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群言堂     
办实事何待"下去"时干部下基层,为民办实事,这是好事。但未下基层去工作的怎么办?有人说,这很简单,等我下到连队,也给群众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办实事”宋发选最近,笔者在部队调查时听到这样一种反映:一些基层单位的干部总希望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下基层时能多批点钱和物,并且认为只有如此才是办实事。从而使得一些机关的同志特别是既不管钱又不管物的机关干部,一听到上级要求下基层就感到打怵,生怕下...  相似文献   

3.
短波     
抓基层下基层办实事山西运城军分区在抓基层中,组织大中型企业100个基干民兵连开展军事训练竞赛活动,推动民兵军事训练的落实。(王红彬)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吉安军分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300名党员干部下基层访兵情、解兵忧、保兵安,帮助基层官兵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请看——  相似文献   

5.
机关工作组下基层,要强化"不添乱"意识,维护基层正常工作秩序;强化"讲认真"意识,求真务实搞好督促指导;强化"办实事"意识,真诚帮助基层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6.
正农二师三十一团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过程中创先争优,通过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让职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开展"三百"、"三大"活动,深入基层为民解忧。通过百名干部下基层、百日工作在连队、百件实事惠民生为内容的"三百"活  相似文献   

7.
王勇  扈建勇  徐爱华 《国防》2010,(5):27-27
近年来,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武部发挥本部藏族干部和民兵语言通、民情熟、习惯同的优势推动当地民族团结,取得了明显成效。县人武部借助该县开展“与党同心、与社会主义同向、感恩报国”和“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有利时机,派出藏族干部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与藏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地了解藏族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努力为藏族群众办实事。  相似文献   

8.
近闻,某连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经验上报后,在上级机关引起较大的反响.该连指导员长长松了一口气.原来,他们这项工作已做很长时间了,只是因为不会概括和归纳,才没能得到及时推广.后来,机关有关部门在该单位检查工作时,发现他们的做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才使这一经验“出笼”一般说来,机关主动下部队检查、指导工作是常事,而基层主动请机关指导工作,帮助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总结推广自身的工作经验的事则不多见.这里面除个别机关下基层不办实事、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在基层官兵  相似文献   

9.
下基层的八子经时下,少数机关干部下基层不是真心实意地调查研究,为基层分忧解难,而是做形式主义的样子,摆官僚主义的架子,出主观主义的点子,损害了领导机关的形象,降低了领导机关的威信。要转变这一状况,必须端正思想,念好「八子经」。放下架子。有些人下基层喜...  相似文献   

10.
郑卫平 《国防》2005,(6):70-71
胡锦涛主席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这虽然是面向全军讲的,但其精神实质同样适用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会,切实担负起抓基层建设第一位责任,真抓实干,不断把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要在“深”上下工夫,切实掌握国防后备力量基层建设的真实情况“深”,就是要“下得去”、“蹲得住”、“摸得准”。所谓“下得去”,就是要真正深入基层。不能整天高高在上,忙于机关事务,懒得下基层,靠电话了解情况,靠发文件指导工…  相似文献   

11.
谈谈下基层     
谈谈下基层耿辉远,张红兵近几年,各级都下力解决下基层下不去的问题,却忽视做下得好的工作。从实际效果看,下基层的效益与下基层的人数、天数并不都成正比。下得去下得多不等于下得好。当前,对下基层的问题,基层和机关都有顾虑。基层既盼下又怕下,盼望机关能下来帮...  相似文献   

12.
某机关最近想抽5名干部下基层蹲点指导,但他们却不愿下去,理由是“我手里没钱没物,不能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据了解,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少数。 抓基层当然需要在经费物资上给予倾斜,但更主要的还是要帮助基层增强“追血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从组织制度、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等方面入手,打牢基层全面建设的基础,是管长远、管根本的。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有些机关干部之所以认为抓基层就  相似文献   

13.
有话直说     
正下基层莫成"客"时下,一些机关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帮助基层单位解决"疑难杂症",督促"三秋"生产,但有些下基层的机关干部蜻蜓点水,"身入"而不"心入"。机关干部下基层,根本目的是帮助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增进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但是,在下基层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让人失望、变味的现象。一是搞形式主义。机关干部下基层,帮助职工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是干部下基层蹲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是有  相似文献   

14.
正下基层调研本是上级领导机关了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掌握不同单位建设状况和官兵思想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今,有些领导机关下基层调研却被称为"作秀"。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领导下基层并不是为了了解官兵疾苦、解决基层问题,而是把下基层当成增加"上镜率"的途径,当成捞取"升迁资  相似文献   

15.
“不派车、不喝酒、不收纪念品、不要人陪同”,这是浙江省诸暨市人武部党委作出的机关干部下基层的“四不”规定。最近,市人武部对机关作风建设问题向全市28个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从反馈的情况看,机关干部下基层都能做到“四不”,不但机关干部的作风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  相似文献   

16.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10):50
干部下基层要多办实事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已拉开帷幕。机关干部纷纷下基层、走田间、入农户、进大棚、听心声、解难题,深受职工群众的欢迎。但也有少数干部下基层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只是在连部看一看,到田间转一转,影响了党员干部在基层职工群众中的形象。机关干部下基层,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冷暖挂在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马碧芬,是全省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女书记之一,她不仅是回族同胞中杰出的代表,而且作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忠诚履行职责,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办实事、解难题,尤其令人敬佩。 1996年1月,马碧芬到峨山任县委书记兼任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后,为了尽快熟悉武装工作,她虚心向武装战线的同志学习,不懂就问,人武部给她订了《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等报刊,她做到每期必读,从中吸取营养开阔视野。下基层检查工作她都坚持到武装部了解情况。就这样,她从一名武装工作的“外行”,逐步成了熟悉  相似文献   

18.
他心系国防、关爱部队;他致力于为驻军办实事、解难题;他成为享誉军营的贴心人。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骆玉祥。 (一) 1999年初,骆玉祥上任不久,就来到军分区与官兵见面。以后,他利用下基层调研之机,走遍了军分区所属17个县(市)的人武部。每到一个人武部,他都带领县(市)的主要领导,看望干部职工,提出工作要求,还针对一些人武部在正规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去年下半年,军分区集中全州基层专武干部集训。集训一开始,骆玉祥就亲自过问;集  相似文献   

19.
周林  王林 《政工学刊》2013,(6):30-30
当前各级都承诺要为基层办些实事。毋庸置疑,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有的单位和个人对“办实事”存在模糊认识,感到办实事就是给实惠,给钱给物是最大的实事;有的认为一年下来基层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想尽办法设立名目众多的奖项;还有的认为机关能力有限,与基层哪个单位挂钩就给哪个单位办实事,其他单位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下基层勿进"夹层"于善翔某部机关对下基层的人员约法三章,其中之一就是提醒不要到"夹层"里去。所以,下基层人员每次回来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情况反馈运用得很好。所谓到"夹层",好比农夫走出家门只在田埂上转转,而不到田里劳作一样,即使投入不少,产出微薄也是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