军”正在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装备建设的一个新趋势。因此,装备发展的大环境需要我们对“民技军用”有一个更为广义的认识,对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战场将是数字化战场,要想应付未来的战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未来士兵必须具备“信息化、智能化、隐形化和多样化”等特点,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一种集多种传感器为一体的神奇信息系统一信息化士兵装备应运而生。这套系统能侦察战场的种种信息,能有效隐蔽自己,遇到危险时,能灵活处置。 未来士兵有多功能头盔、防护军服、智能化作战武器系统等“法宝”。  相似文献   

4.
军用装备是军事力量的主要物质基础,通常包括战斗装备、保障装备和后勤装备。现代战争的实践证明,作为战争的主要物质手段,其准备和消耗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准确掌握各种装备的损耗状况,特别是战时损耗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军用装备战时损耗特征的分析,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描述军用装备战损的数学模型,并对某一类特殊军用装备的战损情况进行了考察,导出了平均损耗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密封”服装 21世纪的士兵将处在“密封”的军服和配有传感器、能控制所有武器的头盔保护下。他们可以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彼此联络;通过头盔前额部分的屏幕观察到战场上的情况,这与为战斗直升机飞行员研制的最新型装备相似。他们的个人装备中还包括能随眼球转动而改变方向的传感器。士兵本人只要注视着目标就足够了,剩下的工作便可由装备来完成,这套装备的成本大约3万美元。大功率的微型便携式电脑、防激光眼镜和可制造小气候的密封军服将使新世纪的战士成为“超级斗士”。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军事应用,单兵的自身装备也越来越先进,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智能化、武装化、自动化。未来士兵的周身上下,到处能打能防。可谓是现代化的“金钟罩”、“铁布衫”。  相似文献   

7.
军用能信卫星竞飞天宫 今年以来,一些国家竞相发射军用通信卫星。 2月8日,意大利首颗军用通信卫星“西克拉尔(Sicral)”升空。它可为意大利国防部提供全面的固定和移动通信服务。该星载有9台特高频(UHF,300兆赫~3吉赫)、超高频(SHF,3~30吉赫)和极高频(EHF,30~300吉赫)转发器,性能高于欧洲现有的其他军用通信卫星系统,能进行移动点波束覆盖,是欧洲第一颗具有极高频通信能力的卫星,并且是欧洲首颗与美国卫星进行相互通信(除极高频波段外)的卫星。卫星具有自动采集频段内数据和星上数据处理功能,大大增强了通信的灵活性。由这颗卫星,一个设在罗马近郊的地面监控中心和一些地面、舰船及机载终端等组成的通信系统,可在本国领土和国外维和部队之间传输图像、声音和数据,只要掌握密码即可同派往国外的任何一艘舰船、飞机或士兵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竞相研究和发展高技术士兵装备,加速实现士兵装备的高技术化。 美国 美陆军从1990年开始,实施耗资1200万美元的“士兵综合防护服计划”,并于1992年9月进行了演示。1993年,美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又开始联合实施“21世纪陆战勇士计划”。该计划分综合性头盔、个人  相似文献   

9.
举动     
《环球军事》2009,(1):4-5
美军将扩招外籍士兵;欧盟启动在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行动;美军在日本临时部F-22战机;俄将装备能突破任何反导系统导弹  相似文献   

10.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22):28-29
10月12日,美国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负责人彼得·富勒准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0届《C^4ISR))杂志年会上说:“别再把孩子们(士兵)当成圣诞树了,在他们身上挂那么多东西。”富勒之所以发表如此滑稽的言论,起因是美国陆军正在努力为士兵配置保护人身安全,并可与战场上的其他士兵保持联系所需的全部装备。但这样做,装备的重量问题将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一直以来,美军士兵背负的重量都非常沉重,如再配备这些装备,无疑将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军用手表是指用于军人平时训练或战时行动所佩戴的、综合性能强大、相对民品更加坚固耐用的专业腕表。作为一种精密的计时仪器,军用手表在一战和二战中只有中、高级军官或肩负特殊使命的人员才有权力“享用”(一战期间以怀表较为多见),普通军官或士兵根本没有资格使用。  相似文献   

