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3年沙皇俄国远征希瓦汗国。由于这次远征,希瓦汗国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属国,并在希瓦汗国领土上取消了奴隶制和奴隶贩卖。当时,沙俄的4支部队经过乌斯秋尔特高原和卡拉库姆沙漠以及克孜  相似文献   

2.
军事轶闻     
1770年,俄国舰队在一次海上激烈战斗中,击败了土耳其一支舰队。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吩咐大臣们,要好好庆祝和纪念这次海战胜利。有一个大臣提议,让著名画家画下这次海战的场面,然后挂在纪念馆里,这样千秋万代就可以传下去。女皇一听很高兴,赞扬这是个好主意。她要大臣赶快吩咐画  相似文献   

3.
19世纪60至70年代,作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陆军大臣的米柳京,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这场改革尽管不彻底,但它基本上适应俄国废除封建农奴制,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经济改革,以及军事技术装备发展的需要,使俄军由封建农奴制的军队变成一支资产阶级类型的比较近代化的军队。米柳京在这场改革中取得的成就,在俄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米柳京(1816—1912年)出身贵族家庭,从小有  相似文献   

4.
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杜魁元在俄国历史上,彼得一世(1672-1725)是个划时代的巨人。俄国人称其为“大帝”,恩格斯甚至称他为“真正的伟人”。彼得在执政的数十年间,采取以军事为中心的强有力的全面改革使俄国弃旧图新,以新的面貌活跃在世界舞台。彼得的军事...  相似文献   

5.
10月上旬,俄罗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在明斯克举行的俄白国防部联合部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武装力量“预计将在近年内实施重大的改革措施。到2012年,俄武装力量的人数将减少到100万(目前为130万),这比之前的计划提早了4年。近期,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都表示将对俄罗斯军队进行大规模改革,以实现军队现代化,显然,新一轮的俄罗斯军事改革已汹涌而至。从以往俄军事改革来看,经常是声势浩大,计划得大刀阔斧,可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遇到重重阻力,最后半途而废,那么,这次又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刘丽群 《环球军事》2013,(13):56-58
彼得大帝通过军事改革,为俄国建立了正规陆海军,俄国也就从“地域性蚕食体制”转向了“世界性侵略扩张”。从彼得一世“到敌人的土地上去作战”到苏沃洛夫“快速和猛攻是战争的真正灵魂”,再到格列奇科“苏联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战略选择,使俄国跨进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1874年,沙皇俄国陆军大臣米柳京颁布普遍义务兵役法,取代一百多年以前彼得一世制定的强制征兵制,使俄国军队的兵役制度建立在资产阶级原则基础之上,标志着自1862年开始长达12年的军事改革的完成。本文就该兵役法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辉 《环球军事》2008,(12):54-55
1905年,地跨欧亚大陆的沙皇俄国竞奇迹般地败在小小的日本手中。众所周知,这次失败是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分不开的。但还有一个关键性人物也在其中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推波助澜”,他就是日本驻俄国武官明石元二郎大佐。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惊叹于他的活动能量,称其为“堪比20万大军的人”。但由于明石元二郎作为军事外交人员却从事的是谍报与策反,并且其手段还不怎么“光明正大”,因此,日本军部甚至明石元二郎本人都刻意隐瞒其在日俄战争中的一些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日,俄军事观察家巴拉涅茨在《共青团真理报》载文指出,俄罗斯目前正在实施的军事改革是近150年来罕有的计划激进、措施极端的军事改革,其程度堪比1861~1874年米留金(时任沙俄国防部长)军事改革。该次改革彻底改组了军队、重塑了军事指挥体系,大幅提升了俄军战力,被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赋予“神圣改革”的称号。目前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所领导的军事改革似有与米留金当年的伟业一争高下之势。  相似文献   

10.
白炎林 《当代海军》2008,(10):47-50
2008年7月22日,乌克兰外交部长奥格雷兹科宣布,乌克兰外交部起草了关于俄国黑海舰队撤离克里米亚半岛的法案,该法案将敦促俄国如期撤走黑海舰队。对于乌克兰外交部的这一举动,俄国立即迅速地予以了反击。同日,俄国外交部信息与出版司发表声明指出,乌克兰外交部的行为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从俄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成功地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诠释,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模式——俄国模式。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俄国模式的精神实质,在于它回答了在帝国主义时代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一条"帝国主义时代——俄国农村公社——新经济政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俄军启动新一轮军事改革以塑造“新面貌”的首年。年内,针对国际国内战略形势变化,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方针举措,强力推进军队各项改革。11月中旬,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说,俄军2009年主要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以“重塑军队面貌、提高部队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核心的军事改革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军事改革,是在科技进步和军事革命的形势下进行的,苏军把这次改革称之为“军事技术革命影响下的苏联武装力量的根本改革”。通过这次改革,苏军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显著提高。这次军事改革,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也有应该记取的教训。一、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0年代初,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当时的头号强国美国,利用其科技革命的优势,加紧扩大军火工业的生产能力,扩大核武器储备。其战略空军,无人驾驶袭击兵器以及海军的威力持续增强。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东方社会道路的设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以及东方道路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变化着的社会发展的剖析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在《论俄国社会问题》中,恩格斯通过对特卡乔夫的批判指出俄国并无社会主义革命的优势,但不排除俄国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公社制的可能性。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从村社制度的落后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非西方道路的先天条件,同时提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发生了持续3年之久的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出兵并操纵俄国国内地主资产阶级的自卫军队,企图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挑衅与进攻,苏维埃俄国人民在俄共(布)及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坚决反击,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中,旅俄华侨勇敢地同苏俄人民站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赞歌。外国武装干涉及苏俄国内战争,是帝国主义及俄国国内反动派强加给俄国人民的。在这场战争中,不仅俄国人民经受了考验,而且旅俄华侨也经受了考验,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关于华侨在这场战争中确切的参战人数和牺牲人数,以及战绩,至今不详。  相似文献   

16.
兵团党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历时两天,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讨论了兵团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会上,王乐泉书记和阿不来提主席作了重要指示,陈德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与会同志对这三个重要讲话和兵团党委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决定的《意见》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会后我们将根据这些意见对文件作进一步的充实和修改。大家一致反映,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兵团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可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再图发展的会议。我们深信,这次会议对兵团今后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乃至兵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苏联经历了一次在其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军事改革。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是这次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随着历史的推移,实践的检验,今天人们对赫鲁晓夫指导这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动因与效果,功与过,已有可能作出比较客观的分析。对此给予再认识,对于了解和借鉴战后苏联的军队  相似文献   

18.
经过5年时间的波折,俄罗斯国防部于今年7月向俄军事改革委员会提交了2005年以前军事改革构想的基本原则,叶利钦总统宣布:俄罗斯军队改革已将进行重大的结构变化和一系列改革。俄海军在这次军事改革中的有关情况,及能否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引起了  相似文献   

19.
在我军建设的历史上,曾于1930年进行了首次历史性变革。这次以建设正规化红军为中心的变革,对我军的发展壮大起过重大的影响。反思这次变革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我军正在进行的改革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民族问题是西欧和俄国阶级斗争的焦点之一,解决民族问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当务之急。列宁从俄国民族斗争的实际出发,撰写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此文是列宁研究俄国民族问题的集大成之作。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澄清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在民族问题上散布的谬论和制造的混乱,批判了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鼓吹超阶级的民族文化的反动谬论,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