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步骤、多层次、多环节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由一定的组织、人员、设备和软件组成,通过对产品研制、生产、使用全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可靠性信息进行管理,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主要包括:各层次质量信息的组织、质量信息管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质量信息管理流程。军工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管理是深入开展质量、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贯穿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和使用维护等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监测、评价过程控制和质量与可靠性水平的高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改…  相似文献   

2.
正军工科研院所作为军工集团核心技术力量和优质资产,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实行事业单位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也导致了发展动力不足、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活等问题。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面临多重机遇和重大挑战。通过内部机制变革,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军工信息具有一定隐蔽性,因此,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传统管理方法对军工大数据应急信息管理存在泄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军工大数据应急管理方法。分析区块链核心技术,结合区块链结构,建立军工大数据应急管理框架,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中自带的密码功能,提高数据区块链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军工大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采集军工大数据,为大数据赋予公钥,记录军工大数据应急信息,集合信息的共享,完成对军工大数据应急管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置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设计管理方法可实现对数据信息泄露的减少,抵御非法入侵者的攻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产品方案论证、优化技术设计、产品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简述了军工产品研制工作中的质量管理。同时结合新产品研制的特点,重点论述了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进而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设计质量,提高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是加强人、财、物的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有关质量方面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外部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中国军工能否有效实现结构开放效应,主要取决于军工开放战略定位、政策目标选择和运行机制效率。在军工开放战略上,应科学定位为结构优化开放战略模式,有效促进武器装备结构升级;在产业目标选择中,应分类进行、逐步实施,形成有序竞争的开放式能力发展格局;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应以增强军工结构开放的转置能力为主,建立高效的选择机制、传导机制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制定和贯彻实施军用标准的具体工作体会,阐述制定标准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而实施标准则是提高军工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2008年以来,核地研院通过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增进体系运行实效性等手段,创新性地建立了科研项目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评价标准、科研项目质量考评标准和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大质量"管理机制。一、传统质量管理的局限性质量是军工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水平是体现军工科研院所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劣的基础,是军工科研院所的活力、生命力以及综合科研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略论我国军工引领型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军工引领型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被动无序、计划引导和主动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逐步融合三个阶段。目前军工引领型产业发展存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和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促进军工引领型产业发展,应采取高效集约型发展模式,积极整合国内外两种资源,发展高技术军民融合型产业,加速推进自主品牌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9.
4月 1 8日 ,《海军工程大学科研产品质量标准》发布 ,拟于 5月 1日起实施 ,年底前通过认证 .军工产品质量要求高 ,所以 1 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就颁布了《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要求所有军工产品承制单位都要建立质量体系并接受审核 .海军装备部也相应颁布了《对承制单位质量体系审核实施方法》,要求质量体系评审合格的承制方才能注册 ,获得研制、订货合同的备选单位资格 .随着海军工程大学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 ,科研规模越来越大 ,许多科研产品已列编服役 .为确保海军工程大学的科研产品质量 ,取得海军研制、订货合同的备选单位资格 ,达…  相似文献   

10.
贯彻 GJB/Z 9000系列标准,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是军工企事业单位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管理素质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然而建立了质量体系,取得了认证资格,并不等于产品质量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