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备件需求时间序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数平滑法和Croston法的特点,分析了指数平滑法与两步法的原理,通过对指数平滑法和两步法方差的研究,得到两步法是指数平滑法的一般形式的结论,为两步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对备件需求时间序列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数平滑法和Croston法的特点,分析了指数平滑法与两步法的原理,通过对指数平滑法和两步法方差的研究,得到两步法是指数平滑法的一般形式的结论,为两步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量预测是网络性能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好的预测模型能比较准确地判断网络流量的发展趋势,对网络管理起到推进作用.提出了将最速下降迭代法应用于指数平滑模型的方法,以预测误差平方和(SSE)最小为目标,构造并自动生成了最佳平滑参数,使网络流量的预测模型得以优化,增强了指数平滑模型对时间序列的适应能力,较好地解决了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中,平滑参数靠检验确定且为静态,平滑初值难以确定并导致预测偏差等同题.通过分析,证明了此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出网络的流量,使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性能状态有整体的把握并且能够较好地对网络性能进行监测控制,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确地预测维修器材需求量是制定装备保障计划的重要依据.针对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预测相对不够准确的问题,通过对两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引入了适用于准确预测的指数平滑方法,建立了基于指数平滑法的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预测模型,介绍了确定初始值的方法,并以某种维修器材需求量预测为例进行了分析,为准确预测装备维修器材需求量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战前物资预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立足于战役发生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运用元后发式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并结合指数平滑算法,设计了战中物资预测的布谷鸟指数平滑算法。利用实例数据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收敛分析、精度分析、算法对比分析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布谷鸟指数平滑算法具有计算时间短、收敛精度高等优点;能够配合传统战前物资预测方法,依据战役发生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对物资消耗、需求进行战中短期、实时预测,补充、完善、拓展了战时物资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6.
指数平滑预测法应用中平滑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决策科学中 ,人们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预测活动 ,对科学的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指数平滑法则是序列分析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的方法 ,实现了指数平滑预测法应用中平滑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装备维修费用是装备中修过程最直接、最敏感的决策因素,为科学合理地估算修理机构装备中修费用,通过对装备中修范围和中修费用结构的分析,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和贴近度相关理论以及平滑指数法建模思路,构建了基于系统贴近度的装备中修费用估算模型,并通过对某新入役装备进行估算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模拟训练系统对CGF真实性的要求,从号手的操作技能入手,建立可以反映真实训练水平的号手操作技能模型。在分析操作技能相关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预测。采用了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详细分析了其原理,并针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最后,通过两个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可信性。所建模型反映了号手的操作技能,为模拟训练系统中CGF的真实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动力模型(water-pulley模型)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拖船航迹进行平滑得到拖线阵声阵段运动轨迹,进而实现阵形估计的方法。通过分析缆的稳态振荡响应特性,近似认为声阵段上各点沿同一轨迹运动;设计平滑窗将拖船回转机动航迹平滑为声阵段航迹,并将其拓展应用于拖船转向机动的情况;利用平滑窗的一部分对距离拖船不足平滑窗宽度的航迹部分进行平滑得到当前拖缆段阵形,从而实现转向机动过程中全阵阵形的实时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若拖线阵由间隔为5 m的81个阵元构成,所提出的方法与朴素water-pulley模型相比可以使转向机动过程中的平均阵增益提高约0.8 dB,平均方位估计偏差减小约4.7°。利用仿真结果分析算法的输入敏感性,对阵形估计方法进行简化使其更易于工程实现,海试数据验证表明简化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精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载惯性制导系统空中对准是机载战术导弹发射前必须完成的任务,其对准精度直接影响导弹系统的制导精度。利用最优平滑技术对弹载惯导系统传递对准效果进行评估,是分析导弹系统的战术性能和惯导系统自身器件性能的有效方法。Rauch-Tung-Striebel(1965)提出了固定区间平滑算法,Meditch(1967)提出了固定点平滑算法;Bierman(1983)、Watamabe(1989)等许多学者对RTS算法提出了改进方法,这些方法在保证平滑算法中数值的稳定性和提高计算效率方面有了明显改善。针对固定区间平滑算法所适应的对象,分析了这类平滑算法的特点,提出了RTS固定区间平滑算法的改进方法;结合弹载惯性制导系统传递对准效果评估,进一步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