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的源泉     
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每每读到他们的名字或事迹,心中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崇敬。仰望他们,我突然发现一个闪光的亮点:奉献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自有人类以来,幸福始终是人们渴望并为之奋斗的主题。但是,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怎样才能追求到真正的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清楚的。一位哲人这样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心境,是居陋室而德唯馨,是食菜根而味犹甘,是着布衣而气自华的一种感觉。对于那些永远不知足、欲壑难填者,幸福却永无感觉。”这应该是目前对“幸福”最普遍、也是广被认同的诠释,而我觉…  相似文献   

2.
用心呈现军营精彩主编:薛舜尧如果没有记错,今年该是近十年来杂志的第五次集体亮相了。不厌其烦地做一件事,即使是自愿,给别人的感觉也该是乏味了。但到底还是要为这样的事庆幸,因为能做一点事的空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拥有做事空间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庆幸赶上了这样的幸福空间。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在二师二十五团生活着这样一些幸福的人……勤劳致富奔小康"我正在啤酒花地打药。拉麦草?我回去就给你拉行不?"打电话的是二十五团六连职工龚开  相似文献   

4.
<正>1月7日,盘锦市总工会召开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会上华锦化工集团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的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加氢车间主任姚志刚命名并围绕本车间开展技术创新的"姚志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得到省总工会3万元的创新工作室资金。"姚志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公司加氢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以确保车间所辖装置的安全生产,优化生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战友,当全社会对幸福的讨论热度走高,当许多人嗟叹自己的人生充满坎坷,当我们把幸福指标定义得无比宏大神圣的时候,你是否能想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亲人朋友,行走在死亡边缘,奉献着青春热血,铸就着和平丰碑,自始至终都无怨无悔。他们是和平年代离战火离危险最近的人——战斗在黎以边境"蓝线"上的60名中国维和扫雷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幸福吗?请跟记者一起感受维和硝烟,听听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诉求。  相似文献   

6.
这些日子,政委吴涛打开手机陆续收到"天热了,您注意多喝水","政委您太操劳了,多注意休息"这样的短信,发短信的都是基层连队的官兵。吴涛说,能收到战士们的短信,对他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情。当然,吴涛的幸福还来自于他对战士们的贴心关爱。  相似文献   

7.
走过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都市的霓虹,李守发在深山里带民致富。李守发管这叫“人生第二春”。幸福是什么?幸福的意义何在?61岁的李守发常挂在嘴边这样一句话:年轻就是福,谁拥有年轻,谁就拥有健康;谁拥有健康,谁就拥有事业。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什么     
袁隆平 《政工学刊》2013,(12):78-79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我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望获得有关它的种种答案,我更是经常被记者们“索要”这道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前一段时间,我们单位开展了“价值观是非观幸福观”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思考着、讨论着、求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常感知、孜孜以求的幸福,究竟来自何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出现的,是一种超常规的增长。期待这样的增长长时间持续下去既不可能,也不合理。然而,既然中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再把爱的幸福播撒到四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就如歌中唱的那样,像爱的信使把幸福和安康带给别人。他们就是戴着蓝色贝雷帽的中国首支维和医疗队。在这支由43人组成的医疗队中,有博士、硕士,还有13名首次跨出国门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女军人。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女人的幸福,在于安定的生活、琴瑟和鸣的家庭。可是,有这样一位女人,她在等待中消耗了青春、在期盼中磨灭了韶华,犹如田野间绽放的小花,默默地守望着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一幢老式公房里的隔壁邻居,只要一家打开铁门,另一家就会无奈被关,也就是说邻居两家同时只能有一户人家可以进出去年10月,某部姚连长为迎接即将出生的宝宝,在驻地买了一套老式公房,未曾料隔壁邻居小张今年春节期间给自家安装了新的防盗门,致使姚连长一家进进出出十分不便原来,小张的家原先有两扇门,木门是朝里开的,铁门是向外开的,今年春节  相似文献   

14.
有着12年军旅生涯的姚云华,只因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尚武拥军的步伐越走越坚实。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2,(22):58
"我是带着团场父老乡亲的期待和厚望来参加大会的,心情特别激动、兴奋。能够亲身参与、见证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更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被称为"巴尔鲁克山的天使"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副指导员梅莲激动地说。梅莲认为,边境团场的繁荣、富强事关国家边防稳固。几天来,在讨论交流时,梅莲都在为边境团场的发展大声疾呼。她建议,加大对边境团场基础设  相似文献   

16.
运用期待艺术做好思想工作胡恒月,刘逢安人人都有期待,生活就是一个连续期待的过程。生活在军营中的战士,不但有自我心中的期待,而且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待。基层政工干部在注意把握战士个人自我期待心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来自战士家庭和社会期待信息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1993年到2006年,薛庆云在 延安工作了13年,从军分区参谋长 一直干到司令员。13年前,薛庆云刚 到延安这块生长红色传奇与精神的地 方时,遇到了三件事。这三件事至今 让薛庆云难忘。 第一件事,一位老八路的孙子问 他:"叔叔,我们课本上说八路军用 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八百万军 队,步枪是怎么把小米打出去的呢?" 第二件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一位游客突然拉住他,说:"你是延 安军分区的领导吧,我在电视上见过 你,你们在延安工作太神圣了,我打 心里敬佩你们,如果你到广州来,我 免费拉你参观。"那位游客是广州出 租车司机。 第三件事,一位回延安参观的老 红军临别时,与地方的同志握了握手, 却张开双臂和他紧紧拥抱。那一次, 他流了泪。 "这三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 象,我深感宣传和传承延安精神的使 命光荣、责任重大。"这番话是薛庆 云在13年后的今天说的。他拿过延 安精神的接力棒,却开始于13年前。 只是,这样的接力更需要持久的 耐心、非凡的勇气和一颗淡漠名利的 平静的心。这样的接力,精彩、壮烈 或者幸福,注定都只藏在那个默默无 闻的接力者的心中。 是的,对于薛庆云来说,这样的 接力,从一开始便是幸福的,过程中 始终洋溢着一种幸福的自觉与冲动。 有了这样的自觉与冲动,薛庆云的手 里便幸福地接过了三个接力棒。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牵盼和等待,幸福是理解与包容,幸福是爱的嫁衣,幸福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走进梦想婚礼,手挽美丽新娘,那一刻,快乐洋溢在脸上,幸福却泛在心里。本期《笑脸》主题我和我的美丽新娘之幸福篇,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编者  相似文献   

19.
格林之死迫使相关国家部队在后2014年的非作战任务中面临持续威胁。相关国家不得不作出评判,其各自国内民众能在多大程度上欣然接受任务参与部队所要面对的潜在伤亡,这群国内民众可能会对这样的代价抱有主观臆断式的期待,希望战争能如期望中的那样于今年年底结束。  相似文献   

20.
在102车间,"火焰淬火"技术绝活面临失传的困局:拥有这样的经验并成熟地掌握了该项技术的只有56岁的潘信熙和52岁的郑先海。在该车间班组,像这样超过50岁的班组成员还有10位,比例高达到41.67%。吸纳和培养年轻技能人才,成为他们现在最大的期待被800℃的火炉炙烤得如蒸笼般的厂房内,52岁的郑先海左手扶着22岁的青年员工李兴鸣的右手,口述要领,亲自传授即将失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