12.
士兵系统历经了多年的快速发展,2007年的发展似乎波澜不惊,无惊人骇世之作可述。但笔者归纳起来,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美国“陆地勇士”实战考核成绩喜人,法国“装备与通信一体化步兵”年底大量装备,以色列、印度等推出各自的士兵系统发展计划等。总体来讲,这一年士兵未来综合作战系统仍在平稳发展中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后进士兵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当前基层部队经常性管理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影响着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形成。因此,做好后进士兵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摆在广大基层带兵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后进士兵心理特点后进士兵作为士兵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具有其他青年士兵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之外,还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心理特点。悲观自卑,没“信心”。通常后进士兵受到的批评和指责要比其他士兵多,这样很容易形成强而持久的心理压力,自感“被别人瞧不起”、“低人一等”。虽然他们表面上会显得“无所谓”、“看得开”,其实内心里却形成了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14.
军用直升机具有机动性高、敏捷灵巧、隐蔽性好、生仔能力高、攻击能力强等优点,它使陆军能在二维空间作战,被视为“一种令人生畏、必小可少的武器”。当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装备了约2.2万架军用直升机,占世界直升机总 AH-64是现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火力最强的一种攻击苴升机,可携带16枚“海尔法”导弹,或76枚70毫米火箭弹和30毫米航炮。图为装有“长弓”雷达的 AH-64D。AH-1W“超眼镜蛇”是 AH-1T 的改进型,它既能携带“陶”式、“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又能在翼梢挂 AIM-9L 空空导弹,是美国第一种具备对地,对空双重作战能力的直升机。  相似文献   

15.
情报、监视与侦察装备在伊战中,美军动用了各种各样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 设备,包括军用和商用侦察卫星,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之类的侦察飞机、“捕食者”和“全球鹰”等无人驾驶侦察机以及多种地面传感器等,构建了一个陆、海、空、天一体的 ISR 网络,24小时持续不断地监视着敌方的动态。如 JSTARS,美陆战队在一份总结报告中对它赞扬有加,说:“JSTARS 用活动目标指示雷达提供了对战场空间的广域全天候覆盖,没有任何其他情报收集工具能像它那样有效。当其他平台无法使用时,通用地面站和 JSTARS 的组合能确保我们了解  相似文献   

16.
国防产业领域建立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军民结合是吸收最新科技成果的最直接渠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成为民用商业信息技术的最大用户,从计算机智能终端、便携式电脑,到数据库软件和网络,无所不包。美军武器装备充分证明,大量的民用技术都赶在了军用技术的前面。如,“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由美国军方发明和建立,但是最初的GPS接收设备庞大而昂贵,即使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方也无力装备足够的GPS接收设备,然而,近年来民用GPS接收设备普及,一部民用GPS接收机外加一个电子地图只有手机那么大,并且非常便宜,伊拉克战争中成为美军士兵的“标准配置”。曾有人指出…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未来一体化士兵技术” (FIST)计划是一个三军联合项目, 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协助徒步士兵执行近战任务的综合作战系统。它将装备英国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以及部分装甲兵、炮兵和工程兵部队, 总投资超过20亿英镑。  相似文献   

18.
闻舞 《环球军事》2008,(11):21-23
在西方各发达国家中。民间专业救援组织众多,他们拥有特种救援器材,平时都受过专门训练,与普通士兵相比,他们的专业技术更有针对性,手里的装备也比军用装备更适合救灾。那么与这些专业救援组织相比,以作战为第一要务的军队,所配备的武器在救灾中,有什么优势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往泾渭分明的军用和民用技术间的鸿沟被日益填平,任何类型的装备技术人员在民间都有众多相通的技术人才,稍加训练,就能很快成为装备技术保障能手。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各类人力、物力资源高度流动,动员对象高度分散,要实现精确化的有效动员,必须在潜力掌握、需求提报、组织征集、资源调配等环节上力求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20.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并形成了未来真技术战场的“千里眼”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